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一、词语伸缩
释义

一、词语伸缩

1. 主人公的情趣、爱好,房间的小摆设,不定什么就引出精彩的细节。(韩静霆《在真实的格子里“跳舞”》)
评析 “不定”一词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伸缩性。它使得这一段静态的描写产生动态的变幻感,造成一定的悬念,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仿佛笔者犀利的目光,机敏的捕捉无所不在。
2.偶然见到她女儿的一个影集,不知怎么竟爱不释手。是女孩那会说话的眼睛像妈妈? 是阿雅童心未泯像那女孩,或许是我“爱屋及乌”,连她的女儿也喜欢了。(张彬彬《无猜》)
评析 “不知怎么”、“或许”二词语意朦胧含混,作者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去驰骋,自己并不明说,其意味耐人咀嚼;后三句承前设问,自己却引而不发,更扩展了伸缩的空间。
3.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白居易 《长恨歌》)


评析 “参差”是“好像”、“大概”的意思。用这样一个伸缩性词语,烘托出仙境中的特殊气氛,生动地表现出唐明皇梦幻中痴醉的神态及仙境中杨贵妃迷离恍惚的姿容,给人一种似真似幻的感觉,产生一种朦胧的意境。
4.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夏衍《包身工》)
评析 “差不多”是倾向于肯定而富有弹性的词语,用于例中,很好地说明了监工的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骄横相及工人无任何人身保障的屈辱地位。
5.我猜想:他年青的时候必然好勇斗狠,后脖颈子才留下条类似刀砍的伤疤。(杨朔 《野茫茫》)
评析 主观臆断虽有依凭却终难定夺。用 “猜想”一词,使语意虚化,更能婉转艺术地表现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6 真正知道生的人大概是有的; 虽然有,也不会多。人不了解生,但是人依旧活着。(巴金 《生》)
评析 以 “大概”软化语意,表明这一判断是自己主观性的、自我局限性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到作者不武断、不强加于人的文风及其人格修养,使语言具有说服力量。
7. 这种习惯养成时,“不假思索”而任笔写下去,写得不知所云,也是难免的事。文章 “不通”,大半是这样来的。(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
评析 凡事总有一般原因,也有特殊原因。使用 “大半” 一词,能恰当地表明这种逻辑认识规律,使得出的结论客观而辩证,易于接受。
8. 不说类猿人,就是原人的脾气,我们大约就很难猜得着的,则我们的脾气,恐怕未来的人也未必会明白。要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实在难哪。(鲁迅《文学和出汗》)
评析 由于对先古和未来的难以把握,便以“大约”、“恐怕……未必”来推断。肯定中有相对,定断里含商榷,因此得出的结论也就入情入理。
9.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无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评析 对刘和珍的死,鲁迅有太多的感想、太多的愤慨,也想有现实的行动,但高压统治使他只能以悼文表哀思。“大抵只能如此”一句深刻地揭示了自己愤懑的心情和当时黑暗的现实。
10.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归有光《项脊轩志》)
评析 “殆”即 “好像”、“大概”的意思。以此感喟老屋历经坎坷终未泯灭的命运,暗含了作者对故乡老宅——项脊轩眷念的心理和深挚的情感。
11.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 《朋党论》)
评析 “大凡”有“大概”、“凡是”之意。语意在肯定之中具有伸缩余地,既避免了立论的绝对化,又很好地表现了事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带有浓郁的商榷语气。
12. 拼命地、不断地阅读你心爱的作家的著作吧,连续一个星期。如果这个作家没有使你厌倦,大概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王蒙 《落叶》)
评析 以假设句起领,以伸缩修辞作结,既有言语指向,又有回转余地。
