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刘知几《叙事》 |
释义 | 刘知几《叙事》刘知几《叙事》 夫国史之美者1 ,以叙事为工2。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简之时义大矣哉3! 历观自古,作者权舆4 。《尚书》发踪5,所载务于寡事6;《春秋》变体7,其言贵于省文。斯盖浇淳殊致8,前后异迹9。然则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10。 始自两汉11,迄乎三国12,国史之文,日伤烦富13。逮晋已降14,流宕逾远15。寻其冗句,摘其烦词,一行之间,必谬增数字16;尺纸之内,恒虚费数行17。夫聚蚊成雷18,群轻折轴19,况于章句不节,言词莫限,载之兼两20,曷足道哉21? 盖叙事之体,其别有四:有直纪其才行者22,有唯书其事迹者23,有因言语而可知者,有假赞论而自见者24。至如古文《尚书》称帝尧之德25,标以“允恭克让”26;《春秋左传》言子太叔之状27, 目以“美秀而文”28。所称如此,更无他说,所谓直纪其才行者。又如左氏载申生为骊姬所谮, 自缢而亡29;班史称纪信为项籍所围,代君而死30。此则不言其节操,而忠孝自彰,所谓唯书其事迹者。又如《尚书》称武王之罪纣也31,其誓曰:“焚炙忠良,刳剔孕妇”32;《左传》纪随会之论楚也,其词曰:“荜辂蓝褛,以启山林”33。此则才行事迹,莫不阙如34,而言有关涉,事便显露,所谓因言语而可知者。又如《史记·卫青传》后,太史公曰35:苏建尝责大将军不荐贤待士36; 《汉书·孝文纪》末,其赞曰:“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37此则传之与纪38,并所不书,而史臣发言39,别出其事,所谓假赞论而自见者。然则才行、事迹、言语、赞论,凡此四者40,皆不相须41。若兼而毕书,则其费尤广。但自古经史,通多此颣42,能获免者,盖十无一二。 又叙事之省,其流有二焉42:一曰省句,二曰省字。如《左传》宋华耦来盟,称其先人得罪于宋,“鲁人以为敏”44。夫以钝者称敏,则明贤达所嗤45,此为省句也。《春秋经》曰:“陨石于宋五。”46夫闻之陨47,视之石,数之五,加以一字太详,减其一字太略。求诸折中48,简要合理,此为省字也。其有反于是者,若《公羊》称“郄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跛。齐使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49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其类逆”。必事加再述,则于文殊费50,此为烦句也。《汉书·张苍传》云: “年老口中无齿。”51。盖于此一句之内,去“年”及“口中”可矣。夫此六文成句,而三字妄加,此为烦字也。然则省句为易,省字为难,洞识此心52,始可言史矣。苟句尽余剩53,字皆重复,史之烦芜,职由于此弘54。 盖饵巨鱼者55,垂其千钓56,而得之在于一筌57。捕高鸟者,张其万置58,而获之由于一目59。夫叙事者,或虚益散辞60,广加闲说,必取其所要,不过一言一句耳。苟能同夫猎者渔者,既执而置钓必收61,其所留者唯一筌一目而已,则庶几骈枝尽去62,而尘垢都捐63,华逝而实存64,滓去而渖在矣65。嗟乎!能损之又损66,而玄之又玄67,轮扁所不能语斤,伊挚所不能言鼎也68。 【注释】 1国史:一国或一朝的史书。 2工:精美。 3时义:此作“意义”讲。 4作者:指写史的人。权舆:创始。《尔雅·释诂》:“权舆,始也。” 5《尚书》:古籍名,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其中保存了商及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发踪:这里是“开始”的意义。6务于寡事:记事力求简要。务,致力,力求。 7《春秋》:为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所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8殊致:风尚不同。