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生命呼唤
释义

生命呼唤

听过川江号子吗? 在现代机帆船普及以前,四川境内的长江航线上,少不了这种船工赖以协调群体水上作业的歌,听到过它的人,无不被它吸引、震慑。你听,那领唱者的嗓音高亢、嘹亮中还带着飘逸。船走至险滩,他果敢、镇定,用歌声指挥全体船工协力劳作,共度难关;船行至平滩,他的歌变得潇洒欢悦,胜利者的自豪溢于每一个飘动的乐音。全体船工的应和虽只不断反复哼着一个“嗨”字,却浑厚、沉郁,似有无尽的深阔内容,与领唱者在应答中形成鲜明的音色对比。紧急情况下,“嗨”声随节奏的增快而频频出现,有时形成两、三部交替呼喊,与领唱者的声音叠置起来,构成惊心动魄的多声部……船工生涯是一种矛盾。目的是谋生,方式是“阎王殿里走一遭”。川江险滩水急浪涌,船毁人亡的悲剧在以往的木帆船时代是时有发生的。如果说,人类的基本命题是“面对死亡而生”,那么船工生涯实际上缩短了这个距离,是人类与死神的短兵相接。怯懦者,宁可沿街乞讨,也不会选择船工生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工种集合了勇士;这个工种,也造就着临危不惧、遇事不慌的素质和无私的协作精神。这一切都凝聚在船工劳作时的号子中。川江号子的魅力正在于它是这样一种高扬主体性本真精神的战歌。纤运、夯土等等重体力劳作的号子里,也往往不乏这类本真精神,这在美学领域里,应属崇高范畴。


川江号子


《江河水》,是流传在中国东北部乡村的一首管子曲,音调哀婉、凄惨,拨人心弦,催人泪下。《江河水》中有些成分来自丧葬哭调。一般丧葬时用的哭调,多半是死者亲属倾泻哀痛的即兴唱调,无任何顾忌,甚至声嘶力竭。民间的无名音乐家(有可能是无名音乐家们——在流传中经过许多人的加工)将其提炼成《江河水》,用以宣泄对人间苦难的忿懑。
在黄河流域,山西、陕西交界地带,流行着一种地方戏曲——蒲剧。它的唱腔追求一种尖利的音色,且旋律线起伏非常大,表现悲剧颇有优势。中国的著名悲剧剧目《窦娥冤》曾被排演成多个剧种,惟在蒲剧里,效果最强烈,当剧中女主角窦娥在刑场上呼天喊地哭诉冤屈时,激越的悲情直透云霄。地方戏曲里堪当悲剧“大手笔”者,还有秦腔、碗碗腔、婺剧、川剧、赣剧、河北梆子等等。
直面人生的血与死,无疑是一种崇高——因为人类最大的悲哀,就是身处“无往而不在的枷锁”中却麻木不仁。敢于控拆,应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西南边陲——云南大理的剑川,有些村落,每逢正月十三到十五,所有妇女,除了不能走动的老弱病残,都纷纷走出家门,集结在村里最宽阔的场地,在歌声中度过“青姑娘”节,据说,这风俗已逾二百多年。传说中的青姑娘是一位从小父母双亡的童养媳,因不堪夫家欺凌,于一个正月十五,投河身亡。于是,悲愤的当地妇女,年复一年,在这个日子,聚集到一起,唱着“青姑娘”歌,祭奠那可怜的亡灵,祝祷她,乘上香樟树雕的船,驶进理想的天国——南海。(参阅张文《白族青姑娘节及其音乐特色》)“青姑娘”歌与青姑娘节的形式,是底层妇女与命运抗争的一簇“野火”。
彝族火把节上,由妇女联袂踏歌,手持花棍(树枝皮隔一节剥一节),唱“都火”,也有在男人世界里寻找平衡的心理需求。
众多少数民族,都盛行对歌寻偶的习俗。如布朗族的“邀贯”,侗族、傣族的“行歌坐月”,哈尼、景颇等族的公房对歌。这类活动中,自然的男女之情,在歌声中燃烧,相对宗法伦理观念控制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妇女对命运的怨诉,青年男女在歌声中自由传情,都不乏“野性”的生命本真。
中国由于国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于是在那沟沟坎坎山林野壑之间、激流险涡之畔——远离国家统治意识控制的地方,宣泄生命本真的民间音乐,自然有其生长、溢流的空隙。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