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白居易《画竹歌(并引)》 |
释义 | 白居易《画竹歌(并引)》白居易《画竹歌(并引)》 白居易 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赢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瑟尽是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也叫七言歌行。长庆三年(823)作于杭州。“引”,在本篇即“序”意。萧悦,兰陵(今属山东)人。协律郎,掌管音乐的官。始自汉武帝时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唐制,太常寺设协律郎二人。“引”中的“举时无伦”即“举世无伦”,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意为当代无双。他把自己的画看得很重,不轻易示人。由于知道白居易天性爱好艺术,故“惠然见投”。白钦佩他的艺术造诣很高,写诗答谢所赠。贶,音kuang,赏赐、馈赠。 本诗共26句,前四句由竹到人,总赞其画。接八句将人画与萧画作比较,进而指出萧悦画竹是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经过严密构思的。并写他所画的竹生长在野塘曲岸(“碕”),以及竹的韵致、丰姿和神态,显示其所画之竹不与众同。后半将画面上的“西丛”“东丛”15茎竹作同中有异的对比描写,说明“幽姿远思少人别”,因此以慨叹作结。 诗长26句,186字,虽为七言歌行,但其中夹有九言句,这是比近体诗自由的地方。全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文字流畅,清新自然。白居易的诗深入浅出,素以平易通俗著称。尤其是这类古体歌行,意到笔随,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更无雕镂刻琢。所谓“香山诗语平易,疑若信手而成者”。(周必大《省斋文稿》卷16)元稹亦云: “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这可能有些夸大,但证之以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所云,亦不为无据。这首诗平实质朴,看似浅显,但它寓意颇深:不趋时近俗,很少人能识别的作品,自有其价值在,因为“金子埋在土里依然是金子”啊,故结曰: “从今此竹尤难得!”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