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共安期棋,苦识彭祖祖。”诗句出处:《送杨秀才》;是唐朝诗人贯休的作品。 |
北山峨峨香拂拂,翠涨青奔势巉崒。赤松君宅在其中,
紫金为墙珠作室。玻璃门外仙獓睡,幢节森森绛烟密。
水精帘卷桃花开,文锦娉婷众非一。抚长离,坎答鼓。
花姑吹箫,弄玉起舞。三万八千为半日,海涸鳌枯等闲睹。
爱共安期棋,苦识彭祖祖。有时朝玉京,红云拥金虎。
石桥亦是神仙住,白凤飞来又飞去。五云缥缈羽翼高,
世人仰望心空劳。
《送杨秀才》唐朝诗人贯休的作品。【注释】:
爱:
①亲爱;喜欢;喜爱。《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②心爱之物。《聊斋志异·石清虚》:“叟乃曰:‘石果君家者耶,仆家者耶?’答曰:‘诚属君家,但求割爱耳。’”③男女间有情有爱。苏武《留别妻》:“结发为夫妇,恩爱两不移。”④爱惜;怜惜;爱护。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⑤吝啬;贪恋。《老子》:“甚爱必大费。”⑥对别人女儿的尊称。裴同良《清和郡夫人张氏墓志》:“夫人张氏,府君贾秀曾孙,游击休利之爱。”(府君:古称太守或对一般人的尊称。游击:武官名。)⑦通“薆”。隐蔽。《礼记·礼运》:“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共:
(一)①拱璧。古代象征法权、法、法度。后作“珙”。《诗经·商颂·长发》:“受小共大共。”②拱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论语· 乡党》:“子路共之。”③环绕。后作“拱”。《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二)gòng ①共同享有或使用。《史记·越世家》:“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②共计;总共。魏学洢《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为四,共八扇。”③副词。全;皆。《史记·高祖本纪》:“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④介词。引进动作涉及;和;跟;与;同。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⑤连词,表示并列关系。林逋《山园小梅》:“不须檀板共金尊。” (三)gōng ①供给;供应。后作“供”。《左传·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②通“恭”。恭敬。《孟子·万章上》:“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安:
①安宁;安稳;安定。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汉书·薛广德传》:“乘船危,就桥安。”(就桥:从桥上走。)②使安宁。《三国志·蜀书·蒋琬传》:“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③安乐;安逸。《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④安心。陈寿《三国志·魏书·司马朗传》“郊境之内,民不安业。”⑤安放;设置。陆游《东阳道中》诗:“先安笔砚对溪山。”⑥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什么地方”。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沛公安在?’”《汉书·黥布传》:“女安从知之?”(女:你。)⑦副词。表示反问。韩愈《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期:
(一)①约会。《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又约定。《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②预定的时日;期限。《史记 · 陈涉世家》:“失期,法皆斩。”③限量;限度。《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只:语气词。)④期望;要求。《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⑤必;必定。《左传·哀公十六年》:“期死,非勇也。” (二)jī 同“朞”。一周年、一整月或一昼夜。《左传·襄公九年》:“行之期年,国乃有节。”(节:节余。)苦:
(一)①苦菜。《诗经·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首阳:山名。)②苦味。与“甘”、“甜”相对。《国语·晋语一》:“言之大甘,其中必苦。”(大:太。)③辛苦;劳苦。《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佚名《衣铭》:“桑蚕苦,女工难。”④痛苦。杜甫《石壕吏》:“妇啼一何苦。”⑤苦于。佚名《忼慨歌》:“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⑥刻苦;勤学。白居易《与元九书》:“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盖:大概。)⑦甚;很。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二)gǔ 通“盬”。粗劣。《管子·小匡》:“辨其功苦。”(功:坚固。)识:
(一)①知道;懂得。《庄子·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②认识。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③识别。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新妇识马声。”④知识;见识。《荀子·法行》:“怨天者无识。” (二)zhì ①记住。《论语·述而》:“默而识之。”②标记。曹植《宝刀赋序》:“以龙熊乌雀为识。”祖:
①祖庙。《尚书·舜典》:“受终于文祖。”《周礼·春官·大祝》:“大师,宜于社,造于祖。”(大师:指大的军事行动。造:到。)②祖先;祖父。《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籍:籍谈。春秋晋人。数典:列举国家的礼制掌故。)③开国君主。《宋书·谢灵运传》:“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二祖:指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陈王:陈思王曹植。藻:词藻。)④效法;模仿。司马迁《屈原列传》:“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⑤开始。《庄子·山木》:“浮游乎万物之祖。”⑥学派、技艺或宗教的创始人;佛祖;鼻祖。《宣和书谱》卷十余:“羲、献以字画之妙出东晋,旷然为千古翰墨之祖。”(羲、献:指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⑦熟习。《国语·鲁语下》:“祖识地德,日中考政。”⑧路神。《宋书·律历志中》:“崔寔《四民月令》曰:祖者,道神。黄帝之子曰累祖,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⑨出行时祭祀路神。《晋书·谢安传》:“帝出祖于西池。”⑩饯别;送行。《战国策·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11)祭送死者。陶潜《祭从弟敬远文》:“乃以园果时醪(láo),祖其将行。”(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