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答苏大迈书
释义

答苏大迈书

顿首: 辱书勤恳千万,观所自道从学就任,而知病之所在,切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 “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法也。读书光阴,亦可取诸鞍乘间耳。凡读书法,要以经为主,经术深邃,则观史易知人之贤不肖,遇事得失,易以明矣。又读书先务精而不务博,有余力乃能纵横。以公家二父学术跨天下,公当得之多,辄复贡此,此运水以遗河伯者耶? 盖切观公所论极入理,人才难得,故相望于后凋雪霜之意耳。治行匆匆,奉书极不如礼,千万珍重。

(《山谷集》)


本文是黄庭坚写给苏大迈的一封回信。苏大名迈,是苏轼的长子,曾任韶州仁化令。在这答书信中,作者从四个方面,对读书治学的态度和方法作了精辟的阐述。
一是惜时。读书治学贵在珍惜光阴,充分利用点滴时间。作者认为,苏大迈官职在身,公务繁忙,充裕的读书时间自然难得,然而,人生毕竟忙多闲少,又何尝有许多自在而闲散的时光呢?况且光阴似箭,岁月不待人,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所以作者提出:“读书光阴,亦可取诸鞍乘间耳。”意思是即便是在外出途中的马上车内,也应争分夺秒地读书学习。如此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学必有成。
二是求师。学不可无师。苏大迈出任地方官,僻居一隅,似乎无师可求,其实,正如韩愈在《师说》 中所指出的: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随处可求,关键在于要有谦虚好问的态度,只有善于择师而从,向一切有专长的人学习,学业才能精进。作者引 《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名言,认为这正是居于一州一县者的求师之法,从而正确说明了学习中求师的重要和怎样求师的问题。
三是通经。古人读书,大抵从读经入手。所谓“经”,指的是被儒家奉为经典的《诗》 、《书》、《礼》、《易》、《乐》、《春秋》等书。由于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学术源渊,所以作者强调“凡读书法,要以经为主”,又认为通经的重要意义有三:一是了解历史文化,二是知人之贤与不肖,三是明白事理。作者主张读书应以读经为主,当然没有偏废其次,倘若不拘于作者所限定的读书内容,他提出的读书应有主次之分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也是不无启发的。
四是求精。作者认为: “读书先务精而不务博,有余力乃能纵横。”务精,是说读书应该务求精通,只有深入原著,深思熟虑,精研某门学科的知识,在精通的基础上扩展阅读面,这样才能由点及面,由精而博,纵横自如,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相反,如果学习时浅尝辄止,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在这封简短的书函中,作者未作泛泛谈,而是从不同角度概述了读书治学的态度和方法。全文娓娓叙来,如促膝交心,语极中肯而无说教之感,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对苏大迈的殷切期望之情,不失为情理并茂之作。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8: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