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释义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元和十年被贬江州司马,元和十一年秋即开始在附近庐山香炉峰下建置草堂,次年春末建成,迁居于此。 “司马人间冗长官”,白居易在这里有幸游览江南景色,写了许多诗。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白居易与元集虚等人游览了庐山的大林寺,写有《游大林寺序》,记载了这次出游:“余与河南元集虚……凡十七人,自遗爱(寺)、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正如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序中所指绝句即本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写的是已经身历的春事繁华的过去。凡是美好的事物,人们总是希望它们能够长在;可是长在的这些事物,因其长在,又令人有一种平常感,人们往往又并不感到特别珍贵。所以在美好的事物中,使人感到最亲切、最珍贵的事物,却是那些带有时间性,在空间变化中又最容易成为过去的事物。白居易就是带着这种心理经验,不无深沉惋惜地写出了人间春天已过的诗句。这样写,从诗意的内在联系上造成了两种条件:一是已去的芳菲永远不回人间,这人间就是没有生机的,没有希望的,令人可怜的,悲苦的;一种是三月春光可以失而重得,去而复归,如能实现,则令人欣喜;但一般实现这后一个条件,在原地必待一年。诗人是要在后一个条件上使诗意得到发展,而且是得自然的机缘,眼下即重睹了春天的芳菲,而且是方兴未艾的“山寺桃花始盛开”。——原来这里有春天!

就事实的自然形态的存在来说,头两句诗中已写得一览无余了,且又诗意简洁,转换自然,是常中有奇的妙笔。但这首诗的最美妙的诗情诗艺,还在最后两句,其情韵如空谷足音,其高超已想落天外: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如果不能用审美的情致来对待自然,而是平淡、实在地说明四月山寺桃花盛开的原因,那可以用山寺处地高寒来回答,这样做的是自然科学家,完成的乃是环境、气候与植物生长关系的报告,决不会是审美肯定形式的诗。白居易以神役物,融情入景,有条件地使自然规律折服于自己的意向,造成了事虽不实而情却极真的意态形象。这样写,使开头的两句诗跃入了新奇的境界,使素常让人觉得颇有一些神秘化特点的春光,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有生命的物体,人好象可以追踪它的脚步,找到它的藏身之处,甚至还可以与它谈心,向他提出自己的要求与希望……在这首诗中,春光是一个统一的流动的实体,二月三月时人们接触的是它,四月在人间不见它了,但它并没有消亡,而是转移了处身之地。这样命意,使诗情统一,诗意也积极起来。因为如果把人间春天写成是一个,而山寺的春天又另有一个,那它们之间不是同一者的移地出现,就失去了诗的“主角”的统一性,也不能引起人的亲切感。把春光写成是一个运动实体,它所到之处能造成春的世界,所以尽管人在停滞一地时会失去它,但只要按着它归去的路线去寻找它,你就可以永远与春天同在,那时节就不用“长恨春归无觅处”了。白居易元和十年编集诗作时放言: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题自编集卷末》)事实证明他是言中了。

《大林寺桃花》是白居易被贬出京城之后,写诗的侧重点由现实政治生活转向自然山水的一个自觉的证据,了解这一点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诗中的意境,以及诗的象外之旨。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