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北归志三则》 |
释义 | 《北归志三则》清·王士祯2 三则 ·之一 (康熙二十四年六月)十二日3,渡大汶口4,汶水多矶石5,水势喷薄如雷霆。过汶口,西北望岱岳6,东北并徂徕7,汶水明灭,时见林杪8。徂徕有石守道故居地9,曰北王村,祠墓尚在,有司春秋祀焉10。次团瓢店11。 1《北归志》:作者在康熙二十四年四月自广东北归新城(今山东桓台)故里,途中所作的日记。2 王士祯(1634-1711):号渔洋山人,清代著名诗人,有《带经堂集》、《池北偶谈》等。3 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清世宗年号。4 大汶(wèn)口:在山东省泰安市南,汶水在此与柴汶河汇合。5 矶石:水边突出的岩石。6 岱岳:泰山。7 徂徕(cú lǎi):徂徕山,在泰安市东南。8 杪(miǎo):树梢。9 石守道:北宋文学家石介,字守道。10 有司:官吏。11次:指旅途中的休歇。 【析点】 “多矶石”“喷薄如雷霆”,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汶水湍急之态势。那巍峨的“岱岳”与“徂徕”又为湍急的汶水平添了一种雄浑壮丽的气象。“明灭”与“时见林杪”是描绘汶水曲折奔流的情姿,它为汶水笼罩了一抹幽远而梦幻的韵味。正是这壮美而奇妙的大自然养育了北宋初期的著名学者、文学家石守道。石守道也以他那富有才气的著作,为汶水的古老历史增添了文化光彩的儒雅氛围。石介的“祠墓尚在”,这里的“有司”依然“春秋祀焉”。可见古代的文化像那长流不息的汶水,润泽着这里的土地和人们的心田。作者将这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融作一体,使文章的意境别具一种诗的意蕴,构成了耐人咀嚼、启人联想的雄健而绵远之神韵。 谢景林 三则 ·之二 十三日,过旧奉符县1,至汶河镇,渡汶水。汶水清浅见底,广可二里许2。遥望车者、骑者、负载者、揭者3、厉者4、蹄者5、角者6,纷纷渡水如画。次兔子口7。 1 奉符县:今山东省泰安市辖。2 许:约数。3 揭者:用肩扛物者。4 厉者:涉水的。5 蹄者:赶骡马者。6 角者:赶牛羊的者。7 次:居止。 【析点】 全文总共四十九个字,而文中绘景状物之笔墨也仅三十四个字而已。作者是如何运用寥寥数十字绘状出一幅鲜活灵动、富有生趣之生活图景的呢? 作者先勾勒人们活动的场景——汶水,用了“清浅见底”“广可二里许”九个字,然而却让人看到,在明媚阳光照耀下的一面宽广而明亮可鉴的大镜。接着绘人状物、“车者、骑者……纷纷渡水”十九个字,将众多的千姿百态的人与物的“纷纷”然大场面鲜活而灵动地绘出。在绘人状物这段文字中,前冠以“遥望”,后应以“如画”,四个字将场景与人物合二为一,呈现出一幅繁富而有生趣的图景。作者用语不仅简括、形象,同时颇为精当。写汶水“浅”“广”,就与后文人与物“纷纷”“渡水”相照应;连写七个“者”,不仅绘出人与物的众多、态殊,同时,由于语调节拍短促,使人感到纷纷渡水之人的匆忙和人欢畜叫的喧腾气氛,何其妙哉! 谢景林 三则 ·之三 十四日,过杨家硿1,群峰犬牙,一溪屡渡2。溪中白石如玉,溅沫飞流,众山皆响。度青石关3,关南石壁夹立,曰瓮口峡。二十里中,搀空擢壁4,峥水掷戟5,古齐鲁之要害也。谒颜文姜祠6,松栝覆殿7,一池泓然8,是为孝泉,孝妇河之源也。又二里有大洪泉,泉出石罅9,状如车辋10,下注孝水。晡11,次颜神镇。 1杨家硿(kong):在山东省莱芜县北。2一溪屡渡:写渡过犬牙交错的群山间曲折婉蜒的溪水。3青石关:在山东省博山县南。古为齐鲁分界处,地势险要。4搀空擢(zhuo)壁:形容水势激越腾空,拍击石壁。5峥水掷戟:形容激浪锋利如掷戟。6谒:拜谒。颜文姜祠:古齐国孝妇颜文之妻的祠堂。7栝(gua):树名,即桧柏,高可达二十米。8泓然:水深的样子。9罅(xia):裂缝。10车辋:车轮外周。11晡(bu):下午三四点钟。 【析点】 作者运用了“移步易形”的技法,逐一描叙了杨家硿、青石关、颜文姜祠、大洪泉等几个景点。然而,作者记叙景点又不泛泛着墨,而是集中笔墨绘其最富特色的景观,同时赋形以神,启人联想,给人以各种艺术审美感受。写杨家硿,重墨状一溪流。这条清澈的溪水,在“如玉”的“白石”的映衬中不恰似一条银龙么? 它蜿蜒腾飞在犬牙交错的群山间,何等矫健! 那“众山”之“皆响”,不正显示巨龙的神威? 写青石关,力突“瓮口峡”,“石壁夹立”四字描述,其山之高、之陡、之森严,如在眼前。山如此,水呢? 在长长的二十里峡中,“搀空擢壁”、“峥水掷戟”。原来在这个大“瓮”中水势竟箭戟漫舞纷飞,怎不令人胆寒! 难怪“古齐鲁”据此为“要害”,古代在此处的惊心动魄之战事可以想见矣! 写颜文姜祠,只状摹一殿一泉,“殿”为“松栝”所“覆”,而“一池”“泓然”,其幽深之境,怎不使人肃然? 写大洪泉,未设配衬,只言“出石罅”“如车辋”美不可多言,而给人想象的意蕴,莫不是“孝妇”感发的横流之泪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