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于潜僧绿筠轩》 - 宋·苏轼
释义

《于潜僧绿筠轩》 - 宋·苏轼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此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时,苏轼三十八岁,在杭州任通判。于潜,旧县名,今属浙江临安县。于潜僧,名孜,字惠觉,居于潜寂照寺。寺内有绿筠轩。筠,原意竹皮,此指竹子。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层,说明环境之高雅。可以没有肉吃,但不可使居处不栽竹子。没有肉吃,可能会令人消瘦;但居处没有竹子,就要使人变俗。人瘦了,还可以变胖;士子变俗以后,就不可医治了。“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是化用《晋书·王徽之传》的典故。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曾寄居空宅中,便令人栽竹。有人问其故,王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王徽之是一位风采卓异的高雅之士,这里用王徽之的典故,以说明于潜僧的超凡不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四句,是说明“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原因。这里,写出了对物质享受和高尚品格的看法,在苏轼看来,人的高尚品格比物质享受更为重要。

诗的后四句说明富贵与高节不可兼得。旁人如果嘲笑我以上的这些话说:“这算是风度高雅,还是说对竹子有着一种痴情?”那我就回答他:“假如对着这竹子仍然大吃大喝,那仍然算不得是高雅之士;世间哪里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事?”这位“旁人”,是作者假设中的人,自然是前面提到的这样的“俗士”。“似高还似痴”,说明这位“旁人”对作者前面的话并不理解。此君,借用王徽之语,指竹。大嚼,语出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这里指大口吃肉、大吃大喝。扬州鹤,语出《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是作者的回答,对赏竹的重要作了进一步强调。前六句中,作者还只强调不可无竹,还没强调不可食肉。在这后四句中,作者则强调只可有竹而不可食肉。

这首诗的主旨,是歌颂于潜僧的安贫乐道和高风亮节,表现了作者鄙视庸俗的高洁胸怀。同时,也说明了既要享受富贵,又要高风亮节,这是人间不可能的事。这也正是杜甫在《秋野五首》之二中所说的“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

这是一首以五言为主的杂言古体诗,以议论为主。全诗语言通俗,而前六句又兼有酣畅流走的特点,后四句又兼有调侃戏谑的风趣,用笔如行云流水一般,正堪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显示了诗人熟练的作诗技巧。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