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欢喜国王缘 |
释义 | 欢喜国王缘吟 自入王宫仕(侍)圣居 (君), 高低皆说㹳 (猥) 承恩, 若论舞胜当如品, 纵使清歌每动频。 出入排房嫔彩乱, 安存宫监惠唯新, 普天咸荷雍王圣, 有相贤和助一人。 这夫人容仪既丽,妇德弥章(彰),有日月处皆智(知),满乾坤而尽许。王之愿念,日夕不离数(椒)房,日暮欢於金殿,如斯富贵,可笑殊严。忽地 一朝,别闻恶事: [侧]王即情偏宠, 其如命不长, [侧]忽因歌舞次, 死於 (相) 千边彰。 一道深[深]气, 看看七日亡, 圣君才见了, 流泪雨三行/ [断]忽地夫人气色昏, 泪流如泉莫能腾, 定知玉貌终皈七, 争忍夫人化作尘。 这度清鸾才失伴, 后迥花小(雀)为谁春, 国王见此心惊怪, 嫔彩皆言悟一人。 这有[相]夫人颜貌平正,又复能歌。一日殿中起舞,正歌之次,欢喜国王见这夫人面上身边[一道]气色,知其有相,七日身亡。王乃含悲,心怀惆怅。有於(相)夫人见王垂泪,不测事由,舞有罢敛容仪。[云了]观世音菩萨仏(佛) 子 断: 臣今歌舞有词乖, 王忽延 (筵) 中泪落来, 为复言词相触悟(牾), 为当去就柮 (拙) 旋回。 希王善恶如今说, 莫使宫摈总乱猜。 皇帝既遭亲顾问, 一场惆怅口难开。 皇帝既被有於(相)夫人再三频问,唯唯惆怅,转转悲啼(啼),良久,大王语其有相夫人:[朕无馀事惆怅,夫人适来作舞之时,朕见夫人耳边,有一道气色,此气色案於世书图藉(籍),号曰死文,却后七日,夫人必死。朕今已见,恐丧夫人,不免心中忧怀惆怅。]观世音菩萨 佛子 侧: 王被夫人顾问, 登时遂即申陈, 报言有相须知: [却后七朝身死。 朕得舞筵之内, 忽占面色忧文, 定知与我相离, 所以适来惆怅。] [吟断]说了夫人及大王, 雨情相顾又回惶, [谁知贱妾天年尽, 争忍抛人便夭亡。] 金殿乍开 (闻) 皆失色, 只言知了尽悲伤, 咸贺有於(相)能平正, 也被无常暗取将。 夫人闻了,又自悲伤。知道这身,看看命谢,与王相伴,又得两朝。夫人语大王曰: “占看气色,道奴身亡,却后七朝,已过两日。臣今恐命定不存留,暂拟皈舍,辞别父母,伏愿帝听,放奴归家。”王曰:“夫人气色,命有五朝,看即与朕不得相见。莫辞且住,更忍两朝。后三日中,辞别父母。”大王言讫,于是夫人处分不 (有) 司: [断] 从此夫人别大王, 归家来见亲父娘, 六宫送处皆垂泪, 三殿辞时哭断肠。 这度双鸾愁失伴, 后应孤影必潜伤, 殷勤既出椒房后, 数日看时只待亡。 夫人既去,王乃难留。便使嫔妃,相随至舍。莫不晨参暮省,送药送茶;赐之以七宝百珍,赏之以绫罗锦彩。夫人至舍,父母欢忻。及问因山,一家惆怅。 [云云] [侧] 有相辞王出, 归家别父娘, 万人皆失色, 百壁(辟)尽悲伤。 父母初闻说, 悲啼哭断肠, 只缘薄福德, 不久见身亡。 及其闻说泪沾巾, 莫怪今朝劝善贫(频), 父母初逢端正貌, 争忍交为化作尘。 便唤医师寻妙药, 即求方术拟案(安)魂, 人人皆道天年尽, 无计留他这个人。 有于(相)夫人辞王皈舍,父母爱恰(怜),即便检药寻医,拟延女命。国师财见,尽说不能。即有一夫人语人曰:“人命无常,色如山水,佛愿有偈,闻者由(犹)惊。[偈]云:是日已至,命即随陷,如少水鱼。劝请随喜众,勤学证无馀。”又云:“一失人身,万劫不逢。身谢命终。去此不远,有一名山,山中有僧,名之石室。此比丘尼,有大威德,护念他人。往被河(彼求)之,已(以)延身命。”於是有相夫人,与至(王)家眷,即往山内比丘所,礼拜供养,永乞神功。佛子 忧疑之此(次),有人传语: [断] 僧住城南万劫山, 我将救度局(向)人间, 道德众推能敏物, 慈悲皆说度人天。 如今况在前生福, 好似相将暂结缘, 必若有人延得命, 与王齐受(寿)百千年。 [吟] 忽尔闻人说, 夫人便访寻, 不居城郭(郭)[三六]内, 终日住山林。 求已重重礼, 陈情切切深, 欲求神妙药, 免被死亡侵。 [断] 死苦为计遍此身, 便於山里礼名僧, 初占(瞻)月面精神爽, 后得谈经去夜昏。 欲识心珠先发愿, 要躬佛法博香灯, 但於言下知归处, 誓学牟尼六度门。 夫人闻说,遂向山不,礼拜此僧,乞延寿命。於是虔恭合掌,归依而不惮驱驰,忏(忏)悔投诚,发露而未经倾刻(顷刻)。夫人曰:“和尚,贱身生居草也(野),长向王宫,三五日前,大王古相道故,却后七日命络(终),放我归家,令辞父母。