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名画《狩猎图》赏析
释义

名画《狩猎图》赏析

狩猎图

北朝·北魏·佚名

壁画

见于敦煌莫高窟二四九窟

249窟在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中享有特殊声誉的缘故,不在形制,不在雕塑,也不在本生故事题材的壁画,而在其天井四沿的《狩猎图》。仰首而视,但见群山奔腾,棘树生风,林中有窜伏的野牛、野猪、野鹿、黄羊……几位猎人正弯弓搭箭,纵马驰骋,一只猛虎于走投无路之际,竟恶狠狠地向猎人反扑过来,人兽之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狩猎图

画家对动物性状和人物神态的刻画妙入秋毫。凝视画面,我们仿佛可以听到一边奔逃一边后顾的野牛气喘咻咻之声;另一座山头上的那只野牛却已经步履蹒跚;相形之下,在它上面的那只黄羊便显得矫健俊拔,虽然也在逃命,却不失潇洒的风神,尤其是头颈的描绘,那么一屈一伸,神气便活现了出来;最可怜的是那头大母猪,一边逃命一边还要照顾一窝猪仔,它本身的肥头大耳已经自顾不暇,何况还要拖着这一群累赘!……人物的描绘则注重整体效果的传达,不大拘泥于细节的真实。纵马奔骋中见到的是神闲意定;弯弓搭箭中看到的是镇静和自信;即使面对猛虎的反扑,依然胜券稳操。这就分明告诉我们,参加这场狩猎活动的,都是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好手。

这并不奇怪,因为狩猎在古代河西走廊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对于狩猎生活有着切身的体会和真挚的热爱。因此,当他们用画笔表达对佛教的供养礼赞时,便本能地会把自己对于生活的愿望反映出来。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对于狩猎生活的体验,要想把这些动物和人物形象一一真实地描绘出来,而且画得如此地生动诱人,显然是不可能的。

《狩猎图》的画风在北朝壁画中也别具一格。北朝壁画中的本生故事等题材,虽然有作风粗犷如西方野兽派的,但那主要是颜料风化变色使然。事实上,作为佛教题材的壁画,在当时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在总体上,呈示为精细的“西域风”。可是,《狩猎图》却不受这样的限制。画家在描绘的时候,可以纵心所欲地发挥民族绘画传统的长处。《狩猎图》没有风化变色,它是真正的粗犷,粗犷中又带有洒脱的意味,令人联想起嘉峪关出土的魏晋画像砖风格,尤其是野牛、野猪等动物的画法,更是若合符契。如那只一边奔逃一边反顾的野牛,纯用土红色草草勾勒而成,线描有粗细的变化,流转自如,近似于南宋梁楷的“减笔法”,又有些像今天画家的速写稿。这种似不经意中弥漫着古拙和气势,正和嘉峪关画像砖如出一辙。外来的佛教艺术的民族化,从这里初露端倪。然而,与嘉峪关画像砖不同的是,壁画中群山的描绘以石青、石绿、土红、黑色分层厚涂,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反衬了“白描”而成的动物形象。也许,这与“西域风”中的“菱格山”有一定的关联。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在这幅壁画中,人物、动物与群山背景的比例关系,依然处于“人大于山”的格局之中。这种关系,既可以从汉魏以来的传统找到说明,也可以从外来的“菱格山”作风得到诠释。

《狩猎图》是一幅现实的风俗画,然而,它的构思却洋溢着奔放不羁的浪漫情调,例如在群兽中添加上一条夭矫的游龙,有如青铜器纹饰的造形。这就进一步给这幅生动的壁画增添了瑰丽的一笔。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9: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