13.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内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评析 由于不能十分肯定,便以 “大概”表示估计,语意含蓄委婉,既能给人一个明晰的印象,又符合了观察事物的习惯,使行文合情合理。
14. 纽约人的疾行,似乎已成了他们的国民性的象征,这也许是种工业社会的反映。(冯亦代《鸽子的漫步》)
评析 例中“似乎”、“也许”两个伸缩性词语,表示的内容只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感受,所以不能用肯定的词语和语气。这种委婉的语言描述,十分符合生活的真实和作者的写作心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得十分广泛。
15.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韩愈《进学解》)
评析 “盖”是古汉语中假定性发语词,意即“大概”、“或许”,语气不十分肯定,有伸缩性。用于句中意在使读者在心理上接受 “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的观点。
16. 站着纺线,……这样的气势最开阔,肢体最舒展,兴致高的时候,很难说那究竟是生产还是舞蹈。(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评析 作者有意运用推测选择的语气,表面是在使语气朦胧模糊,实则更深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这一壮观的纺线场面的赞叹。激发读者的共鸣,使他们感到这不仅是生产,还是一种艺术,一种美。
17. 雅斯纳雅·波良那是一个俄罗斯村庄的名字。那儿离我们相隔万里之遥。但是这个村庄,对于我们来说,却并不陌生。只要一提起它,我们就仿佛看见那茂密高大蓊蓊郁郁的森林,一碧如染野花遍地的草原,那风儿的低吟,马儿的歌唱,夕阳在森林中蓝色池塘上的红光,炊烟在围着绿色木栅栏的农舍屋顶上袅袅升腾,甚至仿佛闻到了那夏日雨后森林深处腐菜烂草中萌生出来的一片片淡棕色蘑菇的清香气味,春天艳阳下田野里淡绿紫色的苜蓿花和白皑皑的梨花、苹果花的芳香…… (峻青《雅斯纳雅的歌声——托尔斯泰故居所见》)
评析 好的回忆能唤醒美的感受。用“仿佛看见”、“仿佛闻到了”来强化这种感受,让人置身其中,如见其色,如闻其香,把真的感受与虚的追忆融铸为一个真假虚实难辨的美妙景致。
18. 我所在的公社最能体现甘肃的特点:这儿是又干又酥,每年收割完了,刮起了漫天的风沙,几乎把整块田地都淹没了,年年到冬季,全生产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齐动员,套上大车拉粘土。(李惠新《老处女》)
评析 此例夸张里有回旋。极言风沙之大,又以 “几乎”一词使言语留有某种余地和伸缩,具有一种特殊的情味。
19.但目前也出现一些异象:过去,青春两地,一别数年,求一梦而不可得。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梦见她,想摆脱也做不到。按照迷信的说法,这可能是地下相会之期,已经不远了。因此,选择一些不使人伤感的片断,记述如上。(孙犁 《亡人逸事》)
评析 “几乎”、“可能”都是意义不十分确定的词语,既融有言者的主观意向,又不绝对。即使有人存有异议,也不好反驳。同时也隐隐约约,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老年人的特殊心境和对亡妻思念眷恋的情感。
20. 我呆呆坐在山石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太阳西沉了,晚霞消失了,暮霭降临了,多长时间都在恍惚迷离中过去。大伯来喊我回屋吃晚饭,我猛一惊觉,从树木的枝桠间看见,一镜圆月正悬在山顶的碧空,不多的星星眨着机灵的小眼睛,正调皮地看着我呢。我发觉,月光下,这里的一切都更美。那树木、岩石、流水,还有大伯那简陋的茅舍,都闪着幽幽的光,酷似我在画上,在梦中看过的广寒宫里的景物,我自己也似乎飘飘欲仙了。(周同宾《天籁》)
评析 美景令人陶醉,让人分不清画与景、虚与实,让人如入仙境,美不自禁。“酷似”与“似乎”两个伸缩性词语成功地调动了人的这一感受。
21. 我想把它说清楚,恐怕未必真能办到。……正因为如此,才敢直言如上——刺耳未必是噪音。(刘绍棠《刺耳未必是噪音》)
评析 或许是真没说清楚,或许深感对方有足以自持的理由,或许还有其它原因,因而用 “恐怕未必真能办到”来涵盖这些想法,可谓以少胜多、含义丰厚。“刺耳未必是噪音”中,用“未必”表示对一事物的另一种看法,仿佛苦口良药,逆耳忠言,让人耳目一新,为之沉思。
22. “老人能到哪儿去?”
“拿不准啊。左右在这一带山里。”
“几时能回来?”
那也说不定,少了三天五天,多了十天半月……”

