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正宫】醉太平(利名场事冗) |
释义 | 【正宫】醉太平(利名场事冗)【鉴赏】这是一首传统的抒发淡泊之志的曲子。说它传统,是因为这种思想在之前的诗、词甚至文章中都被许多文人墨客反复咏叹过。无论是自觉自愿地远离朝廷,还是官场失意被权力中心疏远,多少文人都曾围着不同心思相同结局而歌唱。从陶渊明“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晋书·陶潜传》),遂归园田居;到张翰“人生贵在适意,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世说新语·识鉴》)! 遂命驾而归;李白“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再到科考失意的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苏轼被贬黄州“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这其中有率性养真,有落寞无奈,也有生性旷达。同样,这一首曲也没有从这个范围中走出去,不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与方式的差别。 可以看到,全曲在表达技巧上主要使用了对比手法。将“利名场”与“林泉下”两种生活作了详细对比。“小柴门”与“画戟”之间的距离是多重风波巨变,是“侯门一入深似海”。接下来又用“华山云”、“阳台梦”与“磻溪水”、“桃源洞”两组对比例证来强化了这种差别与距离。其中“磻溪水”、“桃源洞”一组典故还含有讽刺意味。姜子牙隐居垂钓遇周文王,其本心并不在于隐居,钓鱼的目的也并不在于钓鱼。如此,其行为于真正的隐士来说,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亦有沽名钓誉之嫌疑。 除了对比,还有用典。“华山云”“阳台梦”“磻溪水”“桃源洞”等典故的运用使得语言表达相对委婉而有深致。这与元曲一向通俗的审美风格差异较大。 另外,最后一句“老先生睡浓”也写得很有味道,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具有仙风道骨的老人形象。说其“道骨”,也可以从其用典中看出来,陈抟修的是道,陶渊明是外儒内道,神人武夷君也是道家形象。从中可以看出,这首曲子所传达的不仅是简单的隐居,还有道家对内心修为的看重。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