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衈”,古代祭祀杀牲取血迎供衅礼(塗器)之用(参看《集韵》)。按:《说文》:“珥,瑱也。”又:“瑱,以玉充耳也。”
《周礼·夏官·小子》:“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汉郑玄注:“珥读为‘刉’,祈,或为‘刉’。刉者,衅礼之事也。用毛牲曰刉,羽牲曰衅。”又《秋官·士师》:“凡刉珥则奉犬牲。”注:“‘珥’读为‘衈’。刉珥,衅礼之事,用牲毛者曰刉,羽毛者曰衈。”唐 贾公彦疏:“郑为‘珥’者,珥是玉名,故破从‘衈’,取用血之意。”又《春官·肆师》:“以岁时序其祭祀及其祈珥。”注:“珥当为衈,𥘌者衅礼之事。”
《周礼·夏官·小子》:“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汉郑玄注:“珥读为‘刉’,祈,或为‘刉’。刉者,衅礼之事也。用毛牲曰刉,羽牲曰衅。”又《秋官·士师》:“凡刉珥则奉犬牲。”注:“‘珥’读为‘衈’。刉珥,衅礼之事,用牲毛者曰刉,羽毛者曰衈。”唐 贾公彦疏:“郑为‘珥’者,珥是玉名,故破从‘衈’,取用血之意。”又《春官·肆师》:“以岁时序其祭祀及其祈珥。”注:“珥当为衈,𥘌者衅礼之事。”
- 上一篇:珥(一)
- 下一篇: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