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长安早春》 - 唐·孟郊 |
释义 | 《长安早春》 - 唐·孟郊唐·孟郊 旭日朱楼光, 东风不惊尘。 公子醉未起, 美人争探春。 探春不为桑, 探春不为麦。 日日出西园, 只望花柳色。 乃知田家春, 不入五侯宅。 《开无遗事》记载:“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为探春之宴。”这首五言古诗所写的,就是长安士女探春之游引起的诗人的感慨。通篇字平句顺,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自成一家。 《长安早春》这一诗题为我们点出了地点和时间。首句“旭日朱楼光”,写晴和日丽的早春时令,旭日东升,普照万方,长安五侯宅第的朱楼在融融的春光中闪耀夺目。第二句“东风不惊尘”的“惊”字用得妙极,这是孟郊的炼字法,把晴朗如洗的早春的季节特征表现得准确而生动。在这大好的春日,沉湎酒色的公子还在酣睡,城中美人竞相出郭作探春之游。风和日丽,了无纤尘,这些衣锦绣的美人,在无边春光的胜日款款迈出朱楼,兴意盎然地去寻芳探春。“探春不为桑,探春不为麦。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这四句,直接、明白地写出她们是借探春消闲解闷。他们所探的只是艳阳美景花红柳绿,绝非桑、麦等农作物的长势。而田家百姓在这早春时节所关心的是什么呢? 诗中没有写,但读者却能从美人“探春不为桑,探春不为麦”的字面而得出结论:田家百姓所关心的是桑麦的收成。对农民来说,花再红,柳再绿,景再美,并不能止饥解渴。贵贱悬殊、阶级对立,尽在不言中。写到这里,诗人不由得发出慨叹:“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是啊,田家的春光绝非五侯宅的春光。长春早春本来是贵族和农民所共有的,可是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心态不同,对春光的感受也就不同。诗末这十个字,形象地活画了封建贵族的不知稼穑之艰辛,这就赋予了这首诗以积极的社会意义。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