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洪水》 |
释义 | 《洪水》《洪水》 贝朗瑞 因为我是个预言者,由于神圣的职责所在, 我敢向上帝询问未来的时代。 为了惩罚大地上的君王, 旧世界里将有洪水泛滥。 离他们不远,海水已经涌上沙滩, 它在怒吼、暴涨: “浪潮来了,主子们,你们看!” 我向他们这样说:“你们看。”他们回答:“你在做梦。” 这些可怜的国王,(叠句) 都要葬身波澜。 上帝,这些好国王替你干了些什么? 居然有人感谢许多国王所制订的法律。 如果我们负着十分沉重的桎梏, 那是因为人民忘记了自己的权利。 但是潮水滚滚而来, 向这些过去如此享福的首领冲击。 他们没有这种聪明来为自己建造巨船。 这些可怜的国王,(叠句) 都要葬身波澜。 谁向潮水说话?一个非洲的暴君, 他,含*的黑皮肤子孙,光着脚治国的人。 他说:“滚滚的波涛,你们一向服从我古远的神明, 你们要让我的收入增加一倍才行。” 于是这位好国王,在贩卖人口的海盗身上, 征收一笔巨款, 他把他的百姓卖给我们,来生产白糖。 这些可怜的国王,(叠句)都要葬身波澜。 亚洲的一个苏丹喊道: “大家过来! 妇女、官员、太监、禁卫, 我要用你们血肉的身体建成海堤, 来挡住疯狂的潮水。” 那些惶恐的禁卫都想逃出 那洋溢着欢乐和芬芳的宫闱, 他却还在那里抽烟,打哈欠和砍人脑袋。 这些可怜的国王,(叠句) 都要葬身波澜。 在我们的欧洲,这巨大的洪水已经到来, 大家想互相帮助也是徒然。 他们喊道: “上帝,请你来审判。” 上帝回答: “泅吧、泅吧,不要间断。” 这些庄严的人物将要沉落在海底; 他们的宝座已经粉碎; 王冠上的金子已铸成了钱币。 这些可怜的国王,(叠句) 都要葬身波澜。 这个海洋是什么呀,预言者! 世界各国的人民,这就是从饥饿中解放出来的我们。 我们更加有智慧,终于击败 那么多的无用的国君。 我们的长期酝酿的怒潮, 上帝用来淹没了这些不肖的子孙。 随后天空晴朗,浪也平静下来。 这些可怜的国王,(叠句)都要葬身波澜。 (沈宝基 译) 【注释】 含:《圣经·创世纪》记载,含是挪亚的第二个儿子, 黑人的祖先。 【赏析】 这首诗作于1848年二月革命前夕。诗人一开始就预言了人民革命的洪水必将暴发,“这些可怜的国王,都要葬身波澜”。 随后,诗人将矛头直指旧世界的心脏,“许多国王所制订的法律”,提醒人民,当他们感到“负着十分沉重的桎梏”时,不要忘记自己的权力。只要人民像洪水一样一齐暴涌,欧洲的君王也将和非洲、亚洲的暴君一样,终将为洪水吞没,葬身波澜。 最后诗人告诉人民,惩罚这些“不肖子孙”、“这些可怜的国王”,符合天意,上帝的回答是: “泅吧、泅吧,不要间断”,洪水“就是饥饿中解放出来的我们”。 这首诗既简单明快,又深刻凝重。它采用了最通俗的口语和人民群众熟悉而喜闻乐见的词句作为诗歌的表现形式,抛弃了生硬的说教和空泛的号召,而是摆出事实,让人民大众看看“国王的法律”,想想自己身上“沉重的桎梏”;看看非洲、亚洲暴君们的命运,想想欧洲君主的下场,使群众眼明心亮,从而使诗歌具有了极强的感召力和战斗力。 从“为人民而耕耘文学”的基点出发,在这首诗中,贝朗瑞还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一方面诗人揭露了残酷的现实,将矛头直指欧洲君主,另一方面诗人也尽情地发挥出自己的想象,想到假如人民是洪水,那么这些可怜的国王“没有这种聪明来为自己建造巨船”;想到远方的非洲君主和亚洲君主的结局;甚至想到询问上帝,想到人民和上帝的对话。所有这些,使得这首诗既明晰而又变化多姿,既获得了现实意义又不丧失其艺术性,所以深受人民喜爱。 19世纪俄国大批评家别林斯基对贝朗瑞表示了他的敬意: “……贝朗瑞是法国诗坛之王,是诗歌的最郑重、最自由的表现,”“政治在他那里是诗歌,诗歌——则是政治;生活在他那里是诗歌,诗歌——则是生活。”文学史家朗松曾说过:“一个作家永远不是平庸的,当整个民族的灵魂能在他的言论里认得出自己,感觉到适意。”我们说,贝朗瑞正是这样一位诗人。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