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苏轼《决壅蔽》
释义

苏轼《决壅蔽》

所贵乎朝廷清明而天下治乎者2,何也?天下不诉而无冤3,不谒而得其所欲4,此尧舜之盛也。其次不能无诉,诉而必见察5;不能无谒,谒而必见省6。使远方之贱吏,不知朝廷之高,而一介之小民7,不识官府之难,而后天下治。

今夫一人之身,有一心两手而已,疾痛苛痒8,动于百体之中9,虽其甚微不足以为患,而手随至。夫手之至,岂其一一而听之心哉?心之所以素爱其身者深10,而手之所以素听于心者熟,是故不待使令而卒然以自至11。圣人之治天下,亦如此而已。百官之众,四海之广,使其关节脉理12,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天子之贵,士民之贱,可使相爱,忧患可使同,缓急可使救13

今也不然,天下有不幸而诉其冤,如诉之于天;不得已而谒其所欲,如谒之于鬼神。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详悉14,而付之于胥吏15。故凡贿赂先至者16,朝请而夕得;徒手而来者,终年而不获。至于故常之事17,人之所当得而无疑者,莫不务为留滞18,以待请属19。举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

昔者汉唐之弊,患法不明,而用之不密,使吏得以空虚无据之法而绳天下20,故小人以无法为奸。今也法令明具21,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所欲排者,有小不如法,而可指以为瑕22;所欲与者23,虽有所乖戾24,而可借法以为解,故小人以法为奸。今天下所为多事者,岂事之诚多耶?吏欲有所鬻而不得25,则新故相仍26,纷然而不决,此王化之所以壅遏而不行也27

昔桓、文之霸28,百官承职29,不待教令而办。四方之宾至,不求有司30。王猛之治秦31,事至纤悉32,莫不尽举,而人不以为烦。盖史之所记:麻思还冀州33,请于猛,猛曰:“速装,行矣;至暮而符下。”及出关,郡县皆已被符34。其令行禁止,而无留事者,至于纤悉,莫不皆然。符坚以戎狄之种35,至为霸王,兵强国富,垂及升平者36,猛之所为, 固宜其然也。

今天下治安,大吏奉法,不敢顾私;而府史之属37,招权鬻法38,长吏心知而不问,以为当然。此其弊有二而已:事繁而官不勤,故权在胥吏。欲去其弊也,莫如省事而厉精39。省事,莫如任人;厉精,莫如自上率之40

今之所谓至繁,天下之事,关于其中41。诉之者多而谒之者众,莫如中书与三司42。天下之事,分于百官,而中书听其治要43。郡县钱币,制于转运使44,而三司受其会计45,此宜若不至繁多46,然中书不待奏课以定其黜陟47,而关与其事48,则是不任有司也。三司之吏,推析赢虚49,至于毫毛,以绳郡县,则是不任转运使也。故曰:省事,莫如任人。

古之圣王,爱日以求治50,辨色而视朝51。苟少安焉52,而至于日出,则终日为之不给53。以少而言之,一日废一事,一月则可知也,一岁则事之积者不可胜数也。故欲事之无繁,则必劳于始而逸于终。晨兴而晏罢54,天子未退,则宰相不敢归安于私第;宰相日昃而不退55,则百官莫不震悚56,尽力于王事,而不敢宴游57。如此,则纤悉隐微莫不举矣。天子求治之勤,过于先王,而议者不称王季之晏朝58,而称舜之无为59;不论文王之日昃60,而论始皇之量书61。此何以率天下怠耶62?臣故曰:厉精莫如自上率之,则壅蔽决矣。



