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刘伯夷 |
释义 | 刘伯夷·曹丕· 〔选自《列异传》〕 《列异传》的作者曹丕即魏文帝,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典论·论文》是我国较早的文学批评著作。《列异传》记述的都是些鬼怪神异之事。 《刘伯夷》这篇小说,字数虽少,却能让人耐读。 小说塑造了一位胆大心细,勇于为民除害的官吏刘伯夷。他敢于并善于同鬼魅斗争。听到他人“此亭不可宿”的告诫后,他执意一人独自住在亭中。这绝不是鲁莽之举,也不是一时义气用事,他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有应付险恶情况的具体措施。你看他,在黑暗中大声诵读诗书五经之后,便躺了下来,这是为了“引蛇出洞”,过了一会儿,他却悄悄地掉转个方向,以脚代头,把头巾戴在脚上,为的是迷惑鬼魅赢得击杀对方的时间,并拔出宝剑,解下带子,充分作好战斗准备。当鬼魅忽然压在他身上时他猛地起身,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袖子罩住鬼魅,用带子把它结结实实捆起来,整个过程动作干净利落。 老狸是个作恶多端的家伙,它狡猾,凶残,作者仅用寥寥数笔,就把它这种性格特征揭示得淋漓尽致。写它接近刘伯夷时,文中用了一个“转”字,就把老狸的小心谨慎之态描绘得神灵活现,当它进入有效攻击范围之后,就突然出手,一下子就压在对方身上,要在对方反抗之前把对方杀死。这种方法,多次奏效,但它这次却失算了,非但“髡干人”成神的奢望成了泡影,而且落得被烧死的可耻下场。 小说叙事简洁,用笔精当,作者留主干去枝节,在无损故事的完整性的情况下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比如,刘伯夷到地方考察案情,打算夜里住在惧武亭。有人提醒“此亭不可宿”。至于为什么这个亭子不能住宿,小说并未让这个人说出所以然来,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个小小的悬念。接着写刘伯夷精心做着战斗准备,更加告诉读者此亭是不寻常的处所,直至看到后来,才知道此亭不可宿是因为有鬼魅——老狸杀人。另外,刘伯夷抓住老狸后“呼火照之”一呼,灯火就来,这该不是刘伯夷事先做了精心安排吧。作者将这些都从略了,从而使主要人物更加突出。 小说语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准确,合乎情节的发展。比如小说写夜里老狸出来害人,是这样写的,“夜时有异物稍稍转近”。“异物”而不是“老狸”,这是从刘伯夷的感受角度来写的。亭内黑暗,能见度极差,看不清来者为何物,“异物”这一词,在此处用得绝妙,表明了作者叙事的严谨,假如把“异物”换成“老狸”,那就是败笔了,刘伯夷能分清来物是老狸,老狸何以识不破刘以脚代头的计谋呢?老狸中计,刘伯夷觉有“异物”,概由于黑暗的缘故。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