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中国古代书籍史》 |
释义 | 《中国古代书籍史》《中国古代书籍史》 李致忠著,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作者曾阅读过刘国钧《中国书史讲义》、《中国书史简编》、庄葳《中国书的历史》、钱存训《中国古代书史》等书,发现有关中国书史尚有许多问题值得研讨,遂撰成此书。 全书全面论述了中国文字的起源、书籍的产生、古代书籍的装帧艺术、古代对书籍生产和流通的管理等。作者认为,文字的产生并非传统说法中的某个人,而是“古代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但由某些人加以整理、规范和统一,则是完全可能的。”商周是古代书籍的萌芽时期,甲骨文书、青铜器铭文、石质文书是中国书籍的初期形式之一。随着私人著述的出现,出现了竹木简、缣帛等新的书写材料,《墨子》上说:“书于竹帛,镂于金石。”书中驳诘了造纸始于东汉蔡伦的说法,认为在他以前植物纤维的纸已有出现,并举出土实物加以佐证。同时指出,蔡伦虽不是纸和造纸术的发明者,但他创造改进的造纸新法,使纸的原料成本降低,纸的质量提高,功不可泯,古人称“恬笔伦纸”,不无道理。中国印制书籍大约起于唐,成于五代,盛于两宋,沿袤于明清。随着印刷术的出现,书籍制作方式也进入新的文明时期。印刷术发明包括雕板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其间历经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长期演进过程,这两项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有关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在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中有翔实记述,已成定论;雕板印刷术的发明年限则历来争讼不休。作者认为“雕板印刷的发明和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印刷书籍,应该是这一技术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并赞同“东汉发明说”,且考释《后汉书·党锢传》中“刊章”二字,结合纸的发明、人造墨的出现,玺印技术的发展,得出东汉后期产生雕板印刷术是完全可能的看法。书中探讨古代书籍装帧形制的演变,认为它是随着社会需要、书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如唐代流行卷轴装,北宋以后出现蝴蝶装,明代中叶以后线装大盛。并对旋风装源自经折装提出异议,认为经折装与佛教有直接关系,它完全改变了卷轴装的形式,进入了正规的册叶阶段。秦代的“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对图书流通加以管理的例证。历代统治者对书籍的生产和管理均与时政边机、社会风化等政治有关,清代禁毁书禁则与狭隘的民族偏见不无联系。作者另撰有《历代刻书考述》(1990年巴蜀出版社出版),论述古代的刻书事业颇详,可参阅。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