【注释】 1本文是苏轼于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参加制科考试所作《进策》二十五篇之一。《进策》分为《策略》、《策别》、《策断》三部分,《决壅蔽》是《策别》中关于“课百官”问题的第三篇。决,排除;壅蔽,隔绝、蒙蔽,此处指阻塞物。决壅蔽,意谓决除阻隔君臣关系上下畅通的障碍物。 2清明:指法度严明,有条不乱。治平,指国家安定、太平。3诉:诉讼,告状。 4谒,进见,请求。 5察:审察,审问。6省(xing ):察看,检查。 7一介:一个。 8疾痛苛痒:疾病疼痛,疥疮发痒。语出《礼记·内则》:“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苛,通“疴”,疥疮。 9百体:指身体各个部分。百,虚数,极言其多。 10素:平素,一向。 11卒(cu促)然:突然。卒,同“猝”。 12脉理:脉络,比喻全国上下贯通联络的渠道。 13缓急:偏义复词,危急。 14详悉,详尽。 15胥(xu须)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 16贿赂(hui lu):用来买通别人的财物或用财物买通别人。这里指前者。 17故常:常例,惯例。 18留滞:拖延,担搁。 19请属:请求,嘱托,指私下打通关节。属,通“嘱”。 20空虚无据之法:指随意编造的、没有根据的法规。绳,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 21明具:严明,完备。22瑕:玉石上的斑点,比喻人的毛病、过失。 23与:结交,亲附。24乖戾(li利):行为不正常,此指违法犯罪。 25鬻(yu育):卖,此指卖法谋利。 26新故相仍:指新旧案件重叠积压。仍,重复。 27王化:王道教化,此指朝廷政令。壅遏(e厄),阻塞。 28桓:指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文,指晋文公,春秋时期有名的霸主。 29承职:奉行职责。 30有司:古代对官吏的通称。 31王猛(325——375)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县)人,前秦符坚的丞相,他整顿吏治。发展农业,治国果断有方。 32纤悉:细微琐屑。 33麻思:广平(今河北省鸡泽县)人。《晋书·王猛传》载,麻思流寄关右(函谷关以西),因母亡奔丧,请还冀州,王猛批准他立即动身,当晚就签发了出关的文书。34被符:接到官府下发的文书。 35符坚(338——385):字永固,前秦国君,氐族人。他任用王猛为相,得以国富兵强。 36垂及升平:接近太平。 37府史:官署中的僚佐。属,类。 38招权:揽权,弄权。39省事:指精减中央官署的事务。厉精,振奋精神。厉,同“励”。40率:表率,带头。 41关于其中:纳入其中。 42中书:中书省,官署名,专掌宣奉诰命、颁布政令,授与官职等事。三司,官署名,指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为宋代中央财政机关。 43治要:治国的大政要略。44转运使:官名,掌管一路或几路财赋收入和水陆转运等事务。 45会计:指财政方面的计算和出纳之事。会,总计。 46宜:副词,犹“殆”,大概。 47奏课:指上报的有关各级官吏的考核材料。黜陟(chuzhi处至),指官吏的贬谪和提升。 48关与:参与。 49推折:推算,分析。赢虚,赢余、亏损。 50爱日:爱惜时光。 51辨色:指天刚亮而能辨明物色之时。 52少:稍微。安,闲逸。 53不给:不足。给,充足。 54晨兴:早晨早起。晏,晚,迟。 55昃(ze仄):日过正午。56震悚(song耸):害怕担心。不敢懈怠。 57宴游:宴饮游乐。58王季:名季历,周文王的父亲。 59无为:本是道家关于顺应自然变化的一种哲学思想,此指舜善于用人,自己显得安闲少事。《新序·杂事三》:“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60日仄:指周文王勤于政事,从早上到太阳偏西,连饭都顾不得吃。《尚书·无逸》载,文王“自朝至于日中昃,弗遑遐食,用咸和万民”61始皇:即秦始皇,他每天都要批阅一定数量的文件。当时文字写在竹简上,批阅时要用秤量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通“程”,限量),不中呈,不得休息。”62率:带领,倡导。怠,懒惰,松懈。



