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绿衣女 |
释义 | 绿衣女〔清〕蒲松龄 于生名璟,字小宋,益都人①。读书醴泉寺。夜方披诵,忽一女子在窗外赞曰:“于相公勤读哉!”因念深山何处得女子? 方疑思间,女已推扉笑入曰:“勤读哉!”于惊起视之,绿衣长裙,婉妙无比。于知非人,因诘里居。女曰:“君视妾当非能咋噬者②,何劳穷问?”于心好之,遂与寝处。罗襦既解,腰细殆不盈掬。更筹方尽,翩然遂去。由此无夕不至。一夕共酌,谈吐间妙解音律。于曰:“卿声娇细,倘度一曲,必能消魂。”女笑曰:“不敢度曲,恐消君魂耳。”于固请之。曰:“妾非吝惜,恐他人所闻。君必欲之,请便献丑; 但只微声示意可耳。”遂以莲钩轻点床足,歌云:“树上乌臼鸟,赚奴中夜散③。不怨绣鞋湿,祗恐郎无伴。”声细如蝇,裁可辨认。而静听之,宛转滑烈,动耳摇心。歌已,启门窥曰:“防窗外有人。”绕屋周视,乃入。生曰:“卿何疑惧之深?”笑曰:“谚云:‘偷生鬼子常畏人。’妾之谓矣。”既而就寝,惕然不喜,曰:“生平之分,殆止此乎?”于急问之。女曰:“妾心动,妾禄尽矣。”于慰之曰:“心动眼瞤④, 盖是常也, 何遽云此?”女稍怿⑤,复相绸缪。更漏既歇,披衣下榻。方将启关,徘徊复返,曰:“不知何故,只是心怯。乞送我出门。”于果起,送诸门外。女曰:“君伫望我; 我逾垣去,君方归。”于曰:“诺。”视女转过房廊,寂不复见。方欲归寝,闻女号救甚急。于奔往。四顾无迹,声在檐间。举首细视,则一蛛大如弹,抟捉一物,哀鸣声嘶。于破网挑下,去其缚缠,则一绿蜂,奄然将毙矣。捉归室中,置案头。停苏移时,始能行步。徐登砚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几上,走作“谢”字。频展双翼,已乃穿窗而去。自此遂绝。 【注释】 ①益都:县名,今属山东省。②咋(zha杂去声)噬(shi势)者: 吃人的人。 咋: 咬住。 噬: 咬。 ③赚: 诳骗。 ④眼瞤(run闰阳平):眼睛跳动。⑤ 怿(yi邑): 喜悦。 【赏析】 《绿衣女》写色写声,写形写神,俱从蜂曲曲绘出。你看:此女绿衣长裙,细腰殆不盈掬,翩然来去,婉妙无比,完全是绿蜂的妆扮和体态;音调娇柔,声细如丝,宛转滑烈,动耳摇心,分明是蜂儿的浅吟低唱; 绕屋周视,留意窗扉,逾垣而去,确实是蜂类的生活习性。绿衣女,确乎把绿蜂的种种妙处荟集一身了。 用绿蜂来赋怀春的少女,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蜂儿轻盈,活泼,娇媚,美好,化为窈窕淑女,可谓顺理成章,此其一。春临大地,杂树生花,群蜂振翅,采花酿蜜,那情致与怀春的少女极为相似,此其二。蜂儿弱小,常为强食,毒蛛在窥视着它,罗网在包围着它,使它在弄春时战战兢兢,惶恐不安,这就使人联想到封建社会里追求爱情的少女的命运,她们寻寻觅觅,怯怯疑惧,哪一刻不在提防着吃人者布下的罗网啊!此其三。如此看来,蒲松龄起用绿蜂的精灵,就不是偶然的了。 绿衣女的出场相当动人。她不邀自来,推扉笑入,又“叠唱”了半句:“勤读哉!”话虽不多,却诙谐俏皮,多情大方,是娇弱自恃貌美的少女的口吻。一个“赞”字,透出了戏谑的味道: 书生啊书生,你这种一门心思读书的迂劲儿,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哟! 