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沈佺期诗《独不见》 |
释义 | 沈佺期诗《独不见》沈佺期诗《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佺期与宋之问均为宫廷御用文人,两人齐名,号为“沈宋”。沈诗数量质量都不如宋,但其风格相近,二人诗常常混杂难辨。沈应制诗较多,为粉饰现实、点缀升平之作。闺怨诗写得很好,影响较大,如《杂诗》、《古意》等。《独不见》写的是一个长安少妇因丈夫久戍辽阳,十年不归,造成她独守空闺的孤寂和相思的痛苦。 诗开篇即突出女主人公的姓氏和身份——卢家少妇。卢家少妇出自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东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郁金堂”、“玳瑁梁”,用来形容卢家少妇居室的华丽精美,是从富贵方面写少妇的身份与地位。海燕双栖在玳瑁梁上,相偎相依,相亲相爱,衬托出思妇的形单影只、孤寂难耐,这是暗写。诗人特别点明她是一位“少妇”,正当青春妙龄、渴求爱情之时,这种愁苦之情就更不堪忍受了。首二句通过女主人公居室环境的描写用人与燕对比,从侧面写思妇的孤独。乍看起来,诗人是作客观叙述,实则充满了对思妇的同情。卢家少妇因孤寂而思夫致使深夜不眠,窗外传来阵阵捣衣声,更撩起她的思念之情:“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九月”,正是深秋时候,家家户户为征人准备寒衣,秋天夜晚是一片捣衣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所描绘的正是此情此景。这萧萧落叶、笃笃砧声,就像飘落在床前、敲打在心上,使思妇心碎。“九月寒砧”句,构思奇特,好像是九月的砧声把秋叶纷纷催下,这是一种错觉,其实是落叶催促人们捣衣。句式之所以倒装,是突出砧声之响、之急,同时也是为了格律诗平仄的需要。这种倒置句式,在古典诗词中常见,如清代徐灿《如梦令》:“生怕子规声,啼绿庭前芳草。”暮春时,草已绿,正是子规啼鸣之时,而诗人却要说成怕子规声把草催绿了,所用的表现手法与“九月”句相同。秋叶飘落,一派萧索景象,渲染了凄凉气氛,是从侧面继续写少妇的痛苦心情。因为“寒砧”使人不能入睡,自然联想到远在异地的征夫:“十年征戍忆辽阳。”“辽阳”,在今辽宁省境内,为当时东北边防要地,便是少妇的丈夫戍守的地方。“十年征戍”,丈夫在边塞戍守已经十年了,边塞苦寒,沙场征战,受尽了种种磨难;而自己独守空闺,苦苦相思,盼望了一年又一年,每当秋来砧急,思情尤甚,诗人用一个“忆”字,把遥隔万里的思妇征夫联系起来,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突现出来。其中,还暗寓了她对战争的怨恨,对和平的期望。颈联紧承颔联,进一步写相思之苦。“白狼河”,古称白狼水,即今辽宁省的大凌河,是征夫戍边的所在地。“音书断”,因丈夫没有书信捎回,压根儿不知其是吉、是凶、是死、是活,所以引起妻子日夜不安的悬念,这句是从对方落笔;而“丹凤城南”句则是转为写自己的痛苦。“丹凤城”,即长安城,唐时长安城的宫阙中有丹凤门,所以称为“丹凤城”,是女主人公居住的地方,也是相思的所在。夜晚,辗转不寐,埋怨秋夜太长,这对一个思妇来说是够痛苦的了,何况是萧瑟凄凉的秋夜,使她受相思和哀怨煎煮,更是难耐难熬。上句重在写“音书断”,下句突出“秋夜长”,都是渲染思妇的愁苦心态。此联行文回环,交错互补,意味幽深。以上两联,对仗十分工整,不仅词性和意义相对,而且也讲究声律,由此可见诗人“研练精切”,所以被元稹誉之为“律诗”,成为律诗形成的标志。结尾二句抒发感慨,收束全篇:“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流黄”,是黄紫间色的绢。这是什么?有三说: 一说是所捣之衣,一说是机中织残的绢匹,一说是帐幔。前二说与少妇所处的地位“郁金堂”、“玳瑁梁”等欠合,所以后说较为合理。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因相思不得成眠,而明月还故意捉弄我,偏偏照在帐幔之上,清彻如昼,把睡意全搅去了。女主人公将相思的痛苦及对战争的怨恨一股脑儿发泄给明月,实属无奈,似为无理,但更显情深。 全诗情思缱绻,哀怨低徊,韵味悠深,催人泪下。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