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史记·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布因心恐。
释义

《史记·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布因心恐。

夏,汉诛梁王彭越[3],醢之[4],盛其醢遍赐诸侯。至淮南,淮南王方猎,见醢,因大恐,阴令人部聚兵[5],候伺旁郡警急[6]

布所幸姬疾[7],请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8],姬数如医家[9],贲赫自以为侍中[10],乃厚馈遗[11],从姬饮医家。姬侍王,从容语次[12],誉赫长者也[13]。王怒曰:“汝安从知之?”具说状。王疑其与乱[14]。赫恐,称病。王愈怒,欲捕赫。赫言变事[15],乘传诣长安[16]。布使人追,不及。赫至,上变[17],言布谋反有端[18],可先未发诛也[19]。上读其书,语萧相国[20]。相国曰:“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21]。请系赫[22],使人微验淮南王[23]。”淮南王布见赫以罪亡,上变,固已疑其言国阴事[24];汉使又来,颇有所验,遂族赫家[25],发兵反。反书闻[26],上乃赦贲赫,以为将军。

上召诸将问曰:“布反,为之奈何?”皆曰:“发兵击之,坑竖子耳[27]!何能为乎?”汝阴侯滕公召故楚令尹问之[28]。令尹曰:“是故当反[29]。”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30],疏爵而贵之[31],南面而立万乘之主[32],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33],自疑祸及身,故反耳。”滕公言之上曰:“臣客故楚令尹薛公者,其人有筹策之计[34],可问。”上乃召见,问薛公。薛公对曰:“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35],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上曰:“何谓上计?”令尹对曰:“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36],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何谓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庾之粟[37],塞成皋之口[38],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何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39],归重于越[40],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上曰:“是计将安出[41]?”令尹对曰:“出下计。”上曰:“何谓废上中计而出下计[42]?”令尹曰:“布故丽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曰出下计。”上曰:“善。”封薛公千户[43]。乃立皇子长为淮南王[44]。上遂发兵自将东击布。

布之初反,谓其将曰:“上老矣,厌兵[45],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46],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故遂反。果如薛公筹之,东击荆[47],荆王刘贾走死富陵[48]。尽劫其兵[49],渡淮击楚。楚发兵与战徐、僮间[50],为三军,欲以相救为奇[51]。或说楚将曰[52]:“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战其地为散地[53]。今别为三,彼败吾一军,馀皆走,安能相救!”不听。布果破其一军,其二军散走。

遂西,与上兵遇蕲西[54],会甀[55]。 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56],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57],上恶之[58]。与布相望见,遥谓布曰:“何苦而反?”布曰:“欲为帝耳。”上怒骂之,遂大战。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59],不利,与百馀人走江南。布故与番君婚[60],以故长沙哀王使人绐布[61],伪与亡[62],诱走越,故信而随之番阳[63]。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遂灭黥布。

立皇子长为淮南王,封贲赫为期思侯,诸将率多以功封者[64]

【段意】 写英布叛汉被灭的经过。一、汉王以谋反罪先后诛杀韩信、彭越,英布惊恐,暗中部署集结军队,窥探动静。二、英布怀疑爱妾与贲赫淫乱要捉拿贲赫,贲赫告发其谋反,英布遂起兵反汉。三、故楚令尹薛公向刘邦分析英布,认为他并无远大抱负,不会与汉争天下、论胜负,危害不大。四、英布引兵攻荆、楚,获胜。五、汉高祖率军亲征,英布败走长沙,长沙王使人骗英布至番阳,被番阳人杀死。

字数:1563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1: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