致,情趣。 9异迹:事迹有所不同。 10述作:此指史学著作。 11两汉:指西汉和东汉。 12迄:到。 13日:一天一天地。伤:弊害。烦富:繁杂。 14逮(dai 代):及,到了。已降:以下。已,通“以”。 15流宕(dang荡):放荡,漫无节制。逾:通“愈”,更加。 16谬:错误地,不恰当地。 17虚费:空耗,浪费。 18聚蚊成雷:把很多蚊子聚到一起,它们的声音可以象雷那样响。《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众煦(wu许,吹气)漂山,聚蚊成雷。” 19 群轻折轴:不重的东西成了堆,也能压断车轴。《战国策·魏策一》载张仪说魏王:“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作者在此用“聚蚊成雷”、“群轻折轴”来比喻“冗句”、“烦词”积多了就会使文章芜杂不堪。 20 兼两:加倍的车辆。两,通“辆”,。 21 曷:何。 22 纪:通“记”。 23 唯:只。 24 赞论:也称“论赞”,史传每篇后面的评语。见:同“现”。 25 古文《尚书》:汉初,伏生传《尚书》二十九篇,用当时隶书书写,称今文《尚书》。景帝时,又在孔子旧宅墙壁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后来古文《尚书》亡佚。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ze责)又献出古文《尚书》,比今文多出二十五篇,这二十五篇经后代学者考证,定为伪作。今存《十三经注疏》中的《书经》,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帝尧,即唐尧,古帝名。 26 标:用文字表明。允恭克让:语见《尚书·尧典》。允,诚信。恭,恭敬谨慎。克,能。 27 《春秋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简称《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左丘明为《春秋》作的“传”,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史书。子太叔:春秋时郑国的大夫游吉 28 目:称,言,品评。美秀而文:语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美秀,指貌美、才秀。文,威仪。 29 左氏:左丘明,这里借指《左传》。申生:春秋时晋献公的太子。骊(li梨)姬:晋献公的夫人。谮(zen):诬陷。缢(yi益):吊死。据《左传·僖公四年》载,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便谋害申生,诬陷他在献给献公的肉里放了毒,献公追问,申生不肯辩白而自杀。 30 班史:指班固所著的史书《汉书》。纪信:刘邦的部将。项籍:即项羽。据《汉书·高帝纪》载,公元前203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古城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事急,纪信便乘着刘邦的车子,假冒刘邦出东门投降。刘邦趁机从西门逃脱。后来项羽知道受骗,便把纪信烧死。 31 武王:周武王姬发。罪:这里用作动词,指出其罪。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 32 誓:誓辞,此指武王伐纣时的誓辞。“焚炙忠良”二句:见《尚书·泰誓上》。焚炙(zhi至),用火烧烤,指“炮烙之刑”。刳(ku枯)剔:剖开,挖割。 33 随会:春秋时晋国大夫士会,封地在随,又称随会。“筚(bi毕)路蓝缕”二句:见《左传·宣公十二年》,是晋大夫栾书(字武子)说的话,刘知几误记为随会的话。这两句是形容创业的艰苦。筚路,用荆条、竹子编成的车(路,车),即柴车。蓝褛,破旧衣服。启,开辟。 34 阙如:缺然。阙,同“缺”。如,助词,然。35 太史公;司马迁曾为太史令,自称太史公。在其所著《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之后,都加上一段“论赞”,并用“太史公曰”开头。