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焚书坑》(章碣)
释义

《焚书坑》(章碣)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了巩固封建独裁统治,曾强力推行愚民政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把散见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藏书搜去焚烧,并直接挖坑活埋侯生、卢生等四百多名方士和士人,史称“焚书坑儒”。据《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焚书一事发生在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各地所藏“诗书百家”在命令到达后三十天内上缴,分散在各地焚烧,由地方长官执行。后人将焚书和坑儒两件事联在一起,并在临潼骊山下堆造一处古迹,谓之秦始皇焚书坑。章碣这首《焚书坑》,很可能是路过焚书坑时,抚今追昔而写成的。

诗歌以议论为主,文字简洁明了,毫无晦涩难解之处。然而正是在这种明白如话的诗句中,诗人以犀利、冷峻的笔法,对历史上一切专权、残暴而愚蠢的统治者进行了尽情的嘲讽和鞭挞。第一句“竹帛”指书籍,在发明纸张之前,字是刻在竹简上或写在布帛中的,故称。诗人认为,秦始皇一把火烧毁书籍的同时,自己的统治也摇摇欲坠了。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个英明的统治者,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分利用现有的思想文化,才能真正使国家、民族以及他自己的帝业得以加强和发展,而靠独裁,靠毁灭文化的愚民政策,非但无助于政权的巩固,反而会进一步暴露出统治者的暴虐和愚蠢。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暴行,只能加速自己的灭亡。所以透过秦始皇焚书的漫天黑烟,诗人看到了“帝业虚”的事实。次句诗人对“帝业虚”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关河”指函谷关和黄河,“祖龙”则指秦始皇,祖者,始也,龙为皇帝,祖龙是隐语,即始皇。全句是说,秦国首都咸阳虽有函谷关和黄河的险固,也不能拯救其灭亡的悲惨命运。底下两句跳出一层,从历史的角度对秦朝焚书的结局作了辛辣的嘲讽:秦始皇烧书的坑灰还未冷却,全国各地已烽火四起;秦始皇怕读书人造反,焚书坑儒,但起来造反的、最终灭掉秦氏王国的,恰恰是不读书的刘邦、项羽之辈。历史就是这样无情,跟焚书的独裁者开了一个大玩笑。“山东”指华山以东地区,亦即除去关中以外的广大地区。

作者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他对秦始皇焚书这一行为的愤怒之情也溢于言辞,但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却别出心裁,另具特色。他没有象其他人那样,采用火山爆发般的方法,充分揭露,淋漓抨击,而是以一种冷隽的笔调,不动声色地加以嘲笑。这种手法虽说没有尽情宣泄的痛快,但细细体味,却又使人感受到一种幽幽的,如寒夜中利剑闪烁般的艺术效果,令人魂悸魄动,具有更为深沉的力量。诗人在句式和文字上也下了一些功夫,如坑灰未冷的“未”字就颇有意味,“未冷”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而事实上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陈胜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确没有多少时间,一个“未”字就将“坑灰”和“山东乱”这两件历史事件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历史事实来对秦始皇企图以焚书来换取“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愚蠢之举进行了无情的嘲弄。末句“刘项原来不读书”中的“原来”两字也同样充满了讥讽的口吻。秦始皇原以为书是动乱的根源,只要将书一举焚烧,其帝王之业将长期永存,哪想到书灰未冷,战乱即至,而推翻他苦心经营的帝业的,原来却是不读书的人。“原来”两字仿佛使人看到了诗人脸上所浮现的丝丝冷笑。

章碣,咸通末,以篇什著名。……为《焚书坑》诗。(王定保《唐摭言》)

咏史宜明白断案。章碣曰: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此孰不知邪? (谢榛《四溟诗话》卷二)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