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三)罗汉 |
释义 | (三)罗汉罗汉,全称阿罗汉,是梵语音译,意译有三义:一杀贼,意思是杀尽一切烦恼之贼;二应供,意思是接受人天供养;三不生,意思是进入涅槃,不再受轮回之苦。 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阶位(果位)。第一果为须陀洹,汉译“预流果”,意谓凡夫通过修行,开始见到佛道,刚刚入流;第二果为斯陀含,汉译“一来”,意谓凡夫进而修行,但还不能解脱,尚需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第三果为阿那含,汉译“不还”,意谓不再还来欲界受生;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三界一切烦恼,得涅槃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但是大乘佛教则不以为然。大乘和小乘是佛教的两大派系,大乘和小乘的根本分歧在于:小乘主张自我解脱,自了生死; 大乘主张普度众生。由于大乘和小乘追求的目的不同,他们对罗汉的看法自然大相异趣。小乘认为阿罗汉是佛教修道的最高果位,称之为“无极果”,达到这种果位就是到了头,无需再修,无需再学。大乘则认为阿罗汉远未达到佛教的终极,讥讽罗汉为“自了汉”,在大乘的修道位次上,最高果位是佛,其次是菩萨,然后才是罗汉。鉴于罗汉已入涅槃,大乘主张罗汉应该“住世不涅槃”,帮助护持佛法,为罗汉安排了新的任务,把罗汉纳入大乘佛教思想体系。 在佛教诸神像中,罗汉的艺术形象出现得较晚。这大概是因为罗汉在佛教里的地位较低,不为人注意的缘故。五代时,佛教禅宗独盛于南北,提倡主观内省,强调心外无物,注重宗教实践的罗汉恰好契合了当时的佛教风尚,从而得到了佛教徒的高度重视。罗汉的艺术形象,梁代时已经出现。两宋时,由于时代写实风格的影响,罗汉作为写实的主要表现题材成为当时佛教造像的主要表现内容。当时塑造的罗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而且还出现了场面热烈的“影壁式”群塑。宋代以后,罗汉像的塑像趋向式微。 阿罗汉的形象一般为出家比丘形象,光头无肉髻。他有同菩萨一样的量度规定,但是没有菩萨的相好要求,造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佛教知识,充分地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所以罗汉的形象一般都神态各异,表情丰富,贴近现实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当然,虽然罗汉没有佛菩萨的相好规定,可以由创作者发挥其想象力,但他们毕竟是宗教人物,其形象也就不能不受宗教教义、戒律的限制。佛律规定比丘必须注意仪表威仪,所以罗汉的造像一般都应符合律仪。我们常看到一些仪态乖张、衣履不整、或是暴牙咧嘴、面目恐怖的罗汉像,追究起来,它们都不合佛教法度,大多是民间艺人的随意创作,正统的佛教徒对此是很有意见的。 罗汉与佛、菩萨一样,数量也很多,佛经经常提到,光是已证得阿罗汉果、常侍佛陀的弟子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佛国的罗汉既然如此众多,佛教徒只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选择一些重要的进行供奉。佛寺里通常供奉的罗汉有“四大罗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十大弟子”等等。罗汉都是成组出现,单独供奉的很少。 四大罗汉 四大罗汉是最早受佛陀嘱托住世不涅槃的四大弟子,他们是摩诃迦叶、军屠钵叹、宾头卢、罗云(罗怙罗)。《弥勒下生经》云:“所谓大迦叶比丘、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入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 东晋失译《舍利弗问经》也说:“我去世后摩诃迦叶、宾头卢、君徒钵叹、罗睺罗四大比丘住不泥洹,流通我法。” 