36 “苏建尝责大将军”句:这是就该篇“论赞”的大意说的,非《史记》原文。苏建,西汉人。因从卫青抗击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大将军,指卫青。 37 吴王:指刘濞(bi必),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诈病不朝:刘濞对朝廷不满,因此假称有病而不入朝。几杖:几案和手杖,供老年人平时靠身和走路时扶持之用。班固写汉文帝刘恒赐给刘濞以几杖,意在说明文帝待人宽厚。 38 传之与纪:指《史记·卫青传》与《汉书·文帝纪》。39 史臣:史官,此指司马迁和班固。 40 凡:总共。 41 相须:相依。 42 颣(lei类):缺点毛病。 43 流:类别。 44 华耦(ou偶):春秋时宋国的大夫。鲁人:蠢笨的人。敏:聪敏。《左传·文公十五年》载,宋国华耦到鲁国会盟,自言他的曾祖父华督曾在宋国犯罪,“鲁人以为敏。” 45 则明贤达所嗤(chi痴):这就表明贤达的人对他是讥笑的。意思是说,华耦无故扬其先祖之罪,本不聪明,而《左传》中却说“鲁人以为敏”,这正说明省略了“贤达所嗤”这一句。嗤,讥笑。 46 《春秋经》:即《春秋》,汉代以来被列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陨(yun允)石”句:见《春秋·僖公十六年》。陨,落,指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行的物体从空中掉下。石,陨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宋,宋国。 47 闻:听到。 48 诸:“之于”的合音。折中:调和二者以取其中正。这里是不详不略、恰到好处的意思。 49 《公羊》:指《公羊传》,也称《春秋公羊传》,是阐释《春秋》的书。这里的《公羊》当作《谷梁》(也是阐释《春秋》的书),因下面的引文见于《谷梁传·成公元年》,文字与原文略有出入。郄(xi希)克:晋国的大夫。眇(miao秒):一眼瞎。季孙行父:鲁国的大夫。孙良夫,卫国的大夫。逆:迎接。 50 殊:极。 51 “年老”句:今本《汉书·张苍传》无“年老”二字。 52 洞识:透彻地懂得。53 余剩:多余。 54 职:主,主要 55 饵:鱼食,这里用作动词,以饵诱鱼的意思。 56 钓:钓钩。 57 筌(quan全):捕鱼的竹器,也为捕鱼用具的总称,这里指钓钩。 58 置(ju居):捕鸟兽的网。 59目:指网孔。 60 益:增加。散辞:闲话,无用的话。 61 执:捕。置钓必收:指将未钓到、网到鱼和鸟的钩、网收起来。 62 庶几:差不多。骈枝:《庄子·骈拇(mu母)》:“骈拇枝指”,比喻多余而无用。骈,骈拇,指脚的大拇指和第二指并生在一起。枝,枝指,指手上多一指成六指。63尘垢:灰尘和污垢,比喻琐屑无用的东西。捐,舍去。 64华逝:浮华的东西删掉。实存:实在有用的东西保留。 65渖(shen 审):汁水,此指精华的东西。 66损:减少。 67玄:精妙。 68轮扁:春秋时齐国造车的工匠,名扁。不能语斤:是说轮扁用斧子斫轮的技艺只能从实践中去获得,是无法直接传授的(见《庄子·天道》)。斤,斧头。伊挚:伊尹名挚,商汤时的贤臣,传说他先前曾做过汤的厨子。鼎:古代的一种烹煮器,此指烹煮食物的方法。作者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叙事简要的奥妙,需要在写作中亲自摸索体会,非言语所能尽明。 【今译】 史书中写得好的,都以叙事擅长。而叙事精美的,以简明扼要为主。简要的意义可真大啊! 遍观自古以来,作者创始史书时的情况:从《尚书》开始,所要载的事力求简要;《春秋》虽改变了《尚书》的体制,但它的文辞也崇尚简约。这大概是因为两书所产生时代的风尚有浇薄和淳厚的不同,前后的事迹也有所差异。即然这样,可见以简约的文辞写出丰富的史事,这才是史学著作中最好的。 从两汉开始,到三国时期,史书的文辞,繁杂的毛病一天比一天厉害。到了晋朝以后,史书繁杂得漫无节制,距古代史学著作更加远了。如果寻出其中多余的句子,摘出其中繁芜的词语,就可看出每行当中,一定有几个字是妄增的;每张纸内,常有几行话是无用的。