【今译】 一个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呢?首先,就是天下的人不经过诉讼而不存在冤案,不用向上请求便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是尧、舜时代的盛事。其次是不可能没有诉讼,而有了诉讼就一定会有人来审察;不可能没有人向上请求,而提出请求后就一定会有人来考查。这样,就使远方的低级官吏不感到朝廷高不可攀,而一个小小老百姓也不觉得见官十分困难,然后天下才能达到大治。

现在,一个人身上只不过有一颗心和两只手而已,可是当人疾病疼痛、疥疮发痒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时,即使这种痛痒十分微弱,够不上造成大的危害,但手也会随即到达那个地方,手能到那个地方,难道它一一都是听从心的指挥吗?这是因为心向来就对身子爱得很深,而手向来习惯听从心的指挥,因此手不等命令就很快伸到了痛痒的地方。圣人治理天下,也不过象这样罢了。百官人数众多,全国地域广大,让它们的“关节”、“脉络”相互沟通,形成一个整体,敲打一下就一定会听到声响,触动一下就一定会有反应,因此可以使天下象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天子尊贵,士民卑贱,可以让他们互相爱护,有了忧患大家一同解决,有了危急大家一起救助。

当今情况不是这样,天下有人不幸要告状伸冤,如同向天申诉一样不易;天下有人迫不得已向上提出请求,如同向鬼神求告一样困难。公卿大臣不能考察详情,却将案件交给小吏去办。所以凡是先送财物来请求办案的,早上提出,晚上就很快解决了;空着手来请求办案的,一年完了还得不到解决。至于那些符合常例、无疑应当替人家办理的案件,没有不故意拖延的,以等待别人私下请求嘱托,普天下一毫一末的小事,不用金钱就办不成功。。以往汉朝、唐朝的毛病,就在于法令不严明,实施不细密,使得官吏能凭仗随意编造、毫无依据的法规来处理天下的案件,所以小人就利用法令不严明来大干坏事。当今法令严明完备,实施也很细密,普天下的人都知道法律的作用。一个人想要排挤某人,某人稍有不合法律的行为,他就可以指斥为罪过;一个人想要结交某人,即使某人有了违犯法律的行为,他也可以借用法律来为其开脱罪责,所以小人能够利用法律来大干坏事。当今人们认为天下多事,难道事情真的很多吗?官吏想要卖法谋利却未能得逞,于是新老案件相互积压,乱纷纷的解决不了,这就是朝廷政令受到阻碍、不能很好实施的原因。

从前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时期,百官各自奉行职责,不等命令下达就去干应该干的事。四方诸侯的使者到来,不必请求上级官吏临时安排接待。王猛治理前秦,事情再细微零碎,没有哪一件不提出来认真处理,而人们并不觉得烦琐。史书曾经记载这样一件事:麻思要回冀州,请求王猛批示,王猛说:“快快收拾行装,上路去吧!到今天晚上公文就会发下去。”当麻思将出函谷关时,郡县都已接到了公文。他下达命令就执行,发出禁令就停止,没有任何事情遗留不办,直到最细小琐屑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是这样及时处理。符坚以一个氐族的后代,成了霸王,前秦变得兵强国富,几乎达到太平景象,从王猛的所作所为来看,本来就应当这样。

当今天下政治清明,大官们奉行国家法令,不敢顾念私人利益;可官署里的僚佐一类人却揽权卖法,长官们心里明白而不过问,甚至认为应该这样做。其中的弊端不过有两个罢了:事情繁多而官员不努力办事,所以权力就落到了处理文书的小吏手中。想要去除这两个弊端,不如减少事务和激励官员们振奋精神办事。要减少事务,不如信任人;要激励官员们振奋精神办事。不如从上面带头做起。

当今所说的事情繁多,是把天下的一切事情集中管起来了。要说告状的人多、向上陈述情况的人多,没有哪个部门比得上中书省和三司。如果把天下的事情分给百官处理,中书省只是掌握治国的大政要略;郡、县的金钱货币由转运使管理,而三司只是受理总计方面的财政业务。这样做,大概事情就不至于那么繁多了。但是如果中书省不等百官的考核材料报上来就随意决定他们官职的升降,这样处理事情,就是不信任有关部门的官吏了。如果三司的官吏细算赢亏,以至于毫毛不差,然后用这来主观强求郡、县官吏,那就是不信任转运使了。所以我主张:要减少事务,不如信任人。

