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大汉昔未定,强秦犹擅场。中原逐鹿罢,高祖郁龙骧。
经始谋帝坐,兹焉壮未央。规模穷栋宇,表里浚城隍。
群后崇长乐,中朝增建章。钩陈被兰锜,乐府奏芝房。
翡翠明珠帐,鸳鸯白玉堂。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
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何其赫隆盛,自谓保灵长。
历数有时尽,哀平嗟不昌。冰坚成巨猾,火德遂颓纲。
奥位匪虚校,贪天竟速亡。魂神吁社稷,豺虎斗岩廊。
金狄移灞岸,铜盘向洛阳。君王无处所,年代几荒凉。
宫阙谁家域,蓁芜罥我裳。井田唯有草,海水变为桑。
在昔高门内,于今岐路傍。馀基不可识,古墓列成行。
狐兔惊魍魉,鸱鸮吓狙狂。空城寒日晚,平野暮云黄。
烈烈焚青棘,萧萧吹白杨。千秋并万岁,空使咏歌伤。

《过汉故城》唐朝诗人王绩的作品。

【注释】:

清:

①水纯净透明,与“浊”相对。屈原《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②洁净。张衡《东京赋》:“京室密清。”③使洁净;使干净。陆云《盛德赋》:“泛时雨以清天,洒狂尘以肃地。”④清晰;清楚。张祜《酬凌秀才惠虎枕》:“八寸黄杨惠不轻,虎头光照簟文清。”⑤声音清亮;清脆。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声清越。”(函胡:含糊,模糊。越:高扬。)⑥清爽;清凉;寒凉。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另一。)⑦冷清;凄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⑧寂静;清静。《庄子·天下》:“寂乎若清。”⑨清平;安定;太平。唐太宗《咏风》:“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大风曲:汉高祖即位后曾回故乡,作《大风歌》。加:施。)⑩公正;廉洁;清白;清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是以:因此。)(11)单纯;素雅。杜牧《沈下贤》:“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径苔芜不可寻。”(12)肃清;使干净。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13)用完;用尽。《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伍子胥)乃发其箪饭,清其壶浆而食。”(荆:楚国的别称。)(14)中国封建朝代名称,公元1616~1911年。(15)厕所。后作“圊”。《风俗通·怪神》:“二三日乃于清中粪下啼。”(16)古代哲学用语。指冲和之气。《荀子·解蔽》:“故道之以礼,养之以清。”

宝:

①珍贵的东西。《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指随侯珠。和:指卞和璧。)苏轼《和子由》:“千金买战马,百宝装刀镮。”②珍贵的。贾谊《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③帝、后、太子的印玺。《新唐书·车服志》:“至武后,改诸玺皆为宝。”④珍爱。《尚书·旅獒》:“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迩:近。)

鼎:

①古代煮或盛食之器。一般为圆腹三足两耳,有的为方形四足,大小不一。《庄子·徐无鬼》:“吾能冬爨(cuàn)鼎而夏造冰矣。”②(鼎有三足)比喻三方分立。《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近者汉之衰末,三家鼎立。”③上古以鼎为传国之宝,陈列于宗庙,后世遂以鼎象征国家政权和王位。《宋书·武帝纪中》:“鼎祚(zuò)再隆。”④比喻三公及卿相等最高官爵,像三足托鼎,肩负国家重任。《后汉书·谢夷吾传》:“宜当拔擢,使登鼎司。”(拔擢:选拔。司:官府。)⑤盛大;显贵。左思《吴都赋》:“其居则高门鼎贵。”⑥副词。正;正在。《汉书· 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

鼎食:

本谓列鼎而食,代指贵族的豪奢生活。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之家。”

食:

(一)①饭食;粮食。《韩非子·十过》:“财食将尽。”②食物。《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③吃。《史记·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④受纳。《盐铁论·相刺》:“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⑤日、月亏缺的现象。后作“蚀”。《论语·子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食言]失信;不信守诺言。《史记·殷本纪》:“女(rǔ)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你。) (二)sì 拿东西给人吃;供养。《史记·淮阴侯列传》:“解衣衣我,推食(shí)食(sì)我。” (三)yì人名用字。汉朝有郦食其(jī)。

闲:

① 养马的圈。《周礼· 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有:又。)②一定的范围。《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③防止。《周易·文言》:“闲邪有其诚。”④清闲;空闲。李绅《惘农》之一:“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⑤安静。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轩:窗。)⑥通“娴。”1. 熟练;熟习。李白《豫章行》:“斩虏素不闲。”(虏:指敌人。)2. 文雅;闲静。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

闲夜:

寂静的夜晚。傅毅《舞赋》:“夫何皎皎之~~兮,明月烂以施光。”

郁:

①文采盛貌。张协《七命》:“时文载郁。”(载:助词。)《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监:借鉴。二代:指夏、商。)②香气浓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郁郁菲菲,众香发越。”③通“薁”。果名,即山李。潘岳《闲居赋》:“梅杏郁棣之属。”(棣:木名。属:类。)④通“燠”。温暖。刘孝标《广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零:落。)

金:

①金属的通称。《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周礼·秋官·职金》:“入其金锡于为兵器之府。”(为:制作。)②金黄色。《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阿房宫赋》:“金块珠砾,弃掷迤逦,秦人视之,亦不甚惜。”③钱财;钱。《史记·陈丞相世家》:“臣闻(陈)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④金属制的乐器或兵器。《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淮南子·说山》:“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利金:磨利刀剑。)⑤古代八音之一。《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言,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⑥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以一镒(二十四两)为一金,或以一斤为一金。《史记·燕召公世家》:“子之因遗(wèi)苏代百金。”(子之:人名。遗:赠与。)《五人墓碑记》:“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脰dòu:颈项;头胪。)《狱中杂记》:“富者赂数百金。”⑦比喻坚固。《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地,金城千里。”⑧五行之一。《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⑨朝代名(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所建。

香:

①气味芳美。与“臭”相对。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②香美;香甜。曹松《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杏子粥香如冷饧(xíng)。”(饧:糖稀。)③香料。李清照《风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④特指用香料制成的细条。《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早有仆妇送上两束香来。张老上了香,磕了头。”⑤对人和事物的美称。李嘉祐《广陵送林宰》:“清政过前哲,香名达至尊。”(前哲:前贤。至尊:天子。)⑥指与女性有关的事物。也代指少女。李清照《永遇乐》:“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诗文 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
释义

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

“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诗句出处:《过汉故城》;是唐朝诗人王绩的作品。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