许多蚊子聚在一起会发出雷鸣般的声响,许多轻东西装在一辆车上会把车轴压断,何况对于章节和句子不节减,言词不加限制,使得一部书要用加倍的车辆来装载,又哪里值得称道呢? 叙事的法则,有四种不同情况:有直接记载一个人的才能和德行的,有只写一个人的事迹的,有从所记的言语中可以了解其人、其事的,有借史传后面的论赞而使某人、某事自然显露出来的。至于象古文《尚书》中讲帝尧的德行时,用文字表明他“诚信,恭敬谨慎,能够谦让”;《左传》上讲子太叔的外貌时,说他“貌美,才秀,又有威仪”。所叙说的就是这样,再没有其他解释,这就是直接记载其才能和德行的写法。又如《左传》记载申生遭骊姬诬陷,自己上吊身亡;《汉书》讲刘邦被项羽围困,纪信代替君主而死。这里未去述说他们的节操,而纪信的忠、申生的孝已自然明白,这就叫做是只记其事迹的写法。又如《尚书》叙说周武王指责纣王的罪过,在他的誓词中说:“烧死国家的忠臣,剖开孕妇的肚子”;《左传》记载随会评论楚国时,说道:“(楚国的祖先)拉着柴车,穿着破烂衣服,去开辟山林。”这里对才能德行和事迹,全都缺而不写,然而在所记的言语中已经涉及,事迹也就显露出来了,这就叫做是从言语中可以知道才行事迹的写法。又如《史记·卫青传》后,司马迁说:苏建曾经责备大将军卫青不能举荐贤者,优待士人;《汉书·孝文纪》末,班固的论赞说:“吴王刘濞假装有病不入朝,文帝还赐给他几和杖。”这些事在《卫青传》与《文帝纪》中,都没有写进去,而在史臣发表的言论里,另外表现出事迹,这就是借论赞而自然表现出来的写法。既然这样,可见才行、事迹、言语、赞论,所有这两个方面,并非缺一不可的。如果同时把这四个方面都写出来,那花费的笔墨就更多了。但是自古以来的经书和史传,都多有这种毛病,能不犯这个毛病的,大概十个里没有一两个。 又叙事的省略,其类别有两种:一种叫省句,一种叫省字。如《左传》记载宋国华耦来鲁国会盟,说他的祖先曾在宋国犯罪,“愚蠢的人认为是聪敏。”用愚钝的人来称说他聪敏,就表明是贤达的人所讥笑的,这是省略了句子。《春秋经》说:“有五个陨石落在宋国。”听到响声知有东西掉落,去一看知是陨石,数一数是五个,加上一字太详,减去一字太略。力求做到恰到好处,简明扼要而且合理,这就是省字。也有跟这种写法相反的,如《公羊传》说“郄克是瞎眼,季孙行父是秃顶,孙良夫是跛脚。齐国派跛脚的人去迎接孙良夫,秃顶的人去迎接季孙行父,瞎眼的人去迎接郄克。”这里应该删去“跛者”以下各句,只说“各用同类的人去迎接”就行了。一定要把事情加以重述,那在文字上是极度的浪费,这是烦琐的句子。《汉书·张苍传》说:“年老口中无齿。”在这一句中,可以去掉“年”及“口中”。这六个字组成的句子,有三个字是不该加的,这就是烦琐多余的字。然而省句较容易,省字较困难,要透彻地懂得这个意思,才可以去谈论写史的问题。假若句子尽是多余的,字尽是重复的,那么史书的烦琐杂乱,主要就是由此造成的。 用香饵钓大鱼的人,放下许多钓钩,而能钓到鱼的只有一个钩子。捕高空飞鸟的人,张设许多罗网,而能捕住鸟的只有一个网孔。叙事的文章,有的空增一些无用的言辞,多加一些不必要的话,如果取其重要的,不过一言一句罢了。假若能象猎人、渔夫一样,已经捕到了鱼和鸟而一定要将未起作用的网和钩收起来,所留下来的就仅仅是钓着鱼的那个鱼钓、网着鸟的那个网孔而已,这样就差不多可以做到将多余无用的都舍弃,把琐细的都抛掉,浮华的文辞去掉而实在有用的保留,渣滓杂质去而精华保留。唉!能把文辞精简再精简,而使文章写得精美又精美,(其中的奥秘)正如轮扁不能说出用斧斫轮的技巧,伊挚不能说出烹调的奥妙一样。 【集评】 清·浦起龙《史通通释》:此章言叙事尚简,“四别二流,指证简法,得间入微,是叙事不二之法门。” 【总案】 本文节选自《史通·叙事》篇。文中先提出叙事“以简要为主”的重要,并通过《尚书》、《春秋》与两汉以后史书的比较,具体说明“简要”是史书写得好的标准;接着提出叙事有四种不同写法,但以往的经书、史传多“兼而毕书”,因此造成笔墨浪费;其次提出叙事简要的两种办法,并用实际例子说明有的史家不知省句和省字,是史书“烦芜”的原因;最后说明叙事应去粗取精,而其中奥妙只能从写作实践中去获得,非言语所能尽明。文章中心突出,写得简洁扼要,善于用具体例子、通过比较来说明问题。作者所提出的“尚简”说,有其可取的方面,但文中有的论述未免偏激,应注意辨析。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