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三顾茅庐 |
释义 | 三顾茅庐典源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时先主 (刘备) 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释义用法 汉末刘备兵屯于新野,三次前往南阳隆中,拜访诸葛亮,礼聘其出山。后用来表示诚意聘请贤能之士。 用典形式 【三顾】 唐·李商隐:“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唐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明 ·高启:“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三接恩】 唐·刘禹锡:“早入八元数,尝承三接恩。” 【答三顾】 宋·黄庭坚:“诸葛见益州,释来答三顾。” 【三顾隆中】 宋·张孝祥:“已授一编圯下,却须三顾隆中。” 【草庐三顾】 宋·无名氏:“万里奔腾,两宫幽陷,此恨如何雪? 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英杰?” 【蜀主三顾】 元·萨都拉:“若非蜀主三顾贤,终只如龙卧南亩。”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