古代的圣君很爱惜时光,决心抓紧治理好国家,每日在天刚亮就上朝听政。如果稍微贪图安逸,到了太阳出来时才上朝,那么一天时间就不够用。即使从少的方面来说,一天停办一件事,一个月耽误多少事就可想而知了,如果过一年,那积压下来的事就不能数清了。所以要想事情不繁多,就一定要从辛劳开始,而以安闲告终。每日早起上朝而罢朝很晚,天子没有退朝,那么宰相也不敢回到私人住宅去享受安乐;宰相从早上到太阳偏西时还没有退朝,那么百官谁也不得不小心翼翼,都把力量用在政事上,而不敢去宴饮游乐。如果能象这样,那么凡细小琐碎、隐微不显的事情也没有不能办好的。当今天子治理国家的辛勤,已经超过了古代帝王,可是议论的人们不称颂王季每天晚退朝,却赞许虞舜的安闲少事;不夸奖周文王过了正午还未退朝吃饭,却宣扬秦始皇每天定量处理的文件都是用秤称好的。这些人为什么要在天下提倡怠惰风气呢?所以我主张:要激励百官振奋精神,不如从上面带头做起,那样朝野上下的阻塞不通就可以排除了。



【集评】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宋大家苏文忠公文钞》卷二十:“省事、励精二者,亦切中今日之情。又引唐荆川(顺之)言曰:“前半言壅蔽之当决,后言所以决之之道。”

清·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集录》卷三:“是亦非托之空言者。

清·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二十一:“任人以省事,非省事也,各举其职也。恐又误以脱略废弛为省事,故以励精率之;然又恐不明分位者,以上侵下权为身先,故又以任人济之。惟各举其职,故任人所以省事;惟上不侵下权,故上率所以励精。二者合而壅蔽决矣。前论吏胥壅蔽,由事烦而官不勤之故,真乃洞若观火。”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六十八:“胥吏窃权而事积,是壅蔽,是病;任人励精而自上率,是决之之方,是药。前后照应,但以意到。”

清·徐乾学等《古文渊鉴》卷五十:“言博而旨约。”闻修王志坚曰:至于故常之事,人之所当得而无疑者,莫不务为留滞以待请属,以无法为奸,以法为奸,此数语者描写鄙夫情状,可谓照妖镜矣。”



【总案】 本文指斥了北宋王朝上下壅蔽、官吏贪脏、政事积压、法令不行的严重社会弊端,阐明了作者关于“省事”、“励精”以决壅蔽的改革主张。前半部分着重论述壅蔽应当决除,先从正面强调必须上下疏通才能达到社会的清明和治平,继而从反面揭露当时官吏“以法为奸”,造成民情壅塞的社会现实,由此形成鲜明对比。后半部分着重论述决除壅蔽的措施,先以昔日桓、文之霸和王猛治秦的史实,对照今日“事繁而官不勤”的时弊,顺势提出“省事”、“励精”的救治办法,然后针对北宋天下事圣繁的现状,援引“王季晏朝”、“文王日昃”的史例,进而阐明“省事莫如任人,励精莫如自上率之”的道理。

全篇处处运用正反对比、古今对比的论证方法,陈说利弊,明辨是非,突出北宋社会执法之不明弊端之严重,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作者所持“决壅蔽”的主张和措施正确无误,势在必行;同时,文章还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一人之身、手、心的连环博喻,比拟全国与地方、天子与士民的密切关系,说明必须上下沟通,相与为一,才能决除壅蔽,切实治理好国家。这样的比喻,用得妥贴、自然、形象、生动,收到了以一当十、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