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诗歌·戚继光诗《登舍身台》
释义

诗歌·戚继光诗《登舍身台》

诗歌·戚继光诗《登舍身台》

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临意若何? 指点封疆余独感,萧疏鬓发为谁皤! 剑分胡饼从人后,手掬流泉已自多。回首朱门歌舞地,尊前列鼎问调和。

(据光绪刊《明戚武毅公止止堂集》,下同)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登州(今属山东省蓬莱县)人。他是明代抗倭名将,又是爱国诗人。《明史》本传说:“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止止堂集序》说戚继光“秉鹰扬之气,抱死绥之志……因事抒思,搦管成章,故其文闳壮可追乎古,其声慷慨自乎律也”。可见其教养和气质加上戎马生涯,构成其诗的爱国内容和豪迈风格。

诗的抒情方式有多种,或含蓄,以达到“余味曲包”(见《文心雕龙·隐秀》),或直率,以达到“自然英旨”(见钟嵘《诗品序》)。戚继光的《登舍身台》诗,属于后者。钟嵘指出写抒情诗无需用典,只需“直寻”,他列举了许多名句后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补假”,是借用典故;“直寻”,则强调诗人直接去表现自己对外物的真挚感受之情。刘勰在《文心雕龙·养气》篇中也提出“率志委和”的观点,这就是指创作过程一种直接抒写胸怀的自然态度。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把“直率”的抒情,称为“奔迸的表情法”,并指出:“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语句和生命是迸合为一。这种生命,是要亲历其境的人自己创造。”这些论述是对直率表情法的特征作了具体的阐发。直率表情法的审美效果,与含蓄的表情法有所不同,含蓄法以“弦外之音”去启人想像和联想,以产生回味无穷的意蕴;直率法则是以浓烈情感的奔迸来感染人,使人心灵受震撼而产生共鸣。一般爱国将领,由于激情奔涌,其诗多用直率法,戚继光亦然。《柳亭诗话》云:“戚少保南塘武功将略,垂诸史册,而偶为吟咏,亦超放自如。”所谓“超放自如”即道出其诗是由内心激情直率而自然奔泻的结晶。

《登舍身台》一诗,是戚继光在蓟州时登台有感,直抒为国献身的情志,并对只图享乐、不顾国家的权贵进行谴责。“舍身台”可能是作者托名寓意,并非实指。《止止堂集》在此诗题目下有说明:“台在边墙绝顶,贯绳而进,日昃馁甚,入山戍买胡饼啖之,赋此。”《明史》本传记载: 戚继光守蓟州时,曾巡视塞上,建议在边墙建台,“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量具备”。可见所谓“舍身台”,大概指此边墙所筑之台。由于其一生“抱死绥之志”,因此以“舍身”名之,以寓其意。

诗的开头两句以诘问起,显得突兀刚劲。“向来曾作舍身歌”并非实指,而是表明作者一向为国舍身的豪情壮志。而今登上舍身台意绪又如何呢?“向来”的情志与“而今”的意绪,应是一致的,但却发出了“意若何”的诘问,是有其意蕴的: 一是反躬自问,自己决心为国舍身,可是得到的是什么呢? 一是对人诘责,自己与战士们不怕牺牲、不畏辛劳卫国守边,而朝廷与权贵们又在干什么呢?“指点”与“萧疏”两句,把前两句隐含的答案加以挑明: 自己在此镇守边疆,留下的只是独自黯然神伤,心力交瘁,头发掉落,两鬓斑白,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 这是对前面郁结的不平之气进行直率的袒露。“剑分”与“手掬”两句,进一步揭示诗人为国辛劳的情景和崇高品质: 肚子饿了得到的烧饼先分给守边战士吃,自己常常手捧泉水聊为充饥。虽然诗题下说“饿甚”而“买胡饼啖之”,但不能以此把诗句坐实,此处是以典型事例来描绘诗人关心战士、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情志。据《明史》载: 戚继光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要求各级将官要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一次“浙兵三千至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地方士绅请戚继光进屋暂避雨,他婉言谢绝,坚持和士兵站在一起淋雨。因此这两句诗正是诗人平日思想行为的艺术概括和典型表现,其意义之深、感人之烈在于此。以上六句,直率抒发诗人的情志,由抽象到具体步步深入揭示作者作为一个将官与守边战士同甘共苦、舍身卫国的崇高品质,可谓层层蓄势,作好铺垫,为最后一转、正反对比而加深感情力度。“回首朱门歌舞地,尊前列鼎问调和。”看看那些权贵们,沉迷歌舞欢乐,享受佳肴美味,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能不使人发义愤吗?忿懑之情溢于言表,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