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公孙龙子 |
释义 | 公孙龙子又名《守白论》。哲学著作。三卷。战国时公孙龙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四篇,列为名家。 公孙龙,字子秉。约生于周慎靓王元年(前320年),卒于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战国时期赵国人。他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逻辑学家,战国时期名家著名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战争,同意救魏抗秦,并多次为平原君赵胜出谋划策。他的哲学理论以“白马非马”论著称,并就这个论题多次与孔穿、邹衍进行过辩论。由于该理论一般人都认为有悖于常理,因而有好事者编出故事来讥笑他。 公孙龙著有《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等五篇。另一篇《迹府》是后人对公孙龙所做的生平传略。《公孙龙子》是此六篇的汇编。他的著作是为了社会上名不符实的现象而作。 该书将《迹府》一章放于首位,使人们在读论文前,先了解一下公孙龙本人的简历和他的哲学观点,对通观全书起到了导引的作用。《白马论》一章放于第二位,实际上是论文的首篇。它所论述的“白马非马”论,是争论最主要的命题。其他各篇也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公孙龙的几个哲学论点。 《迹府》是后人对公孙龙所撰写的传记性文章。该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公孙龙的身世,然后叙述公孙龙哲学观点的核心论点“白马非马”论。文中说,“白”是针对马的颜色而论,“马”是针对马的形体而言。形体和颜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谈论颜色时,不能附带形体,谈论形体时也不能混杂颜色。现在有些人色、体不分,这是完全错误的。文章介绍说,“白马”与“马”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和“楚人”与“人”的关系相同。公孙龙在与孔子的后人孔穿的对话中说:我之所以成为有名的辩者,全靠了“白马非马”这一理论。这一句充分揭示了“白马非马”论的重要性。 《白马论》是公孙龙用以论证“白马”与“马”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论文。“马固有色,故有白马”。就是说马本来就是有颜色的,因而就有白马。而“白马”这个概念本身,可以分解成颜色与形体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以看作是颜色(白)与形体(马)两个单一概念的复合概念。由“复合概念不等于单一概念”这一命题出发,就可以得出“白马”不等于“马”这样一个命题。其次文中强调,“白”这种颜色并不只固定在一种物体上,世界万物均有白色。“马”也不固有一种颜色,还有他种颜色。若不考虑颜色而求马,则任一种颜色的马均满足要求。守“白”而求马,则黄马、黑马都因颜色不符而被放弃,只有白色之马可取。因而“白马”与“马”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指物论》一章论述的是“存在”和“思维”之间的关系。物是自然界所固有的:“天地与其所产者,物也”“指”是自然界所不存在的:“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指”只是物的概括、总结和描述,即概念或称号。文章首句“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是该篇的中心。由“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这句话可得知,公孙龙认为,物是第一性的,概念是第二性的。文中强调,自然界里是没有“概念”这种东西的,但是“物”不能说没有“概念”。既然“物”不能说没有概念,也就是说物都是有概念的,即“物莫非指”。而概念却没有另一个概念予之定义。这就是“而指非指”。 《通变论》中,作者采用借物比喻的方式详细地论述了“二无一”的理论。即两个不同的部分合在一起不会产生另一新的整体。如羊和牛相合不会产生马,牛与羊合也不会产生鸡;青色加白色不能是黄色,白色加青色也不该是蓝色。文中强调,白色和青色本来是互相排斥的两种颜色,若硬叫二者混合,就将成为不青不白的蓝色了。而蓝色不是正色。出现这种情况叫作“名、实”混乱。如果国家政事中出现这种混乱现象,就不易纠正了。 对于“石”这个物体来说,“坚”表示它的硬度,“白”表示它的颜色。如果用手摸它,只能感觉到“坚”,而不会感觉到“白”,如果用眼睛去看它,只能看到“白”而不会看到“坚”。因而,不论采取其中哪一种方式,都只能得到一种感觉。“坚”和“白”相对于人的某个感官来说,是分离的和隐藏的。从而可知,文中所说的“藏”和“离”是“知”与“不知”、“感觉到”与“未感觉到”这样两种意义上说的。这是《坚白论》一文所论证的主题。 在《名实论》一文中,“实”表示自然界或社会实际存在的事物,“名”表示事物的名称或概念。不同的事物应该用不同的名称来表示,如果一事物发生了变化,就会转化为与原来不同的事物,因而名称也必须随之而变,否则就会出现名、实不符的现象。要纠正这种现象就应先正“实”,正了“实”名也就正了。此外文章强调,称谓必须是单一的。如果此物的名称也适用于彼物,而彼物的名称也适用于此物,则同样会出现名、实混乱现象。 《公孙龙子》一书始终贯彻一种“分解”分析法,将一件综合性事物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单一事物而分别论证。该书理论标新立异,分析问题具有独特方式。公孙龙以此为理论基础而成为当时著名辩士,被尊为名家代表人物之一。 《公孙龙子》一书现存有《道藏》、《诸子汇函》、《廿二子全书》、《子书百家》、《诸子集成》等多种版本。多数人认为《道藏》本为最善。现行《道藏》本为正统本,勘成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清代有严可均校《道藏》本的《公孙龙子》单册,民国间有《公孙龙子注》、《公孙龙子释》等等多种版本,今有《公孙龙子发微》、《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和《公孙龙子新注》等多种版本。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