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向敏中鞫狱 |
释义 | 向敏中鞫狱原文 向敏中1丞相判西京2。有僧暮过村舍求宿,主人不许,求宿于门外车箱中,许之。是夜有盗入其家,携一妇人并囊衣逾墙出。僧不寤3,适见之。自念不为主人所纳4,而强求宿,明日必以此事疑我而执诣县5,因亡去。夜走荒草中,忽坠眢井6。而逾墙妇人已为人所杀,尸在井中,血污僧衣。主人踪迹捕获送官,不堪掠治7遂自诬云:“与妇人奸,诱以俱亡。恐败露,因杀之。投尸井中,不觉失脚,亦坠于井。赃与刀在井旁,不知何人持去。”狱成8,皆以为然。敏中独以赃仗9不获,疑之。诘问10数四,僧但云11:“前生负此人命,不可言者。”固问之,乃以实对。于是密遣吏访其贼;食于村店。有妪闻其自府中来,不知其吏也。问曰:“僧某狱如何?”吏绐之曰:“昨日已笞死于市矣!”妪叹息曰:“今若获贼如何?”吏曰:“府已误决此狱,虽获贼,亦不敢问也。”妪曰:“然则言之无害。彼妇人乃此村少年某甲所杀也。”吏问其人安在,妪指示其舍,吏往捕并获其赃。僧始得释。一府咸以为神。 选自《涑水记闻》 注释 1.向敏中:人名,北宋中期人,官至宰相。 2.西京:即今河南省洛阳市。 3.不寤:没有睡觉。 4.纳:接收,容纳。 5.执诣县:抓住送县衙。执,捉拿;诣,去。 6.眢井:枯井。 7.掠治:拷打。 8.狱成:审判结束。 9.赃杖:这里指盗窃的财物和凶器。 10.诘问:追问,追查。 11.但云:只是说。 释义 丞相向敏中曾任西京洛阳的行政长官。一天晚上,有个僧人路过一个村子想求宿,可是房子的主人不答应,僧人又想求宿于停在门外的车箱里,主人答应了。这天晚上有一个盗贼进入主人的家,他抢走了一袋衣服又劫了一个妇人,然后翻墙逃了出去。僧人因为没有睡觉,恰好看见。僧人想,自己求宿不被主人允许,最后勉强借住在车箱里,今天出了劫人盗窃的案子,明天我一定被怀疑,他们一定会抓我去县衙。我不如现在就先离开此地。夜里,僧人行路走在荒草中,忽然掉进一口枯井里。正巧,越墙的那个妇人已被杀了,尸体也在井中,她的血渍染了僧人的衣服。第二天,房子的主人根据踪迹将僧人捕获至衙门。僧人因难以忍受拷打,就自诬做了假的口供:“我与妇人通奸,我诱骗她一起走。以后惟恐败露,就把她杀了,又把尸体投入井中,自己又失足坠于井里。赃物和刀全在井旁,不知何人拿走了。”案子审完了,僧人入狱,大家都认为这事情是真的,而只有向敏中认为案子还有疑点。他认为赃物和凶器没找到,颇感怀疑。可是审问了僧人很多次,僧人只是说:“我上辈子欠了这女人的命,我应该死,我没什么可说的。”向敏中反复鞫查,僧人终于说了实话。于是,向敏中秘密派人查找那个贼。被派的人在一个村的店里吃饭,有个老太太听说他是从西京府来的,并不知是官吏,便问他:“某僧的案子如何?”官吏欺骗她说:“昨天他已在市上被打死了。”老太太叹息说:“现在如果逮着贼该怎么处置呢?”官吏说:“衙门已经误判了,就算逮着贼,也就不再问了。”老太太说:“既然这样,我说了也就没问题了。那个妇人就是被这个村少年某甲所杀的。”官吏问此人在哪?老太太指出他的住处。官吏就前去捉拿了贼人,并得到赃物。僧人的冤案终于告破,僧人这才被释放出来。洛阳城的人都认为向敏中办案太神妙了。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