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苏轼《鹧鸪天》
释义

苏轼《鹧鸪天》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译】

林木被山峦隔断,

凸现月光下的山岗,

反衬出竹林掩映的隐墙。

蝉的鸣叫收敛了词人的目光,

使我去审视

衰草萧瑟处的一个小池塘。

白色的水鸟

翻动着天空的

书页,

红色的荷花

映照着水面,

送来缕缕

幽香。



在疏落的

村舍外,

在古老的

古城旁,

我柱着藜杖

漫步徐行,

久久徘徊

伴着一轮斜阳。

呀!我要致意

昨夜三更的一场透雨,

使我浮生

在苦热的煎熬中

又得一日清凉。



【评】

此词有的版本题作《时谪黄州》。一般认为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从此词所反映出的情绪来说,确当作于黄州生活的中后期。元丰三年二月,苏轼初贬黄州时,虽也有“诗人例作水漕郎”(《初到黄州》)等旷达之语,但心灵深处的痛苦却无法压抑:“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卜算子》)。而这首《鹧鸪天》,描写田园风光,极富牧歌情调,与元丰五年所作的《西江月》“我欲醉眠芳草”一致,但比之要舒缓。

此词景致,是下片“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之所感发,但词人却先将所观所感到的画面呈现出来,直入境界:“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首句由三个意象:林、山、竹组成,加以“断”字、“明”字、“隐”字,就表现出词人的主观感受,同时,使这三个并列的意象产生内在的联系:由于林带的中断而能远眺明月的山峦,而山之“明”又反衬出竹林掩映之“隐”。就位置来说,是中景、远景与近景的组合,就光线色彩来说,是明与暗的统一,就目光展示的次序来说,是由远至近。“乱蝉”一句,进一步将目光凝止在第一个点上,这一变化,是由“乱蝉”的音响带入的,蝉的鸣叫收敛了词人之目光,使之注视柳荫下蓑草边的小池塘。“林断”一句,景致很美,但有点过于美了,使人容易感到是在西湖一类的境界之中而非田园风光,“乱蝉”、“衰草”则弥补了这点不足,同时,这“乱”字、“衰”字多少透露了一些作为罪犯贬谪黄州的苏轼心理的另一侧面,透露了词人那种淡淡的哀伤,与结处呼应。

词人审美聚焦于小池塘,以下二句,自然承之而出:“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此二句化用杜甫名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句式,但却没有模仿的感觉,因为它极融洽地与这组田园风光溶为了一体:白色的水鸟在碧空翻飞;时隐时现,红色的荷花不时传送出细细的幽香。“翻空”写白鸟之戏耍;“照水”则写荷花如同美女,以水为镜,顾影自怜之态,在词人的审美观照下,自然界的万物也都具有人的情感,它们与词人呼应对答,互诉心曲。从色彩上看,又增添了鸟之“白”与花之“红”,这种审美选择,大概也与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的影响有一定关系。此四句,由远及近,由高及低,丝丝入扣,层层相生,有意象的艺术组合,有移情手法的运用,有相互衬托的色调,有盛夏高柳中的蝉鸣,有沁人心脾的幽香,一时之间,八音俱至,五美俱陈,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

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上片刻画之景绝美,但似仍嫌野味不够,有此“村舍”、“古城”四字,田园景致境界就更加清晰,“杖藜徐步”四字,词人形象始出,“转斜阳”三字,不仅为这已然绝妙的田园画卷又抹上了一笔斜辉和一轮圆圆的夕日,而且透露了词人久久徘徊,留连忘返之态。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意蕴深远。从表层意思来看,词人是在感谢老天爷在此酷然难当之际,普降甘霖,使得词人在酷暑的熬煎之中,又得到片刻之清爽,能有兴致在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欣赏了林断山明、乱蝉衰草的景致,其情如翻空之白鸟,其思如照水之红蕖;从深一层的意思来理解,词人将三更之雨饰以富有人情味的“殷勤”二字,将“生活”之意写成富有宗教色彩的“浮生”——意谓人生在此如浮游之短暂,此岸世界不过是人类寓形于宇内的苦难的一瞬,而彼岸世界才是人的最终归宿。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词人是由此及彼,由小见大,由一瞬而思永恒,由目前之甘霖清景而远涉整个大自然给予它的恩慧:它永远是词人不弃的伴旅,在词人痛苦的“浮生”中,它永远会给予词人以慰藉。这样,词人在这篇牧歌式的田园风光里,就透露了对人生、社会以及对个人遭际所怀的不平之心,它与田园风光并不矛盾,恰恰相反,它们和谐地构成了这二重矛盾心理的田园小夜曲,委婉清丽,楚楚动人。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0: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