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祭文·祭文概述·祭文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
释义 | 祭文·祭文概述·祭文的格式与写作要求祭文·祭文概述·祭文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祭文是古今丧葬常用之辞,虽说文无定式,然其古人曾经撰写祭文时已经形成的格式和一般措辞我们不能不知。下面以狭义的祭文为例,简要谈谈祭文的一般格式和写作要求,仅供参考。 (1)祭文的一般格式 ①标题。写成“祭□□文”即可。“□□”表示亡者的辈分或与生者的关系。 ②“维”起。 ③亡者逝世的情况。 ④祭奠人。 ⑤亡者生平及事迹。 ⑥表示哀痛之情。 ⑦结语常用“伏惟尚飨”。 (2)祭文的格式说明及写作要求 人们写祭文,开头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主题。 祭文的内容主要颂扬被祭者生前的优点和功德,要求语言必须精练,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不求过长,一般以数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古代的祭文,语言均押韵。可一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押韵祭文一则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和谐;二则有韵脚的声音可以烘托气氛,利于主祭人的感情表达;三则多用响度低沉厚重之韵,适于表达悲哀忧伤之情。近现代祭文在字数和押韵上较为自由,可长可短、可韵可散。 祭文结尾常用“尚飨”一词结束。其中“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是庶几,希望;飨,设牲牺果珍以品尝。 新祭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变化和发展。在内容上体现了积极的思想和时代精神,既寄托了对死者的哀思,又鼓励生者化悲痛为力量。在形式上比较自由,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有用韵文写的,也有用散文写的,比较适合家祭之用。 在祭文写作的具体实践中,应克服祭文写作的误区,同时,为了进一步掌握祭文写作的要领,本书所选的“祭文示例”、“祭文赏析”以及“祭文研究”也是深入了解和学习研究的重点。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