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记忆和我》 |
释义 | 《记忆和我》《记忆和我》 哈代 啊,记忆,我的青春在哪里? 它说过人生真实无欺。 我见它在一棵飘摇的树下, 躺在垮塌的婴儿床里; 它像幽灵般在那儿徘徊, 唯有我才知道底细。 啊,记忆,我的欢乐在哪里? 当我愉快工作,它曾同我一起。 我见它孤独地呆在荒芜的花园, 那儿曾经是欢笑之地; 它像幽灵般在那儿徘徊, 唯有我才知道底细。 啊,记忆,我的希望在哪里? 它曾经问我有何技能和本事。 我见它蜷曲在书堆的坟墓里, 那儿曾经是梦幻之地; 它像幽灵般在那儿徘徊, 唯有我才知道底细。 啊,记忆,我的信仰在哪里? 当年的热情已经丧失殆尽。 我见它在毁坏的教堂通道, 躬腰屈膝,拜倒在地; 它像幽灵般在那儿徘徊, 唯有我才知道底细。 啊,记忆,我的爱人在哪里? 我曾在她圣洁的光圈里沐浴。 我见她老态龙钟的模样, 完全没有昔日美貌的痕迹; 她像幽灵般在那儿徘徊, 唯有我才知道底细。 (蓝仁哲 译) 【赏析】 读这首诗也像读哈代的许多小说一样,总让人感到一种难以排解的悲切和忧愁。诗人扪心自问,试图追寻那久已消逝而又倩影依稀的青春、欢乐、希望、信仰和爱情。因为在过去的岁月里,诗人毕竟相信过人生的真实,感受过信仰的热诚,沐浴过爱情的灵光,品尝过追求事业的欢乐。然而时光不再,记忆留给他的,是一片隐约而略带神秘的败落景象: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幼稚的思想未到成熟就遭扼杀,曾经抚育过它的那张“婴儿床”也早已“垮塌”;工作和事业带来的欢乐化作了如烟的往事,“花园”荒芜,不见耕耘者的足迹; 书本曾经是青年人希望和幻想的所在,而如今只能看到书的“坟墓”和梦的“幽灵”,一切希望都化为泡影;就连最为神圣的爱情,此刻也是流水落花、匆匆归去,丢尽了往昔的风采。哈代用简单的线条、阴冷的色调和凄凉的意象构成了一幅幅画面,同时又辅之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从而使这首似乎是浅吟低唱的诗作表达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强烈的愤懑之情。 在英国诗坛上,哈代率先摆脱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诗风。他的诗作思想深沉,语言质朴,富有乡土气息,但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当20世纪的人们需要更冷静地思索复杂的生活,需要细微地观察矛盾的现实时,他们便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位跨世纪的诗人。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