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第十一部分 军事兵器 |
释义 | 第十一部分 军事兵器八旗兵 指清代兵制。“八旗”本为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每旗兵7 500人,下辖五参领(每参领1 500人),每参领下辖五佐领(每佐领300人),计60 000人。后佐领兵员增至400,每旗兵万人。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分设蒙古八旗,兵16 840人。皇太极崇德七年(1642年)分设汉八旗,兵24 050人。清朝统一后,八旗兵分京营和驻防两类:京营兵100 000余人,驻防兵107 000余人。 鞭 古代短兵器之一。以金属制成,长短类剑,有柄,鞭体较粗壮,有竹节形、三棱形等,作击刺、抽砍、防御之具。 锤 古代短兵器之一。一般以铜制成,有锤头、锤柄,作敲击锤打之具。 盾 古代护身武器的一种。多用金属、皮革、荆条、藤条制成,多呈近圆形。手持,以御刀、箭。 斧 古代常用兵器,刑具之一。短兵器,弧形刃,木柄或金属柄。作砍杀之具。 干(gān) 即盾牌。《方言》卷九:“盾,自关而东或谓之干。”后以“干戈”泛指兵器。 干将(gān jiāng) 古代宝剑名。相传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雌雄之剑。干将、莫邪实为吴人,善铸剑者,后以其名代剑。 弓 古代射箭或发弹的武器。 钩 古代短兵器之一。金属制成,似剑,有钩刃。 甲 古代将士所穿的用皮革制成的护身服具。 锏(jiǎn) 古代短兵器之一。以金属制成,属鞭类,长而无刃,有四棱,上端略尖,下端有柄。 禁军 原指封建社会中皇帝的亲兵,即侍卫宫中扈(hù)从的军队。亦称“羽林军”。北宋时称正规军为“禁军”或“禁兵”。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郡兵中选拔,中央直接掌管,隶属“三衙”。 旌(jīng) 古时军旗或仪仗旗帜的一种。缀旄(máo)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鸟羽。用以指挥或开道。 铠(kǎi) 古代将士用金属制成的护身服具,常与“甲”合称“铠甲”。铁制曰铠,革制曰甲。铠,全以金属片镶缀,或以金属丝、环编制,以防刀、箭。 盔 古代将士用以保护头部的服具,多以金属或藤条、皮革制成。盔,亦称“胄(zhòu)”、“首铠”。 族 古代军队编制。周制五卒为“旅”,500人;春秋齐制十卒为“旅”,2 000人。 弩(nǔ) 弓的一种,即用机栝(guā)把箭射出的弓。弩机以青铜制成,始创于战国。其性能较弓更为准确,发射更快捷。 三军 春秋时大诸侯国全军之称。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军,中军的将领往往是三军的统帅。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国则称中军、右军、左军为“三军”。 师 本为军队编制之一。周制2 500人为师。师,亦指军队。如《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五兵 古代五种兵器的合称。指戈、殳(shū)、戟、酋矛、夷矛,一说指矛、戟、钺、楯、弓、矢。如《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 伍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周制、春秋齐制皆称五人为“伍”。 牙门 古称军营之门为“牙门”。后亦作“衙门”。因古代军营门口皆置牙旗,故名。 羽林 古代称君王护卫军为“羽林”。意为“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汉武帝时,改建章营骑为“羽林骑”,始名。历代禁卫军常有“羽林”之名,其长官有“羽林中郎将”“羽林郎”等。 胄(zhòu) 即“盔”,俗称“头盔”。 卒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周制四“两”为“卒”,100人;春秋时齐制四“小戎”为“卒”,200人。另外,“卒”指步兵。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