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赠王粲》
释义

《赠王粲》

赠王粲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王粲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并被刘勰誉为“七子之冠冕”,可见他在建安诗坛有很高的地位。钟嵘说他的诗“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这一方面是因为他身当乱世,17岁起就往荆州避难,因而“遭乱流寓,自伤情多”(谢灵运语);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同其他建安诗人一样忧时伤世,欲有所为而不得,因此常怀抑郁之感。他的《杂诗》“日暮游西园”就是这样一首情调悲凉的作品。诗中说:“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飙扬尘起,白日忽已冥。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曹植《赠王粲》就是这首诗的拟作。黄节说:“自‘羲和逝不留’句以上,皆逐句相拟。……植虽拟粲诗为赠,然亦就粲之身世立言。”(《曹子建诗注》)这一阐释,对我们理解这首诗有一定的帮助。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这里的“西游”,即原诗中的“西园”,指“铜雀园”。这两句写诗人为愁思所苦,揽衣而起,欲借游赏以排遣。这里虽未点明愁因,却渲染出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仿佛一支乐曲一开头就弹奏出一个悲凉的调子。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两句,境界一转,绘出春花竞发、碧水争流的景象,恰似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令人赏心悦目。然而,诗人所获得的仅仅是片刻的愉悦和快感,因为他忽然看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这一与满园春色不谐和的景象,却格外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深深触动了他心中本来就深切难抑的愁思。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只孤独的鸳鸯,是对王粲的比喻,它悲鸣着呼唤伴侣,显然用来比喻王粲苦苦寻求志同道合的知己。对此“孤鸳鸯”的“哀鸣”,以怜才著称的诗人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所以即刻表示: “我愿执此鸟。”但转念一想,自己没有权势,爱才而不能援才,于是语气又为之一变: “惜哉无轻舟。”这两句仍然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表达出诗人愿与王粲结为挚友共展功勤而不得的心情。这样一种爱莫能助的深沉叹惋在曹植诗中屡见不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人才受到压抑这一现实的不满。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两句,抒写自己因此而心神恍惚以至不识归路和既恋恋不忍离去、 “顾望”又更添愁思的复杂情感,极为真切动人。此时此刻,原本明媚如画的春景在愁人眼里顿时黯然无光,春风、夕阳,仿佛都染上了凄厉的色彩。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虽是写景,却显然包含着诗人强烈的感情。因此,与其说它描写的是自然景象,不如说是诗人对他所感受到的社会现实的形象反映。

以上部分受王粲《杂诗》的影响,字里行间流露出悲怆的气氛。然而消极颓唐不是曹植的性格。他传于后世的诗文表明,不论他处于何种境地,也不论他受到什么挫折,都不放弃理想,不丧失信心。正是这种执着追求的精神,使他的诗形成“骨气奇高”的特色,并使他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这首诗也是如此,诗人在曲折含蓄地吐露了愁怀之后,转而安慰友人。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将魏王曹操比作“重阴”,意思是他象雨露一样滋润着万物,又何愁有恩泽不到的地方呢?这两句既是拟王粲“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也是诗人自己的坚定信念和顽强追求的表现。最后以“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作结,一则直陈王粲怀才不遇的苦衷,同时以貌似责备的语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赠友诗是曹植诗作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部分,这类诗为数不少,而且颇多名篇。诗中所表现的对待友人的真挚感情,尤其是为实现政治理想而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使之不仅得到当时许多才德之士的拥戴,也赢得了后人的高度赞扬。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