这四位罗汉同时受命住世,所以后人便将他们作为一组进行供奉。虽然四大罗汉最早出名,但他们的画像、塑像流行甚少。 十六罗汉 四大罗汉出现以后,佛经中又有十六罗汉受佛陀付嘱住世不涅槃的记载。北凉道泰所译《入大乘论》载曰:“尊者宾头卢、尊者罗怙罗如是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在诸处……守护佛法。”这儿的记载只提到宾头卢和罗怙罗两位罗汉,而未列出其余十四位罗汉的名字。现存汉译佛典中最早记载十六罗汉名字的是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难提蜜多罗,意译庆友,是佛灭后八百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高僧。《法住记》称,庆友在将入涅槃时将十六罗汉的法名和住址告诉了大众。现将该书所记十六罗汉名号及住地记录如下: 《阿罗汉图》(李龙眠作) 唐代罗汉塑像(传为杨惠之作,江苏吴县保圣寺) 一、宾度罗跋惰阇(又称宾头卢),率一千阿罗汉住在西瞿陀尼洲。据佛经记载,他眉毛花白而双目修长,所以俗称“长眉罗汉”。 二、迦诺迦伐蹉,率五百罗汉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 三、迦诺迦跋釐惰阇,率六百罗汉住在东胜神洲。 四、苏频陀,率七百罗汉住在北俱卢洲。 五、诺矩罗,率八百罗汉住在南瞻部洲。 六、跋陀罗,率九百罗汉住在躭没罗洲。 七、迦理迦,率一千罗汉住在僧伽荼洲。 八、伐阇罗弗多罗,率一千一百罗汉住在钵剌拏洲。 九、戍博迦,率九百罗汉住在香醉山中。 十、半讬迦,率一千三百罗汉住在三十三天。 十一、 罗怙罗,率一千一百罗汉住在毕利瞿洲。 十二、那伽犀那,率一千三百罗汉住在半度波山。 十三、因揭陀,率一千三百罗汉住在广胁山中。 十四、伐那婆斯,率一千四百罗汉住在可住山中。 十五、阿氏多,率一千五百罗汉住在鹫峰山中。 十六、注荼半讬迦,率一千六百罗汉住在持轴山中。 《法住记》译出后,十六罗汉开始受到佛教徒及文人士大夫的崇奉,出现了大量关于十六罗汉的赞颂诗和艺术作品。敦煌文献中就有关于十六罗汉的赞颂诗。唐宋时还有《十六大阿罗汉因果识见颂》一书流行。十六罗汉的艺术作品以绘画为主。梁时的张僧繇、唐乾元时的卢楞伽等很多画家以十六罗汉为主题进行创作。唐代以后,历代不少名家画过十六罗汉像,五代的贯休、宋代的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等,都有佳作留存下来。十六罗汉的雕刻流行甚少,现知最早的十六罗汉雕像在杭州烟霞洞,是吴越王钱元瓘妻弟吴延爽所造。 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由十六罗汉发展、演变而来,主要表现在绘画上。根据史料所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谪居海南时,先后看到前蜀简州金水张玄所画十八罗汉图和五代贯休所画十八罗汉图,并分别为之赋诗作赞。苏氏在给后者的赞文《自海南过青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中列出了十八阿罗汉的名号。这十八罗汉的前十六罗汉与《法住记》所记相同,第十七位是“庆友尊者”,第十八位是“宾头卢尊者”。这是关于十八罗汉的最早说法。但是苏氏所记中第十七位庆友尊者不属受佛陀付嘱的住世罗汉,第十八位宾头卢是第一位的重复,将此二人与《法住记》中十六罗汉组合一起显然是牵强附会的。正因如此,十八罗汉的最后二位到底是谁,引起了后人的种种推测与考订。 北宋僧人志磐率先对苏氏所说提出质疑并重新订正。他在所著《佛祖统记》卷三三中主张将苏氏所记的庆友和宾头卢两尊者排斥出局。理由是,庆友是《法住记》的作者,虽证成罗汉果,但并没有受付住世,不应在住世之列;宾头卢是第一罗汉的重复,不能反复充数。他提出第十七和第十八罗汉应当是摩诃迦叶和君徒钵叹。因为这二人是四大罗汉中的罗汉,是受佛付嘱住世的罗汉。 清乾隆时,乾隆皇帝附庸风雅,联络章嘉国师也对十八罗汉进行考订。《秘殿珠林续编》第四册有清庆豫德摹贯休补卢楞伽十八应真册,后有清高宗题颂。