(吴伯箫 《猎户》)


评析 “拿不准”、“左右”、“说不定”等都是弹性很强的词语。言者因没多大把握而不敢直言确证,只好以含义不定的词语作答。这样既能使人了解事物的大致状况,又允许与事实有所出入,留有余地。
23. 隆冬掩至,我喜欢自困斗宝,任思绪飘流。我几乎可以看见寒冷似银针在空中穿梭,不时没入我的躯体又游走出去。(孙玮芒《冬之梦》)
评析 把抽象的感觉“寒冷” 比作具体的“银针”,并以“几乎可以看见”这一伸缩性词语修饰,运用通感技巧把肤觉变为视觉,使我们对寒冷有了一种独特深刻的认识。
24. 你来,(我是从不久留客的)
我们可以数一数雨潭中的
几圈涟漪,在门外
是的,或许落着小雨
你们可以在我的庭前
小立
也许,有一回
你会抢着要进门来
我也不会阻拦你

(张香华《雨中,酒中》)


评析 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伸缩性极强的词语表现出一种虚幻的优美意境。它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同时又包含着一种女性的娇羞与矜持,柔婉而优美。
25. 邮差先生告诉她:
“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师陀 《邮差先生》)


评析 “也许有钱”是一种推测和善良的愿望,老太太却认定有钱,于是邮差对 “也许有钱”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说明。由此可见,对伸缩的理解、运用和使用者的心理状态及语言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6. 一般地说,大概谁都喜欢接到信件的。对于邮递员,大抵都怀着欢迎和期待的心情。即使在战争时期的前线上,绿衣的邮递员也要受到保护的。(胡青坡 《信》)
评析 以“一般地说”这样一个相对圆软的词语起首,接着以 “大概”、“大抵”表意,朦胧中显轮廓,肯定中含相对,既指出了大致的情形,又不排除例外,语气委婉,流露出作者细腻的情感。
27. 王曰: “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评析 针对齐宣王的问话,孟子以 “殆有甚焉”作答,句中 “殆”的推测语气既表现了交谈者之间的尊卑有序和对齐宣王的尊敬,又含有商榷之意,为自己留有退路,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
28. 直到这会,雨还在浙浙沥沥的下着。推窗望去,山水天地一片迷濛。那条平日清浅的小溪现在该是水声潺潺了。溪上新建的水泥桥,在雨中怕没有青石小桥那古朴的美了,不过,还有另一种新的美…… (刘庆瑜 《栀子花》)
评析 “该是……”、“怕没有……”是一种带有主观倾向性的推测,语气不绝对,留有回旋余地,显得委婉得体,流露出对故乡的眷念之情,颇具诗意。
29. 他们处在人类最原始的蒙昧时代,已经在生活活动中本能地使用石块、木棒等天然工具,但一般地还不能制造工具。(李四光 《人类的出现》)
评析 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对的,科学也是如此。考古学上的某些论断也具有这种相对性,因而在作结论时,用“一般地”这个限定性词语来说明普遍现象,往往可使论断更加具体而全面,因而更具科学性。
30. 日方已在前三届擂台赛上失利,武宫的压力比聂卫平大。聂前半盘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后半盘体力不出问题,赢棋的可能很大。尽管如此,郝克强认为处境不利的中方主帅也难免有失,不能苛求他每盘必胜。(《聂旋风欲重温连胜梦》,载《中国体育报》1988年9月19日)
评析 “赢棋的可能很大”,仍“难免有失”,这兼顾了主观判断与客观现实,包涵了预测与突变。伸缩手法的运用,让人认识到双方力量的对比和偶然因素的存在,符合事物规律。
31. 这盏孤灯的主人,是一个卖馄饨的老人,我说他老,也许并不确实,不过,他确已鬓发斑白。我与他相识,是在一个寒雨凄风的夜晚。(庄因 《守巷者》)
评析 老人只有四五十岁,作者却说他是位 “老人”,为避免武断,接着又以“我说他老,也许并不确实”的伸缩语来缓释语气,这样读者不仅易于接受,而且受到启发,在想象中去品味这位未老先衰者的悲惨命运。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