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中国诗与酒文化扫描
释义

中国诗与酒文化扫描

中国诗与酒文化扫描
齐慧源
徐州教育学院!讲师邮编221006
 
中国诗与酒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最具民族特色的孪生子, “酒朋诗侣”, 似漆如胶。审视诗与酒文化, 象参观历史博物馆, 又象游览奇特的乐园, 风光无限, 目不暇给, 它们所显示的世大作用和各自的特色, 与结合后焕发的奇光异彩, 更令人惊叹不己!
 
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分司着“出口”与“进口”的诗与酒, 可说是“双悬日月照乾坤”, 一样光华夺目, 它们呈露着社会风貌、民俗人情, 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意向心态:求繁荣、爱和平、重友情、讲文明、盼幸福。从远古以来, 华夏大地几乎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诗酒。中国几乎是诗酒的世界, 从《诗经》“酒既和旨” (醇和味美) 到陶渊明的“酒中有深味”, 到李白“斗酒诗百篇”, 杜甫:“诗酒尚堪趋使在”, 直到今日的“把酒酹滔滔” (毛泽东) “愿将菊酒解前仇” (朱德) 诗酒携手, 绵绵不断。国和家的重大喜庆, 有“银烛青烟, 金樽对绮筵”要饮酒赋诗;个人的喜怒哀乐, 也会吟诗举酒,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白首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朋友间叙谊论诗不免小酌“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又有“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之盼友人;“三杯竹叶当心过, 两朵桃花上脸来”之欢聚幽会等等, 等等, 都表明诗酒是表情达意的泄洪口。而《清明上河图》表示城市里酒旗招展, “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墙堤上楼”,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也证明诗人心往的“酒家”“村落家家有浊醪”诗酒遍城乡, 童叟皆相宜。
 
诗酒文化又显示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战斗力和激进精神。这表现在一方面是诗酒本身的精益求精, 以诗来说由《诗经》式的单音节、四言, 短章到双音节, 组诗、骚体发展到骈体、近体律绝、词、曲 (唐宋元明清诗词曲) 、自由体、新格律等等, 不断创新, 向喜闻乐见, 映景适时奋进;以酒而言, 由醇和味美向陶情适口, 色香味, 到适应各种场合各种年龄, 各种口味, 到创名牌, 获国际金奖等向有益人类身心健康, 为国争光这方面不断创新。另一方面, 从诗酒所产生的效应、影响来看, “折冲樽俎”———取得在武力以及谈判桌上取不到的成果, 固然必不可少酒力, 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 便是成功的趣例, 比“笔尖儿横扫五千人”并无逊色。而读“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和“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些诗句, 更会增加对守边将士的卓越功勋和艰苦生活的敬重。李白的使外侮低头的“吓蛮书”也是乘醉而草的, 《水浒》里“天人”武松, 如果不是几十碗“透瓶香”、“出门倒”恐怕不会有神力打死那只吊晴白额大虫, 至于要成功运用”玉环步鸳鸯脚”踢翻“恁般长大”的蒋门神, 更非借助廿四分酒力不可。近人梅兰芳的“贵妃醉酒”正是酒的魅力烘托, 名花倾国风情万种, 至于“醉拳”何等飘逸潇洒, 变化万端, 正是酒的能量的动人画图。酒还可以作为“审干”的工具, 诸葛亮就有“醉之以酒, 以观其性”。杜甫的名诗《饮中八仙歌》正是以酒来凸现八仙诗人的风采, 酒的作用可谓大矣。
 
诗同样如此, 能在各方面发挥它特殊的作用。如“与子同仇”之浴血为国, “感时恩报国, 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出身仕汉羽林郎, 初随骠骑战渔阳。熟知不向边庭若, 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 ;“悠悠苍天”之忧国忧民,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杜甫)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之促当政者改良政策, 指出“成由勤俭败由奢”是历代国家成败的关键, 而国家的治乱“在人不在天”;“弦歌雅意, 流水高山”之沟通友人, 心有灵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人生贵相知, 何用金与钱?” (李白) “丹心汗青”之坚贞正气, “诚既勇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 ;“待月西厢”之缠绵执着“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以上所述种种情景皆因诗而显, 由诗而成, 诗正也是“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诗酒又是自我完善的武器, 即使是苦吟人不知, 独酌无相亲, 仍是可以修养品德, 可以磨炼才艺, 而当才艺超群, 施用得当时, 则可以得高位, 可以成姻缘, 可以获财, 可以避祸……因而可以说, 诗酒是人生的需求, 也是追求完美人生的动力, 中华民族创造了诗酒文化, 诗酒文化并不断揭示中华民族的功业心态, 并塑造和不断完善中华民族的形象。
 
中国诗酒文化的共性、个性十分引人注目。
 
这两位人类的好朋友的共性是:既是为人类所创造, 影。根据前文我们所述诗酒文化的巨大作用, 可知其能增益人之所不能, 其实诗酒并非仅为人解忧,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曹操早讲了, “愁极”诗遣兴, 杜甫也谈到。诗酒还可以全身免祸, 阮籍若不是镇日在醉乡, 早己象挚友嵇康一样陈尸街头了, 而“更休落魄耽杯酒, 且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 这回断送老头皮”, 杨朴妻子对杨朴的感叹嘱咐, 也可知诗、酒对人的份量。至于诗酒能待友、健身亦人所共知, “酒逢知己饮”, “诗对会家吟”即是也。尤其是大喜大悲的时候, 诗酒就频顾不己。杜甫一听战乱平息, 家乡收复, 就狂喜不己, 禁不住“白首放歌须纵酒”, 而李后主在国亡身虏, 以泪洗面时, 不断地写“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 寻觅“醉乡路稳宜频到, 此外不堪行”。
 
