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鲁迅《一二八战后作》全文、注释和赏析 |
释义 | 鲁迅《一二八战后作》全文、注释和赏析战云暂敛残春在②, 重炮清歌两寂然。 我亦无诗送归棹③, 但从心底祝平安。
【注释】 ①本诗是写赠日本歌人山本初枝的。鲁迅日记1932年7月11日载: “午后为山本初枝女士书一笺,云: ‘战云暂敛残春在……’。……即托内山书店寄去。” ②暂敛: 暂时收敛,指暂停战事。 ③归棹:山本初枝归国的船。山本离中国时鲁迅未作诗送行,本诗是山本回国后才写出由内山书店转寄的。
【析】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传统友谊。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同日本国之晁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哭晁卿衡》诗,即是古代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明证。鲁迅这首《一二八战后作》诗,可视为是中日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的体现。诗为赠别诗,所赠者日本女歌人山本初枝具有反法西斯的进步思想,工诗,同鲁迅先生的友情较深。据鲁迅日记,诗的写作时间应为一九三二年七月十一日,时一二八淞沪之战刚停数月。 诗的首句一发端,不从离别落笔,却从一二八淞沪之战战后大上海的破败写起,这就指出了离别的特殊背景。“战云暂敛”,指中日两国政府于1932年5月5日签订 《淞沪停战协定》 后,战事暂时停止。“残春在”,语意同杜甫《春望》诗之“国破山河在”。杜甫诗是说经过安史之乱,繁华的长安城只剩山河还在,余者已荡然无存。此处是说,经过一二八淞沪之战后,昔日繁华的大上海,除却残春犹在外,余者已荡然无存。这句诗较杜诗显得更沉痛,因为杜诗言长安城破,山河毕竟还在,而上海城破,根据《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不得在上海周围驻军设防,这样,连自己国土上的山河自己也无法自主,这不更为悲惨吗? 次句承接首句,补写淞沪之战后,战争给中国人民包括诗人自己,在精神上所带来的巨大压抑。重炮,代指战争。清歌,代指和平、宁静、祥和的生活。《淞沪停战协定》的订立并未从根本上结束战争,鲁迅清醒地看到日本军国主义者亡我中华之心不死,随时随地都可能以某种借口,重新发动新的侵略战争,战争的阴影仍笼罩在人们心头,首句中的“战云暂敛”四字,已透露了此中消息。更何况淞沪之战刚刚停战才数月,稍有良知的中国人,意欲“清歌”也毫无心情,故重炮固然寂然,而清歌也仍寂然。诗贵精炼蕴藉,即以寥寥数语去概括包容丰富的内函,这句诗便是这样,其内涵极为丰富。 头两句看似客观叙事,但字里行间却透露了诗人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谴责。是谁造成“残春在”、“清歌寂然”这种状况?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一二八淞沪之战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一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在赠诗者鲁迅和被赠者山本初枝的心里都是不言而喻的。而鲁迅所赠者恰恰又是日本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国人民的友情显得格外珍重,故鲁迅在诗中不采用直斥日本军国主义者罪行的方式,而采用含蓄的方法,只将淞沪战后的客观事实展现出来,这比直露的直斥和呐喊,更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诗的后两句转入赠别,抒写离别之情:“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由于淞沪之战刚刚结束,战争的阴云仍像盘石一样沉重地压在鲁迅和山本初枝的心头。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来表达对异国朋友撩人心绪的惜别之情呢?鲁迅在三、四句里,不作儿女沾巾式的描状,而是出深情于淡语,只是说自己无诗送行,但从心底却祝福她能平平安安。“无诗”、“心底”四字,特别值得玩味。“无诗”固是谦词,又足见诗人依依惜别的感伤心绪。“无诗”当然是说这几行字算不得诗,之所以算不得诗,是诗人感伤的心绪,使其无法在诗的技巧方面精推细敲。顺势便拖出了第四句的祝平安语。诗人祝平安说只是“心底”,言外之意口头上未出一言。正是这无言,恰透露了诗人的心灵深处的极度感伤。“但从心底祝平安”,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最诚挚的祝福。临别无言,实则情深,正得 “此时无声胜有声” 之妙。 清人刘熙载在《诗概》中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鲁迅此诗正是这样。这首诗语言再平易不过,全诗不事雕琢,信口而出,只用平淡的文字,把内心对朋友的诚挚的情感表现出来,却又具有极为丰富的韵外之味。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