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殷仲堪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殷仲堪的事迹|史鉴 |
释义 | 殷仲堪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殷仲堪的事迹|史鉴殷仲堪(公元?—399年),东晋陈郡(治今河南淮阳)人。出身士族。东晋统治阶级中信奉道教的代表人物之一。殷仲堪善于清谈,才思敏捷,擅长写文章。初为谢玄参军。孝武帝时,任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荆州刺史。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王恭起兵反司马道子,殷仲堪佯为连结。隆安二年,司马道子父子又企图削弱殷仲堪等的兵权,使得王恭、殷仲堪、桓玄、庾楷等四人一同起兵,定期向建康进发。王恭因为部将刘牢之的背叛而兵败身死。殷仲堪与桓玄的联盟内部却矛盾重重。朝廷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分化瓦解了他们的同盟,致使殷、桓之间战争展开。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秋,荆州大水,桓玄乘机进攻殷仲堪,击退了前来援助的原殷仲堪部将杨佺期,佺期身死,传首京师。殷仲堪一败涂地,被桓玄军追至柞溪时自杀。殷仲堪虽有口齿文才,但并没有什么治国的才干方略。因为崇信道教,桓玄来进攻时还在虔诚地祈祷。他的失败便不奇怪了。
[注 释] ①陈郡:治今河南淮阳。②沙阳男:沙阳,地名,治所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男,古代五等爵位的最后一等。③《道德论》句:《道德论》即道教经典《道德经》。强,僵硬不灵。④韩康伯:即韩伯,字康伯,晋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殷浩之外甥。家贫,留心文艺,为清谈文章之士。因有时誉,被简文帝引为谈客。⑤“冠军”句:冠军将军之省称。京口,今江苏镇江。⑥眇(miao):瞎了一只眼。⑦耳聪,听觉过敏。⑧进退惟谷,比喻处于两难境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此处殷仲堪用以说明皇命难违,但说了又会引起自己的悲伤。⑨“帝以”句:晋孝武帝司马曜与会稽王司马道子都是简文帝之子。孝武帝看到司马道子专权,为了牵制他的力量,便委派亲信出任各重要方镇以制约朝中。他先后委任内兄王恭镇守京口(今镇江),殷仲堪镇守东晋西大门江陵(今湖北江陵)。若朝中有事,则王恭可不日即抵建康(今南京),殷仲堪亦可千帆顺江直指都城。⑩分陕:相传周初周公、召公分陕(今陕西陕县)而治,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见《公羊传·鲁隐公五年》。后来称封建王朝的中央官员出任地方长官。(11)尔其存之:你们要记住我的话。(12)安帝: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6—405年在位。(13)“初”句:孝武帝司马曜死后,司马道子宠幸的佞臣王国宝建议裁损京口、江陵两镇兵权,王恭遂起兵讨伐司马道子及王国宝,联络桓玄及殷仲堪共同举事。桓、文:指齐桓公与晋文公,皆春秋时立霸业者。(14)“闻恭”句:司马道子杀了王国宝这个替罪羊向王恭道歉,王恭兵还京口。(15)杨佺期: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东汉太尉杨震之后。任殷仲堪的司马。(16)“会”句:杀掉王国宝后,道子委政于子元显。父子俩图谋再削方镇,以谯王司马尚之兄弟及王愉为心腹。王恭、庾楷、桓玄殷仲堪又连结举兵以反道子。(17)“忽闻”句:王恭部将刘牢之受了司马元显的策反叛变王恭,致使王恭兵败被执,斩首京师。北府兵,孝武帝时谢玄任广陵(今江苏扬州)相,招募徐兖二州骁勇所组成的一支精锐军队。刘牢之是谢玄的参军(幕僚、谋臣)。当时在王恭旄下。(18)廪(lin):粮仓。此指粮食。(19)济:渡过。(20)柞溪:源自今湖北江陵县北,东流至潜江县西入扬夏水。(21)周急:周济困难中的人。 〔相关史料〕 殷仲堪既为荆州①,值水,俭食常五盌盘②,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刘孝标注:《晋安帝纪》曰:“仲堪,陈郡人,太常融孙也。车骑将军谢玄请为长史,孝武说之,俄为黄门侍郎。自杀袁悦之后,上深为晏驾后计,故先出王恭为北蕃。③荆州史王忱死,乃中诏用仲堪代焉。”〕
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殷仲堪者,陈郡人也。为太子中庶子,少奉天师道,受治及正一,精心事法,不吝财贿。家有疾病,躬为章符,往往有应。乡人及左右或请为之,时行周救,弘益不少也。
〔注 释〕 ①为荆州:任荆州刺史。时为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②盘:即碗盘。③“自杀”句:孝武帝时,会稽王司马道子宠幸王国宝,其舅范宁深忌之,乃上书朝廷请黜国宝。王国宝便打通陈郡人袁悦之,让他通过孝武帝崇信的尼姑支妙音为自己美言。事发后孝武帝杀了袁悦之。之后司马道子开始专擅朝政。孝武帝恐大权旁落,乃让内兄王恭镇京口,殷仲堪镇荆州,以防有变。晏驾,古时称帝王死。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