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释义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题解】 文人信佛,使得佛教在中国宏扬光大,同时佛教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因此产生了一些反映佛家生活的作品,这首诗就是写作者对禅学的领悟。 【注释】 ①诣:到。超师:名超的僧人。禅经:佛经。 ②汲井:汲水于井。 ③贝叶书:佛经。 ④真源:真理的本源。了:全然。意思是佛学与儒学中有许多道理是相通的。妄迹:虚妄的事情。 ⑤遗言:儒释两道先哲们的遗言。冥:暗合。缮性:修身养性。熟:成熟、精进。意思是以儒释相合的遗言来修身养性,使自己能找到一条成熟之路。 ⑥道人:超师。上四句写庭院的幽静。 ⑦澹然:宁静的样子。离言说:心领神会,非语言可表达。悟悦:悟出真谛,感到快乐。 【翻译】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全诗赏析】 《诗眼》 云: “子厚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一段至诚洁清之意,参然在前。”细把玩之,佛理禅趣,不可尽言。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早上打上井水漱口,拍掉身上的灰尘,觉得身心非常清爽舒服。将早晨那种井水的寒洌,至诚读经的情境,表露无遗。诗的起句,便给人以清凉爽快的感觉。诗人的心似乎也十分洁净,没有丝毫杂尘。“汲井”是自取自足的生活; “清心” 是恬淡平静的心情。在 “漱寒齿”和 “拂尘服” 的动作下,使人感到诗人与大地相契合,自然地流露出清新的禅味。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贝叶书:经文,又作贝叶经。传说西域有贝多树,国人以其叶写经,故曰贝叶书。随意拿起经书,漫不经心地读着,不觉已走出东边的斋房。“闲持”与 “步出”相对。一切都是那么随意、自然。这是诗人恬淡平静的心情的进一步展现。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真源: 或指佛学真谛。妄迹: 无知妄作的行为。意思是说,至诚专精如此,而不获其佛理真源。彼世之所追迹的,或为其妄迹耳。“真源” 与“妄迹”相对,“真实以喻佛理,言行以尽薰修,此外亦无词矣。” (《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 卷四十二)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遗言”或作 “遣言”。冥: 暗合、默契。高久 《征士颂》: “神与理冥。”缮性: 《庄子》 “缮性于俗”。缮,治也。意思是说: 利用 (借助) 语言尚可喻晓其佛理,悟性何由治之? 惟使纯一哉。佛教有一种自心觉悟的解脱方式,即悟。要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必须坐禅静修(渐修)或者心下顿悟。但是,无论是渐修或是顿悟,都需要发掘人本来就有的佛性——本心。只要认识到 “我心即佛”,发现真性,就能彻悟佛法真谛。然而,本心人人皆有,禅定个个都会,关键是要诚,由诚至 “悟”,达到 “梵我合一”。这是一种无内无外,虚幻神秘,万象森列而又一切皆空的境界。这境界,绝非语言文字可以析解,所以诗家要说 “真妄” 以外 “无词” 了。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道人: 似指超禅师。《诗眼》认为,“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远胜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见 《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卷四十二) 前者胜后者,在于了无人工斧削痕迹。“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人的劳作痕迹,竹、花,须人栽。而 “苔色连深竹”,苔色完全是大自然的造化。在评诗者看来,“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之所以优于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于少尘世生活味,多一点远离尘世生活的空灵。又,《笔墨闲录》云: “山谷学徒笔此诗于扇,作 ‘翠色连深竹’。” “翠色” 语好,而 “苔色” 义是。一苔色,将禅院绝少人迹,清幽绝尘的环境,渲染尽致。“连深竹”意境显得更为清新深远,真语传造化之妙。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早上太阳一出来,晨雾渐消,偶有几点露水残留在松枝上,使松枝如洗沐一般,显得格外清新、纯净。以上四句,言超师超凡脱俗的生活。以雨后大自然的清新幽远,显示超禅师性雅淡泊,于清新幽远中深得佛理禅趣。草木自得于天,而性在是也; 佛性自得于天,性在是也。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淡然:心性恬淡自然。盖言因抬头见月,遗经而得道。是以不待言说而心自悟,经岂必深读焉。《诗眼》云:“其本末立意遣词,可谓曲尽其妙,无毫发遗恨也。”说得有一定道理。佛理禅趣既然文字难以表达,当然只能靠人的内心的神秘体验,从总体上直觉地去领会,即所谓“以心传心,皆令自解自悟”。(《坛经·行由品第一》) 此诗“言读经而迷,览物而悟也”(《唐诗解》)。清洁身心,取经以读,专诚如此而不获其真源。今观草木自得于天,而性在是也,是以不待言说而心自悟。到了这种境界,语言文字都无必要。从读经中解脱,也就是从语言文字中解脱,自解自悟。一旦用了语言文字,反而成为“滞累”。因为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有限,而每一字一句,又有它的明确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反而使被表达的事物固定化了。禅宗的潜意识思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下茫茫都不见”。无边无际,无内无外,八面横通,自由自在的。当然,也不是说文字对佛学全无意义。如果这样,数不清的佛教经典,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语言文字还是要的,只是借助语言文字而寻求佛理禅趣,一旦得其真谛,达到“悟”的境界,任何的语言文字也就没有必要。子厚此诗,由借言(读经)而离言顿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片清新禅味,从诗中自然流出。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