她分明要“闹学”,要把于相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所以,很自然地要对相公的“勤读”来一点干扰,来一番善意的嘲弄。“勤读哉!”“勤读哉!”重复得妙: 嘴有些个碎,音调有几分嗲,“哉”字可以颤动、拖长,又是笑盈盈的,那风趣、狡黠、调皮的情态全出来了! 如果说,这幽默带着甜丝丝的味儿,那么,紧跟着的几句话,就分明是带着苦味的幽默了。“于知非人,固诘里居。女曰:‘君视妾当非能咋噬者,何劳穷问?’”面对着于相公的猜疑,敏感的绿衣女不得不赶紧设防。她深知作为异类,要想获得人的爱情是很难的。为了掩饰心头的疑虑和慌乱,她不得不虚与周旋,仍然用俏皮话来应付:“你瞧瞧,像我这么一个婉妙的人儿,会是吃人的怪物么?”说得很轻巧,内中却含着辛酸和无奈。至此,绿衣女的性格风貌初步显示出来。她善良美丽,娇弱温情,既有青春的活力,又隐约地透露出心中的疑惧,煞是叫人爱怜。接下来,蒲松龄不惜笔墨,详详细细地描述绿衣女的小心谨慎和战战兢兢。看起来,这个原先诙谐俏皮的少女有点儿杞人忧天了。同她相比较,于相公似乎要成熟很多,坚强得多。不! 事情正好相反。我们透过绿衣女的深重疑惧,看到了她的清醒、审慎,以及对冷酷现实的透辟理解。她是睁着眼睛直面惨淡的人生的。她懂得自己的歌声尽管低微得不能再低微了,但在那一社会里,却是刺耳的 “淫声”,是万恶之中的首恶,要想逃脱惩罚几乎是不可能的。她“忧天”得合情合理,因为“天高听卑”,到处都有苍天的耳朵; 而且“天网恢恢”,哪里都有噬人者布下的罗网,你就是侧着身子也难躲藏! 文章写到这里,把绿衣女的消魂之态全部洗尽,她那刚刚鼓涨起来的爱情风帆一下子被狂风吹折,无可挽回地卷入了苦难的漩涡。此为“大落”。这一落,将绿衣女无法操纵爱情之舟的悲剧命运揭示出来;又由于她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命运,所以,她先前的对爱情的种种追求,就显得格外深沉,格外有勇气。是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绿衣女,是一个小心谨慎的探索者,是一个在疑虑中痛苦挣扎的勇敢的女性!人物性格的全部复杂性,被蒲松龄巧妙地融为一体了。 最后,绿衣女终于难逃厄运,现出原形。她没有再从绿蜂化为婉妙的少女。是什么原因呢?蒲松龄给读者留下了一个谜。大概,她受了这场惊吓,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却步了吧? 不要紧,按照她的性格逻辑,加上于相公的心灵的召唤,她会在舐完了伤痕之后重新奋发,愿她更加坚强!也许,她伤势太重,损了元气,再也没有办法幻化为人形了。有情人咫尺天涯,我们只好去诅咒那可恶的封建罗网了! 究竟哪一种可能性大呢?绿衣女自己给我们透出了一点点消息。你瞧,她“徐登砚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几上,走作‘谢’字。频展双翼,已乃穿窗而去。自此遂绝”。且不说蒲松龄妙笔生花,写下了这一段令人叫绝的文字;单看这里的“谢”字,就大有意趣,叫人浮想联翩。“多谢” 相公,救妾一命! 此一解。“谢了” 娇颜,羞见相公!此二解。“谢却”女形,无法相随! 此三解。“谢绝”情郎,从此永别! 此四解。看来,绿衣女多半是含着眼泪逝去的;那一社会剥夺了她做人的权利,她又沦为可怜的异类了。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