颂文称:第十七降龙罗汉是嘎沙鸦巴尊者(即迦叶尊者),第十八位伏虎罗汉是纳答密答喇尊者(即弥勒尊者),由章嘉呼图克图考定。由于皇帝的钦定,这一说法便流行开来,佛寺供奉基本依此为准。 藏传佛教也有十八罗汉。藏传对十八罗汉最后两位也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以为第十七位是法增居士,第十八位是大乘和尚。法增居士(达磨多罗)是甘肃贺兰山人,因奉事十六罗汉而得到感应,每日见有无量光佛出现于云中,于是被列入十八罗汉之中;大乘和尚是唐朝时到吐蕃传播顿悟禅法的汉地僧人,其艺术形象类似汉地的布袋和尚,所以有人误以为是布袋僧人。这一说法明显受了汉地的影响。另一种说法认为第十七罗汉为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第十八位是弥勒菩萨。 大概是十八罗汉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和考订之故,十八罗汉竟得以普遍流传。元代以后佛寺大殿中多塑十八罗汉像,十六罗汉的说法反而渐渐销声匿迹了。 五百罗汉 五百罗汉是佛寺中供奉的最庞大的神灵队伍。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佛经中说法颇多。如西晋竺法护所译《佛说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称,佛灭度后迦叶尊者率五百阿罗汉最初结集三藏。《舍利弗问经》中说,弗沙秘多罗王毁灭佛法后,有五百罗汉重兴圣教。《贤愚经》说,过去有一位国王想吃大雁肉,命猎手张网捕捉。当时有五百只大雁经过,雁王不慎落入网中,猎手大喜,正要动手杀雁,只见一只大雁飞到网边,守着雁王哀鸣不已,其他大雁也在空中徘徊。这一情景深深感动了猎手,便将雁王放走了。国王得知此事,发誓从此不再吃雁肉。后来雁王成了释迦牟尼佛,守护雁王的那只大雁成了佛的大弟子阿难,群雁成了五百阿罗汉。又《大唐西域记》卷三载说,过去有五百只蝙蝠住在一棵大枯树内。一天,一群商人在此停留,由于天气寒冷,便点火取暖。大火烧及枯树,众蝙蝠陷入火海之中。这时有一个商人在树下诵经,众蝙蝠“虽为火困,爱乐法音,忍而不去,于此命终”。这五百蝙蝠后来都托生为人,并同修梵行,普证圣果,成为五百罗汉。佛典里诸如此类的说法甚多。由此可见五百罗汉并不像四大罗汉、十六罗汉那样皆有具体的名称和真实的生平。“五百”一词只是印度佛经中表示多数的习惯用语,五百罗汉是虚数而不是实指的。 十八罗汉塑像(上海玉佛寺) 虽然五百罗汉在佛经中并非实有,可五百罗汉在我我国仍受到了广泛的崇信。《天台山志》引《五百应真居方广寺感应异记》称:“永嘉长史全亿,画半千罗汉形象。”五代时,五百罗汉的崇奉普遍兴盛。吴越王钱弘俶造五百铜罗汉于天台山方广寺;后周显德元年(954),道潜禅师得到吴越钱忠懿王的允许,迁雷锋塔下十六大士像于净慈寺,创建五百罗汉堂;宋太宗雍熙二年(985)造罗汉像五百十六身,安奉于天台山寿昌寺。宋代以后,各地寺院普遍设罗汉堂供奉五百罗汉。现存的五百罗汉堂有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苏州西园寺、武汉归元寺、昆明筇竹寺等处。 与此同时,因五百罗汉在佛教内部及民间信奉之普遍盛行,南宋时佛教高僧道素特为五百罗汉一一编号定名,并专门刻了一通《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在他确立的五百罗汉中,第一位是阿若㤭陈如,即最初跟随佛陀出家的五比丘之一。这样原本无根无底、没名没姓的五百罗汉就都具体化、个性化了。自此,佛寺罗汉堂里的五百罗汉皆援用其名。道素所为虽然是附会之举,但他确立的五百罗汉中的每一位都有经典依据:有些是佛的大弟子,如第四位须跋陀罗尊者、第九位㤭梵钵提尊者等;有的是印度佛教史上的著名祖师、高僧,如龙树、龙猛、无著、世亲等。所有对号者都是经过道素严格的挑选而确定的。 有趣的是,虽然道素和尚为五百罗汉一一进行了严格的定名,确定了他们的具体身份,但历史上还是有些世俗之徒隐姓埋名,巧妙地混入五百罗汉的队伍中。成都新都宝光寺五百罗汉堂中,有两位帝王装束的罗汉,据说是康熙和乾隆二人。到了北京碧云寺的罗汉堂,乾隆又打着“破邪见尊者”之名混迹其中。