诗酒文化的个性更见异彩, 分司“出口”和“进口”的不同职能, 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体系和特色, 诗的发展由单一趋向多样, 除了前文讲过的形式由自由体———格律———自由格律并存———新格律外, 阅读方式也不断发展, 由唱———吟 (特殊的吟诵方式) ———读 (朗诵) ———看;功能也由赏心悦目而“兴观群怨”, 日渐繁复, “诗教”的社会功能日益显著扩展, 顺口溜、民歌、民谣的威力至今仍令人瞠目。而酒呢, 同样是由单一走向多样, 在“色香味”的高峰上不断攀登, 单酒的品种、牌现在可以编成数百叶的厚书, 至于原料、水质、配方、酿造方法、存放时间等不断精研, 争创名牌也已是妇孺皆知的了。因之其经济效益、商业价值则日益显著, 以至远非诗能比肩的了。
 
对个人心灵性格品质而言, 诗酒特色不同, 表现得更为鲜明。诗重内向, 使人增加沉静的美;并不断在吟味中体现深沉意蕴, 酒则常常相反, 外向性很强, 公关意识强烈, 并且使人情绪热烈, 多爆发式, 能释放人的潜意识, (“酒后吐真言”、“酒后显性”) 。宋江浔阳楼上写的“敢笑黄巢不丈夫!”就是酒后才写出来的“反诗”。
 
就生理和心理关系来说, 诗酒也各异, 诗是在吟咏中、推敲中、欣赏中的心理愉快引起生理舒适。酒则是生理舒适 (适口, 开胃, 促进血液循环等) , 而引起心理愉快, 产生智慧。发出隽言妙语, 创作出艺术精品。特色虽是“殊途”, 但效果确是“同归”。
 
诗酒文化最动人的还是他俩融汇时的异彩, 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中和之美。
 
首先他俩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诗从酒出, 酒添诗兴。古往今来诗人虽不都象李白“斗酒诗百篇”, 但都大多与酒有缘, 原因为酒不仅能添诗兴, 而且诗人常仗酒而传, 杜甫《饮中八仙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
 
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这“八仙”有几个共同点: (1) 都为诗人或艺术家; (2) 都嗜酒; (3) 个人形象与诗、艺术都因酒而更添美或更为成熟。非常值得重视的是杜甫并不赞赏醉鬼似的人物, 所描写的“醉”只有一人, 而这位醉者苏晋, 在杜甫看来是一位迷失本性 (仙籍) 的佛教徒, 只有在醉中才去“逃禅”而回归“仙人”行列, 可见是酒恢复了他的本性, 而其他七人哪怕是“落井水底眠”“长鲸吸百川”, “市上酒家眠”, 总不说一“醉”字, 而书法家“挥毫落纸如云烟”佳作连篇时是在“三杯”之后 (不只张旭, 若干名家皆是如此) , 另一位雄辩家是在“五斗”之后, 舌吐莲花, 语惊四座。这种颂饮不颂醉的描写, 正是颂的诗酒文化中的中和之美。清朝薄松龄描写得更为全面《聊斋·八大王》附录《酒人赋》 (也是诗) 中说:
 
有一物焉, 陶情适口;饮之则醺醺腾腾, 其名日酒, 其名最多, 为功己久;以宴佳宾, 以速父舅, 以促膝而为欢, 以合卺而成偶;或以为钓诗钩, 又以为扫愁帚……则酒固以人传, 而人或以酒丑……引杯若鸩……酒客无品……父母前而受忤、妻子弱而难扶, 或以父执之良友, 无端而受骂于灌夫。婉言以警, 倍以眩瞑, 此名酒凶, 不可救拯。……
 
赋中详细列举了许多例证, 将酒的作用, 饮酒名人, “酒丑”“酒凶”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从正反两方面告诫人们切勿过量, 从而突出了中和之美。恰到好处地饮酒, 是个什么样子, 当代的乔省予有诗为证:
 
《好饮》 (好者美好之好)
 
好饮毋求醉, 微醺趣最真, 清谈能娓娓, 冥想亦欣欣, 顿觉思维阔, 还多妙语新。生逢斯盛世, 自不效刘伶。
 
是颇得酒中之味, 诗中之味, 充分体现了中和之美。其实不仅饮酒不能过量, 作诗也是如此, 整日陷入诗中, 成了诗魔, 不仅会象李贺有损健康, 而且也觅不到好句, 只是终日刺刺不休的俗语冗句, 实在害人害己, 这些都是违背“毋太过, 毋不及”的中和之道的, 与酒一样, 一经过分, 小则害己, 大则误事误国。《诗·大雅·荡》中就说殷代统治阶级是因沈酗于酒而亡国。而中和之美, 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是时下所常说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三种平衡说:人与自然界平衡;社会文化内部的平衡;人心内部的平衡。努力保持, 不断调节这些平衡, 实现中和之美, 正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热烈追求和贯注于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等等各方面的崇高境界!这该是“诗酒文化”这“双悬日月”所最夺目的光芒!
 
[作者:齐慧源, 徐州教育学院讲师
 
邮编221006]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8: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