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平明、冲雨入京门,情何极。”诗句出处:《满江红八首》;是元朝诗人张野的作品。
半世乾忙,漫走遍、燕南代北。凡几度、马蹄平踏,卧虹千尺。眼底关河仍似旧,鬓边岁月还非昔。并阑干、惟有石狻猊,曾相识。桥下水,东流急。桥上客纷如织。把英雄老尽,有谁知得。金斗未悬苏季印,绿苔空渍相如笔。又平明、冲雨入京门,情何极。
翠微秋晚,试闲登绝顶,徘徊凝伫。一片清凉兜率界,几度风雷貔虎。钟阜盘空,石城瞰水,形势相吞吐。江山依旧,故宫遗迹何处。遥想霸略雄图,蚁封蜗角,毕竟无人悟。六代兴亡都是梦,一样金陵怀古。宫井朱阑,庭花玉树,偏费骚人句。此情谁会,舻声摇月东去。
钓台千尺,问谁曾占断,一江新绿。试拜先生眉宇看,何地可容荣辱。遥想当年,故人邂逅,以足加其腹。书生常事,可怜惊骇流俗。应恨惹起虚名,平生正坐,误识刘文叔。笑杀君房痴到底,燕雀焉知鸿鹄。万叠云山,一丝烟雨,比得三公禄。高风千古,冷香聊荐秋菊。
冻云垂野,乍乾坤惨淡,冰花飞落。卷地朔风寒彻骨,且把貂裘重着。美酒千钟,清歌一曲,未用伤飘泊。君看席上,玉人娇胜花萼。自笑老矣元龙,黄尘两鬓,镜里今非昨。不愿腰间悬斗印,不愿身骑黄鹤。非俗非仙,半醒半醉,只恐人猜却。钟期安在,为谁重理弦索。
风雨潇潇,便酿出、新凉庭院。人乍起、一簪楸叶,不堪裁翦。翠幄渐凋槐影瘦,红衣半老蕖香浅。到秋来、何止沉休文,难消遣。鸿雁杳,音尘断。空极目,烟波满。想故人此际,画阑凭遍。别久几将情做梦,归迟一向恩成怨。对西风、无语黯消魂,行云远。
枫落衡漳,犹记得、离觞鲸吸。惊又见、宫槐禁柳,绿阴如织。行止难穷天素定,功名有分谁能必。任近来、参透妙中玄,床头易。梅雨过,芹池碧。松月山,丹房寂。问此时曾念,京尘踪迹。七碗波涛翻白雪,一枰冰雹消长日。尚得星、多处望*山,空相忆。
九十韶光,惊又见、刺桐花落。春去也、愁人情绪,不禁离索。桃*霏霏红雨暗,柳堤漠漠香绵薄。恨东风、一夜太无情,都吹却。功名念,平生错。尘土梦,今朝觉。有一尊分甚,圣清贤浊。听我高歌如不饮,何人绿鬓长如昨。况东君,动是再相逢,轻年约。
一梦黄梁,邯郸道、几人曾觉。空怨杀、津亭叠鼓,戍楼残角。往岁相逢淮□渡,今年同向钱塘泊。叹飘零、俱为出山忙,平生错。青青鬓,长如昨。纷纷事,轻抛却。道功名何必,凤池麟阁。老境尚期游汗漫,壮心不用伤离索。恨明朝、相望越山重,吴江阔。
以上张野作品《满江红》共8首 |
【注释】:
又:
①副词。1.表示重复或继续。《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问,又如初。”2. 表示几种情况同时存在。《国语·晋语一》:“既无老谋,而又无壮事,何以事君?”(壮事:指服力役。)3.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孟子·公孙丑上》:“非徒无益,而又害之。”4.表示轻微转折。《聊斋志异·聂小倩》:“宁窃怜之,欲留宿别榻,又惧母嗔。”(窃:私下。)5. 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中加强语气。《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6. 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辛弃疾《美芹十论》:“盖历二十又三年。”。②通“有”。《汉书·韩信传》:“淮阴少年又侮信曰。”③通“宥”。宽恕。《礼记·王制》:“王三又,然后制刑。”④通“祐”。福。《卜辞通纂》第三六九片:“伐邛方,帝受我又。”(邛方:地名。受:授。)平:
①平坦;不倾斜。《吕氏春秋·应同》:“平地注水,水流湿。”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面初平云脚低。”②整治使平。《列子·汤问》:“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公平;公正。《诗经·小雅·节南山》:“昊天不平,我王不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④均平;齐一。《周易·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⑤平定;平息。《左传·庄公十三年》:“会于北杏,以平宋乱。”⑥安静;安定。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⑦平常;平时。《后汉书·光武帝纪上》:“饮食言笑如平常。”⑧一般;普通。白居易《两朱阁》:“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⑨媾和;讲和。《左传·桓公八年》:“秋,随及楚平。”(随:国名。)⑩通“评”。评议。《商君书·更法》:“孝公平画。”平明:
①天刚亮的时候。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送客楚山孤。”②公平,圣明。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之理。”明:
①明亮;光明。《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烂。”②照亮。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火尚足以明也。”③明显;明白。《战国策·齐策一》:“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④公开。《战国策·赵策四》:“太后明谓左右。”又显露。柳宗元《小石潭记》:“明灭可见。”⑤说明;表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⑥贤明;英明。诸葛亮《前出师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⑦聪明;智慧。《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放弃。)⑧视力;眼力。又视力好。《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⑨白天。张煌言《拟古》之二:“晦明本如毂(gǔ),日日相推移。”(晦:黑夜。毂:车轮的中心。)⑩旧指阳世间。颜延之《和谢监灵运一首》:“人神幽明绝。”(幽:指阴间。绝:指时乱不得祭祀。)(11)次(日或年)。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南海:指浙江佛教胜地普陀山。)(12)朝代名。朱元璋建于公元1368年,1661年为清王朝所代替。[明堂]古代天子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古乐府《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明器]即“冥器”。古代殉葬用的器物。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今日有个大人家出殡,摆设明器,好生齐整。”(大人家:大户人家。)冲:
①摇动的样子。《诗经·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tiáo)革冲冲。”(鞗:连接缰绳和嚼子的铜环。革:皮制的马络子。)②直上;飞升。黄巢《不第后赋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③冲洗;冲激。《老残游记》第十四回:“那庄子上的人,被水冲的有一大半。”④虚;空虚。《老子》:“大盈若冲,其用不穷。”⑤谦虚。《三国志·魏书·荀彧传》:“皆谦冲节俭。”⑥幼小。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方年冲藐。”入:
①进入;由外面到里面。《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②泛指进入某种境界。李白《王右军》:“笔精妙入神。”③特指入朝为官。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④接受;收入。《左传·宣公元年》:“骤谏而不入。”(骤:屡次。)《新五代史·楚世家》:“岁入万计。”⑤上交;交纳。《墨子·贵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⑥参加;加入。《战国策·魏策一》:“入子之事者,吾为子杀之亡之。”⑦合于;相合;符合。朱庆余《近试上张籍水部》:“画眉深浅入时无?”(时:时髦。)⑧入声。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京:
①人工堆起的高丘。《诗经· 小雅· 甫田》:“曾孙之庾(yǔ),如坻如京。”(曾孙:指周王。庾:露天粮囤。坻:小丘。)《吕氏春秋·不广》:“得尸二万,以为二京。”《管子·轻重丁》:“有新成囷京者二家。”(囷jūn:圆形的谷仓。)②方形谷仓。《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黄氏诸倩见(宋)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倩:女婿。)③大。《公羊传· 桓公九年》:“京者何? 大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④国都;首都。张衡《东京赋》:“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殷盘。”(规:效法。殷盘:殷王盘庚。)班固《典引》:“京迁镐、亳。”《诗经·大雅·公刘》:“京京之野。”[京师]国都。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京华]对京城的美称。杜甫《梦李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冠盖:指官吏。斯:这。)门:
①建筑物的进出口。《诗经·小雅 ·何人斯》:“不入我门。”《木兰诗》:“开我东阁门。”②关键。《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商君书·君臣》:“臣闻道民之门,在上所先。”③家;家族。《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汝勿妄语,灭吾门也。”④门类;类别。《旧唐书·杜佑传》:“凡书九门,计二百卷。”⑤派别;学派。《后汉书·郑玄传》:“仲尼之门,考以四科。”⑥门第。《北史·刘昶传》:“唯能是寄,不必拘门。”情:
①一般的情感或情绪。《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②特指爱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情根爱胎,何时消败?”③常理;常情。《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④情形;真实情况;实情。《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⑤真实;真诚。《墨子·非攻上》:“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何:
(一)①疑问代词。1. 什么。《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nóng)矣?”(那长得很茂盛的是什么?)2. 为什么。《汉书·伍被传》:“公独以为无福,何?”3. 何处。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②副词。1.表示反问。相当于“怎么”、“哪里”。《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身,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叹。相当于“多么”。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担。《诗经·曹风·候人》:“何戈与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负。《诗经·小雅· 无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为承受。《诗经·商颂·长发》:“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义后来写作“荷”。极:
①正梁;脊檩。《庄子·则阳》:“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②顶点;终极。李贺《秦王饮酒》:“秦王骑虎游八极。”又达到顶点。范仲淹《岳阳楼记》:“感极而悲者矣。”《吕氏春秋·制乐》:“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③穷尽;到极点。《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各极其趣。”④最高的;最终的。曾巩《荔枝录》:“一品红,言于荔枝为极品也。”⑤标准。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臣闻治国以和为体,外事以和为极。”(和:和谐。)⑥副词。最;非常。《史记·游侠列传》:“自是之后,为侠者极众。”《论衡·本性》:“徒谓中人,不能极善极恶也。”⑦通“亟”。急。《荀子·赋》:“出入甚极,莫知其门。”《淮南子·精神》:“随其天资而安之不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