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野禽宵未啭,山蜚昼仍眠。
目兹海榴发,列映岩楹前。熠爚御风静,葳蕤含景鲜。
清晨绿堪佩,亭午丹欲然。昔忝金闺籍,尝见玉池莲。
未若宗族地,更逢荣耀全。南金虽自贵,贺赏讵能迁。
抚躬万里绝,岂染一朝妍。徒缘滞遐郡,常是惜流年。
越俗鄙章甫,扪心空自怜。

《玩郡斋海榴》唐朝诗人宋之问的作品。

【注释】:

金:

①金属的通称。《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周礼·秋官·职金》:“入其金锡于为兵器之府。”(为:制作。)②金黄色。《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阿房宫赋》:“金块珠砾,弃掷迤逦,秦人视之,亦不甚惜。”③钱财;钱。《史记·陈丞相世家》:“臣闻(陈)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④金属制的乐器或兵器。《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淮南子·说山》:“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利金:磨利刀剑。)⑤古代八音之一。《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言,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⑥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以一镒(二十四两)为一金,或以一斤为一金。《史记·燕召公世家》:“子之因遗(wèi)苏代百金。”(子之:人名。遗:赠与。)《五人墓碑记》:“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脰dòu:颈项;头胪。)《狱中杂记》:“富者赂数百金。”⑦比喻坚固。《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地,金城千里。”⑧五行之一。《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⑨朝代名(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所建。

虽:

①连词。1.表示转折。相当于“虽然”。《孟子·告子上》:“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若:如。)2.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纵然”。《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②通“惟(wéi)”。副词。相当于“仅”、“只”。《管子·君臣下》:“决之则行,塞之则止,虽有明君能决之,能塞之。”③虫名,形似蜥蜴。《说文》:“虽,似蜥蝎而大。”

自:

①自己。《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通“焉”。配命:合乎天命。)《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亲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自将。”③自然。《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蹊:小径;小路。)④介词。1.从。《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神农:传说为古代造耒耜、兴农业的帝王。许行:当时的农学家。)《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2. 由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汉书·灌夫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⑤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假如。《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⑥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可译为即使。《汉书·高祖纪下》:“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又《杜周传》:“自京师不晓,况于远方?”

贵:

①价钱高。与“贱”相对。杜甫《岁晏行》:“去年米贵缺军食,今年米贱太伤农。”《荀子·天论》:“籴贵民饥。”②地位高贵,显贵。韩愈《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可贵;重要。《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崇尚;重视。《尚书·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⑤欲;想要。《战国策·东周策》:“魏王以国与先生,贵合于秦以伐齐。”⑥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事。《国语·周语中》:“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虔:恭敬。)

贺:

①奉送礼物表示庆贺。《诗经·大雅·下武》:“四方来贺。”引申为庆祝;庆贺。《淮南子·人间》:“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杜甫《雨》:“始贺天休雨,还嗟地出雷。”②嘉赏;犒劳。《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二十》:“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 子之治东阿也。’”③增加;增益。《仪礼·士丧礼》:“带用靲(qín)贺之,结于后。”(靲:竹篾。)

赏:

①奖励;赏赐;奖赏。与“罚”相对。《墨子·尚同下》:“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②赏赐或奖赏的东西。《宋史·张浚传》:“闻贼以重赏购吾首。”③赠送;赠予。《淮南子·说林》:“毋赏越人章甫,非其用也。”(章甫:帽子。)④褒扬;赞赏。《国语·晋语九》:“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⑤欣赏;玩赏;游赏。陶潜《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讵:

①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今忽受景地,讵是事宜?”(景:侯景,人名。)《庄子·人间世》:“天所不宜,讵足以化物哉?”②表示时间。相当于“曾经”。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一别讵几何,忽如隔晨兴。”③假如;假设。《国语·晋语六》:“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

能:

①能力;才能。《荀子·王制》:“无能不官,无功不赏。”②有能力;有才能。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称之曰能。”③能够;胜任。《论语·先进》:“非曰能之,愿学焉。”④擅长;善于。蔡元培《图画》:“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书:书法。)⑤和睦,亲善。《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令尹之不能,尔所知也。”⑥如此;这般。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忍:忍心。)⑦及,达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⑧副词。约同“乃”、“于是”。《管子·权修》:“二者不失,则民能可得而官也。”⑨通“耐”。忍耐,禁得起。《淮南子·地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水:指鱼鳖囧鹜等。)

迁:

①登;上升。《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木:高大的树木。)②迁移;转移。《诗经·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③变更;变动。《礼记·大传》:“有百世不迁之宗。”④调动官职(多指提升)。《后汉书·张衡传》:“再迁为太史令。”⑤贬谪;放逐。《汉书·文帝纪》:“长沙王长谋反,废,迁蜀严道。”(严道:旧县名,今四川荣经县地。)


诗文 南金虽自贵,贺赏讵能迁。
释义

南金虽自贵,贺赏讵能迁。

“南金虽自贵,贺赏讵能迁。”诗句出处:《玩郡斋海榴》;是唐朝诗人宋之问的作品。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1: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