更有甚者,在云南昆明筇竹寺的五百罗汉中,还塑进了当时参加塑像的工匠等人。这些现象也算是佛教世俗化的一个侧面吧。 北京碧云寺罗汉堂佛像 另外,在五百罗汉堂里有一位地道的中国罗汉——济公,颇值得一提。济公这个人物随着《济公传》等民间小说的广泛流传而早为众人知晓。人们大多把他当作一个传奇故事中的人物。其实,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南宋时代的僧人(1148—1209)。他俗名李心远,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人,出家后法名道济。他先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移住净慈寺。据说他不守戒律,好吃酒肉,衣冠不整,举止如痴如狂,时人称他“济癫僧”、“济癫和尚”。他去逝后便被神化,民间称他是降龙罗汉的转世,因此有“济公”的尊号。据民间传说,他去罗汉堂报到晚了,所以只能站在过道里(如苏州西园寺),或蹲在房梁上(如北京碧云寺)。他的面相很特殊,常塑成半边哭脸半边笑脸。他在罗汉堂中虽然没有“正统”的位置,但却是罗汉堂中最受人喜爱的一尊罗汉。 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是释迦牟尼佛的十位著名弟子,他们是:舍利弗、目犍连、阿那律、阿难陀、罗睺罗、摩诃迦叶、迦旃延、富楼那、优波离、须菩提。这十位弟子都证得了阿罗汉果,其形象皆为“方袍圆领”,类似佛教僧团中的僧侣模样。他们通常供奉在佛寺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与应身佛释迦牟尼配侍。下面对这十位佛弟子逐一作些介绍。 (1) 舍利弗。 舍利弗,又称舍利子,生于王舍城附近一个婆罗门家庭,父亲是婆罗门教的大学者。他自幼受父亲熏陶,对婆罗门教经典十分精通,他与其挚友、也就是后来一起出家的道友目犍连志同道合,一起在乡间传道授业,各自拥有一批门徒。一次,他与目犍连外出旅行,路遇佛的弟子马胜比丘,闻说“诸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之偈,顿时产生对佛教的信仰。不久,他便率众弟子皈依了佛门。舍利弗未出家时已是很有名望的婆罗门教学者,他皈依佛教使当时佛陀的声望与威德大大增加。舍利弗皈依佛陀后,“持戒多闻,少欲知足,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深受佛陀的称赞和信任。在其众多的美德中,他的智慧尤其突出,佛经中称他“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辅翼圣化,聪明圣众”,因此他在佛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的称号。舍利弗跟随佛陀达四十余年,经常代佛说法,辅助佛陀弘法度生,对佛教的传播作出了极大贡献。据说他不忍看到恩师佛陀涅槃,请求先佛入灭,得到了佛陀的允许。入灭时,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同他的八十老母见了最后一面,并为故乡民众作了最后一次说法,然后安然涅槃。 (2) 目犍连。 目犍连,又称“摩诃目犍连”、“大目犍连”、“目连”。他出家前与舍利弗同师婆罗门教,交往甚密,后遇马胜比丘而皈依佛陀。目犍连出家后,刻苦修行,修得非凡的神通。据说,他曾以神通识破了莲花色女的诱惑,得到佛陀的极大嘉许,被誉为“神通第一”。目犍连也积极地辅助佛陀弘法度生,是佛陀一生弘法的重要助手。佛陀称他与舍利弗是佛弟子中的“双贤”。佛陀曾说:“此二人当于我弟子中最为上首,智慧无量,神足第一。”目犍连在我国佛教中又是重孝道的典范。据说目犍连曾以神通得知其母因生前造恶业,堕入地狱,受大苦难。他求助于佛陀,佛陀告诉他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以百味饮食置盂兰盆中,供养十方出家僧众。目犍连依此而作,终使其母得救。后世沿袭此法为亡灵超度,逐渐形成了“盂兰盆会”。千百年来盂兰盆会在佛教及世俗社会盛行不衰,目犍连也因此以大孝而驰名古今。 舍利佛像(敦煌第46窟) (3) 阿那律。 