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盗铸恶钱 |
释义 | 盗铸恶钱这是盛唐时期麻烦了几十年的通货贬值问题,是铸币减重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高宗武后时,因内外用兵,财政负担重,大肆搜刮财物,导致私铸云起,时人对钱质恶劣轻小者统称为恶钱。为解决此一问题,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政府下令以5个恶钱换1个好的开元通宝。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政府又命令东都洛阳官员把仓库里储存的糙米等拿出来在市场上销售,收回铜钱,然后将恶钱回炉销熔。武后长安年间(701~704年),在长安市上陈列样钱,作为流通的标准。这些措施收效极微,只好改变办法,除钱肉上有洞的和掺杂铁锡的之外,都可以用。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两京钱益滥,或熔锡为钱。当时江淮一带私铸更多,除官炉钱外,有几十种偏炉钱,七、八文才抵官炉钱一文。开元六年(718年),禁恶钱,铸行二铢四絫钱,把民间恶钱收集熔化,更铸标准钱,引起市场骚乱,买卖断绝。政府拿出米10万石,好钱500万贯来回收恶钱,送官府销毁。还派官员到江淮地区去搜刮恶钱,结果引起民间纷扰,怨声载道,被迫放松钱禁。开元八年(720年)恶钱1000文重满6斤的,政府用300文好钱收兑或按时价给予布绢杂物。同年十月,法定买卖庄宅马匹的,可用绢帛;其余货物价在1000文以上的,钱物并用。以后又多次由政府拿出好钱或绢布等来回收恶钱。唐王朝花了很大力气,虽严刑峻法,一再收兑,总是越收越多。肃宗、代宗以后,藩镇各自为政,民间私铸尤多,或者只用谷帛,恶钱更滥。此后,通货膨胀严重,对私铸和恶钱已无暇顾及,恶钱问题也就一直遗留下去。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