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韩愈《送王秀才序》原文、赏析和鉴赏 |
释义 | 韩愈《送王秀才序》原文、赏析和鉴赏韩愈 吾常以为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所能授弟子,原远而末益分。 盖子夏之学,其后有田子方,子方之后,流而为庄周。故周之书,喜称子方之为人。荀卿之书,语圣人必曰:“孔子、子弓。”子弓之事业不传,惟《太史公书 ·弟子传》 有姓名字,曰:“馯臂子弓。”子弓受《易》 于商瞿。孟轲师子思,子思之学,盖出曾子。自孔子没,群弟子莫不有书,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吾少而乐观焉。 太原王埙,示予所为文,好举孟子之所道者。与之言,信悦孟子,而屡赞其文辞。夫沿河而下,苟不止,虽有迟疾,必至于海。如不得其道也,虽疾不止,终莫幸而至焉。故学者必慎其所道。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故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今埙之所由,既几于知道,如又得其船与楫,知沿而不止。呜呼! 其可量也哉! 此序写作时间待考,从文中所说: 杨、墨、老、庄、佛之学不是圣人之道等内容看,和《原道》、《读荀子》两篇的主张相同,或是同时先后的作品。若此说成立,此文当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 (802) 前后。 此文是赠给当时的一位读书人名叫王埙的。王埙的生平事迹不详。从文中“示予所为文”,拿所作的文章给韩愈看,当是求教从学于韩愈的士子。韩愈为使“古文运动”蓬勃开展起来,不顾当时士大夫“耻于相师”的流俗,“犯笑侮”,冒“狂名”的诋毁,毅然“抗颜为师”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广招门生,奖掖后学,“传道授业”,对古文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序文是为赞扬王埙所学“几于知道”而写的,但主要目的是要借此阐扬儒家的孔孟之道,孟子之传为正宗,而杨、墨、老、庄、佛之学非圣人之道,告诫“学者必慎其所道”。 文章起笔就追本溯源,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起,认为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而“门弟子”们不能“遍观而尽识”,所学的都与各自的资历、秉赋相近,等他们分散到各诸侯国之后,又以各自的专长传授弟子,学术主张就更有分歧了。所以,孔子殁后,其道术分成了三派: 一派是子夏传田子方,流而为庄周; 一派是商瞿传臂子弓,流而为荀卿; 一派是曾子传子思,再传孟子。并指出“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最后告诫“学者必慎其所道”,“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并称赞王埙所学是儒道正宗,鼓励他沿着“正道”不停地走下去,其成就不可估量。 韩愈一生以承继儒家的“道统”自称,并以“明道”,“传经”为己任。这是和他的政治主张以及中唐时期的社会危机息息相关的。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安史之乱”时期相对而言,较为稳定,号称“中兴”,维持了二十几年苟安的“太平”。但藩镇割据、宦官擅权、佛道二教盛行等社会矛盾依然很尖锐。这些潜在的危险,对唐王朝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是唐代社会的严重危机。韩愈等有识之士,从维护和巩固唐王朝的统治和国家统一的目的出发,主张恢复孔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佛道二教,并提出重兴儒学,继承儒家的“道统”,这个“道统”就是孔孟的思想和主张。这篇序文就是为明儒家之道,传儒学之经而写的。 文章的这一目的,决定了这篇文章选材、章法以及表达方法的特点。从选材上说,为了突出“明儒道”、“辨正宗”这一中心,王埙的一生事迹可能很多,但都只字不提,只写了他“为文”“好举孟子之所道者”,“与之言,信悦孟子,而屡赞其文辞”,所学以孔孟之道为其正宗这一点。这就使文章简洁明了,中心极为突出。 从章法上看,这篇文章是赠王埙的序文,但并不从王埙落笔,而是从“孔子之道,大而能博”说起,这是因为序文虽然是写给王埙的,但其目的是为了弘扬儒学,明辨儒学正宗,告诫后学者。所以先从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说起。接着条分缕析,阐述孔子殁后,庄周、荀卿、孟子三家的师承关系。而孟子得其真传,是儒学正宗。那么,写这些是否和《送王秀才序》这个题目以及王埙本人关系不大,或是油水分离了呢?不是,因为这些内容和王埙所学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正是因为王埙好儒学,所以才论述儒学博大精深;正是因为王埙师孟子之道,所以才辨析孟子是儒家之正宗。而阐释儒道又是对王埙的高度赞扬。可以说二者是互为表里,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 从表达方法上看,此文显著的特点是以议论进行叙述。孔子的门人,后分散于诸侯各国,又各以所学授其弟子,因此出现了“原远而末益分”的情况,这一过程是在议论“孔子之道大而能博”这一问题中进行叙述的。孔子殁后,其学术分为三派,也是在分析推论过程中,阐述这一发展衍化的。 文章虽多是推理论断,但行文舒畅有致。特别是最后一段,更是一波三折,跌宕多姿。文章写了王埙“信悦孟子”之后,一笔荡开,巧用比喻,以行船从正反两方面用喻。“夫沿河而下,苟不止,虽有迟疾,必至于海。如不得其道也,虽疾不止,终莫幸而至焉。”一正一反,说明“学者必慎其所道”的重要性。接着,又以行船“断港绝潢”为喻,从反而推断道于佛老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是不可能的。由此得出“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的结论。最后,又回到王埙身上来,仍以行船为喻,赞扬他“知道”,又得“船与楫”,鼓励他“沿而不止”,其前途是不可估量的。文章几经转折,层层析理,析理透辟,结论有力。更值得称道的是,设喻精辟,巧用比喻说理,并且设一喻而有多方面的作用:既深刻地说明“学者必慎其所道”的重要性; 又有力地得出了“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的结论; 还以此赞扬鼓励王埙之所学。真是一喻多用,神妙无穷。 韩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散文大师,他的散文不但气势奔放,雄健有力,而且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他的散文作品浩繁,但读来都有新鲜之感,绝无雷同之弊。即使是同一文体的文章,也能做到文随事异,各当其用。此篇与《送孟东野序》、《送李愿归盘谷序》等同是序文,内容不同固不必说了,就是章法结构、表达方法等方面也形式各异,俊彩纷呈。 字数:2404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