阿那律又称“阿㝹楼陀”,是佛陀的堂弟、佛陀的叔父甘露饭王(即白饭王)的儿子。佛陀成道六年后回到家乡迦毗罗卫城,他随佛陀出家。阿那律在佛弟子中以“天眼第一”著称。他得此神通有一段不甚光彩的因缘。一次,阿那律听佛说法,因疲倦打起瞌睡来,佛陀不悦,厉声责之。他深感惭愧,发誓从此不再睡觉,精进修道,但过了七日七夜,他的两眼便熬瞎了。佛陀得知此事,非常怜悯他,就教他修定。他遵照佛的教导,终日不怠,勇猛精进,终于心眼大开,修得天眼神通。另外,阿那律还参加了佛教第一次佛典结集,也是佛教的重要奠基人。 (4) 阿难陀。 阿难陀,简称难陀,意译“庆喜”,是甘露饭王之子,与佛陀是堂兄弟。佛陀五十五岁时,他皈依佛陀。由于他年轻聪慧,又是佛陀的堂弟,出家后便被众弟子推举为佛陀的侍者。他专心侍奉佛陀,形影不离,直到佛陀涅槃时止,跟随佛陀前后达二十五年之久。他随侍佛陀时间既长,又长于记忆,因此,在佛弟子中有“多闻第一”的美称。佛陀涅槃后,大迦叶召集已证得阿罗汉的佛弟子结集佛法,阿难因未得阿罗汉果被拒斥在外。阿难为此生大惭愧,当夜即勇猛精进,终于在一夜之间证得阿罗汉果,加入了结集佛法的队伍。在结集大会上,阿难诵出了佛陀一生所说的许多言教,为佛典的结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阿难在佛弟子中不仅才华出众,佛学渊博,而且人品也高洁不凡。当他被推为佛陀侍者时,为避讥嫌,他提出“佛陀的新旧衣服他决不穿”等三个要求,受到佛陀的称赞。他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诚恳,所以在佛弟子中他的人缘也最好。据说,他曾请求佛陀恩准其姨母大爱道夫人(即波阇波提夫人)出家。佛教僧团中比丘尼的产生,与阿难在佛前奔走呼吁是分不开的。这便是比丘尼众至今供奉阿难的原因。王舍城结集后,阿难四处弘法。二十年后,当时他六十六岁,他继大迦叶尊者之后,成为僧团的领袖。据说他一百二十岁时决意涅槃,当时位于印度恒河两岸的摩揭陀与毗舍离两国为争他的舍利,关系骤然变得紧张起来。为了平息两国的矛盾,阿难利用神通力量在恒河上空入灭,将身体化作两半,分与两国供奉。 隋代阿难塑像(敦煌第427窟) (5) 罗睺罗。 罗睺罗,又译为“罗怙罗”、“罗云”等,是佛陀的儿子,其母为耶输陀罗。他七岁时随母见佛,十五岁从舍利弗出家,是佛教僧团中最早出现的沙弥。罗睺罗刚出家时十分顽皮,喜欢妄语,经佛陀严格的调教,痛悔前非,从此严持戒规,依戒而行。凡佛教戒律中规定僧侣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他都严格守持,从不放逸。因此,在佛弟子中获得“密行第一”的称誉。他不仅守戒严密,而且还具有忍辱的美德。据《大智度论》说,一次,他听法归来,见他的房间被别的僧侣占用,衣钵等物都被扔到门外。按照佛律,沙弥不得与比丘同宿一屋。当时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他无处藏身,就躲到厕所里坐禅,忍受着臭气和雨水侵袭。又有一次,他外出乞食,路遇一伙歹徒袭击,他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不嗔不怒。罗睺罗的忍辱事迹很多,佛教大藏经中专有一部《罗云忍辱经》。据说罗睺罗七岁时曾向佛陀乞遗产,佛陀当时答应留给他“七圣财”。这七种财产是:信、精进、戒、惭愧、闻舍、忍辱、定慧。看来罗睺罗是很好地继承了佛陀留给他的精神遗产。 (6) 摩诃迦叶。 摩诃迦叶是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中的富家子弟。他天资聪颖,好学不倦,出家前已掌握了婆罗门教的全部知识。他从小厌离世俗,因父亲逼迫,曾娶邻国毗舍离一富家女妙贤为妻。不想妙贤与他志趣相同,故二人虽然结合,却只是名义上的夫妻。结婚十二载后,他父母双亡,出家的时机终于到来。他辞别妙贤,外出寻师访道,先后造访了几位名师,都觉得不太理想。一天他到竹林精舍听了佛陀的说法,颇觉契合自心,于是跟随佛陀出了家。不久,又将其妻妙贤接到女众僧团中,同修梵行。 另一种说法说迦叶兄弟三人,都是事火婆罗门,各领一批弟子修行。后大迦叶皈依佛教,并劝说两个兄弟都加入佛教僧团。 迦叶归依佛门后,虽然成了佛教僧团中的一员,但他从不住在僧团里,总是独自一人在深山野外、坟冢、尸骨旁修禅打坐。他的修行方式有十种:一、选择空闲之地而住;二、常行托钵乞食;三、居住一处;四、日食一餐;五、乞食不择贫富;六、严守三衣钵具;七、常在树下思惟;八、常在露地静坐;九、着粪扫衣;十、住坟墓之处。迦叶的这些修行方式佛教称之为“头陀行”。迦叶长期修此苦行,从不懈怠,因而在佛弟子中有“头陀第一”之称。迦叶以头陀之行在佛教僧团中赢得了极高的威望,佛陀也称他是未来佛法的真正住持者。 迦叶得到佛陀的传法,在佛教禅宗史上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据禅宗典籍称,有一次佛陀受梵王之请到灵鹫山说法,佛陀升座以后,一句话不说,只是将手里的一朵波罗花示与大众。在座的人都不解其意,唯有迦叶破颜微笑。佛陀随即当众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 同时还把平日所用的金缕袈娑和钵盂传给了迦叶。迦叶因此成了释迦牟尼佛的合法继承人。中国禅宗把他奉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唐代迦叶塑像(敦煌第45窟) 佛陀涅槃后,迦叶便担起了领导教团的重任。他亲自主持了第一次佛典结集,对佛陀言教的汇集与保存所作的贡献堪称第一。 相传大迦叶活了一百多岁,传法给阿难,独自一人到王舍城西南八百里的鸡足山(山上有三峰屹立,状似鸡足)打坐入定,等候弥勒佛出世。据说弥勒出世时,他便将佛陀传给他的衣钵传给弥勒菩萨。 (7) 迦旃延。 迦旃延是佛陀时代西印度阿槃提国人。出家后,除了精勤修道,他还积极地投身于佛教的弘法事业。他思惟敏捷,辩才无碍,说法条理清晰,说理透彻,在佛弟子中被称为“议论第一”。由于他擅长议论,很多外道都败在他的雄辩之下。《贤愚经》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阿槃提国有一位贫苦无依的老妇,一次走到河边放声痛哭,欲寻短见,迦旃延见状,忙上前劝慰。迦旃延得知那老妇是因贫穷所致,便教他“卖贫”之法。老妇依此而行,终于得生忉利天宫,再也不受贫穷的折磨。迦旃延弘法的地方多选在当时佛法尚未普及的西印度,可见他还是佛法传播的开路先锋。 (8) 富楼那。 富楼那出生于迦毗罗卫城一个婆罗门长老家中,与佛陀生日相同。富楼那在佛弟子中以“说法第一”著称。据载,他说法时,“先以辩才唱发妙言,使众生欢喜;次以苦楚之言,责切其心,使听者内心肃悚,发难遭之想;终以明慧空无之教,使闻者结解”。可见,他在说法中采用了由浅入深、循循善诱的方法。富楼那还是佛弟子中有名的布教师。为了传播佛法,使众生普沾法益,他不畏艰辛,甚至不惜生命,东奔西走。当时印度西部有个偏僻的输卢那国,那里文化落后、人性暴戾,是难以传法的地方。富楼那知难而进,请示佛陀准许他去往那里。富楼那去后很快赢得了当地人民的皈信,在该国收了五百名弟子,并建了五百座僧伽蓝。 (9) 须菩提。 须菩提出生于王舍城婆罗门家庭,自幼聪明过人,但性情倔强好嗔,据说他是由山神引导而皈依佛陀的。在佛弟子中须菩提也有自己的特长:“善解空义,志在空寂”,故得“解空第一”的称号。他常常以空的道理来支配自己的行动。一次,他在罗阅城耆阇崛中缝补衣服,佛陀突然莅临该地,当地人纷纷前去迎接、礼拜。他本来也想前去迎佛,但在起身的一霎那,骤然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佛陀教诲,因而没有去迎接佛陀。佛陀得知后大加赞许,称他是“第一个迎接佛陀的人”。 (10) 优婆离。 优婆离出身于印度四种姓中最下等的首陀罗,原是迦毗罗卫国的理发匠。佛陀回迦毗罗卫城省亲时,很多人随佛陀出了家,优婆离就是其中之一。出家后,他严持净戒,秋毫无犯,佛经中记载他“自从依佛受戒以来,未曾犯戒如毫厘”,因此,他在佛弟子中有“持律第一”的称号。他虽以持律著称,但对佛制戒律并不墨守成规,佛经中有多处关于他关心患病比丘而请求佛陀允许开戒的事例。他还帮助佛陀制定戒律,对佛教戒律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在第一次经集中,他诵出了释迦牟尼关于戒律的教导,是第一结集的重要参与者。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