适闻人说,和尚慈悲,故故起居,乞延受(寿)法”和尚道:“夫人,夫人!浮生逡速,不可不留,可惜心神,以求延受(寿)法。”夫人曰:“人间矩烛,弟子常当知,未委何方,命寿长远?”和尚曰:“天中寿命,与此不同。快乐逍遥,又胜人世。”和尚於是与夫人说三界九地人所生之处,寿命无限等事。观世音菩萨 佛子 [侧] 浮生难长久, 生来死去亡, 争如天上福, 快乐是寻常。 念食天府饭, 思衣宝伏(服)香, 若求生去者, 八戒是津粮(梁)。 [断] 僧与夫人说此缘, 欲求长命欲生天? 出去瑞云承两足, 归来光相达身边。 五音日日声盈耳, 七宝朝朝满眼看, 须知浮世俄尔是, 闻早回心莫等闲。 于是石室比丘尼劝有相夫人了,交求生天,莫求浮世寿命。夫人问和尚曰:“凡生人间,修何法则,凡生天生上,修何法行?”和尚答曰:“欲生人世,修持五戒。求生天者,须持八戒。一日一夜,若能至心,受如来清净八戒,必生天上,快乐自在。”於是有於(相)夫人,闻是事已。於于求(求于)石室比丘尼所,求受如是清净八戒。授八戒已了。归家日满,便乃身亡,生在天中,受诸快乐。[云云] [断侧] 当日夫人闻说, 即时日夜坚持, 果然七日身亡, 生在他居天上。 礼拜比丘皈舍, 人间年限将终, 夫人既有身亡, 家内营其殡送。 [断] 夫人受戒却回来, 七日身修(休)掩夜台, 国主乍闻心痛切, 朝臣知了泪摧摧。 六宫参(惨)切情何极, 九族临丧(丧) 尽悲哀, 拣日择时便殡葬, 凶仪於(相)送塞香街。 有於(相)夫人於石室比丘尼所,受戒了,归来七日满,身终也。欢喜国王出天丈(仗),如法殡葬后。夫人又经半年,生在天上。於天中忽尔思唯:“我昔何缘,来此宝界。”良久入定,观此身前是欢喜国王夫人,因国王於我知七日身亡,遂皈父母家。及往山中石室比丘尼所,得闻妙法及[受]八戒,七日命终,生於天上。我须今日,却下於天界,往欢喜国,报其天恩供养。言说夫人遂与天女,同来下界。观世音菩萨 佛子 [断] 一自夫人受戒皈, 命终身谢见无期, 因缘已感生天上, 果报还招福自随。 受命岂论年与月, 歌娱宁有是兼非, 忽然入定辞前世, 欢喜王宫国后妃。 思忆须是下天界, 彩女於(相)将数十人, 四众瑞云(云)光错落, 五音歌管乱纷纭。 临帝坐,入王宫, 雾驾庭庭满碧空, 只向云中抛(抛)宝玩, 五天皆悉现神通。 於是有相夫人[曰]国王道:“殿前何故种种名[花]异香,及诸珍玩”於虚空中,唤其大王,递(迓)相慰喻。“时吾闻诸,惊愕失次,及国土内,凡诸人民,皆见是[有]於(相)夫人。” [侧] 欢喜王宫里, 当初忽尔闻, 忽然惊与叹, 兼要重精神。 出殿望空礼, 承空问被 (彼) 人, 何缘生端(瑞)相, 愿说此来因。 [断] 王与夫人两不同, 人间天上喜相逢, 殷勤顾问当初事, 屈曲远至此日功, 道是因恁八戒力, 感枯得身敬上天宫, 今朝故故来相报, 火急修持且莫慵。 大王语夫人曰:“夫人自皈家内,七日身亡,以何因缘,而来下界?”夫人道:“我自离宫内,便入山中,礼拜比丘尼,永受八关斋(斋)戒。一日一夜,志心境(敬)持,便得上生兜率(率)天上。今朝到此,来报大王,伏望不恋(阎)浮,求生天上,与为同止,再遂忠(衷)肠,千万再三:速求出离。” [侧] 大王闻说便心回, 日夜烧香礼圣台, 自别夫人经数月, 思量好是苦持斋。 每相 (想) 夫人辞家出, 夜夜寻看房卧路□, 玉貌定知皈那 (那) 里, 且喜恩沾说修持, 今日若能得上界, 施与如来国内财。 相劝谏,速持斋, 莫恋 (阎) 浮急出来, 座下总 (总) 须听此说, 当来毕定免轮回 於是大王受谏,有相迥皈,凡是后来,也持八戒,还生天上,福德自随。[云云] [侧] 有相夫人报大王, 盈盈玉貌也无常, 倾国倾城人闻说, 尚与国王有分离。 勤𢽔(发) [愿],速修行, 浊世娑婆莫恋营, 便须受戒皈政法, 浮土天中还相逢。 无限难思意味长, 速须觉悟礼空王, 三八士须断酒肉, 十斋真要剥(剩)烧香, 更能长念如来好, 一切时中得吉祥。 好道理,不思仪, 记当修行莫曾伊, 念佛座前领取偈, 剩抛(抛)散施总[口]知。 欢喜国王缘一本写记 乙卯年七月六日三界寺僧戒净写耳 在敦煌遗书里演唱佛经故事的变文,尚有《欢喜国王缘》一种。它原为完整的一卷,抄写于《书仪》卷的背后,后被劫夺者无意中拽成两段:上半留在国内,下半却离乡背井,远涉重洋,躺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里,编为伯3375号。说的是欢喜国王妻子有相夫人,敬佛受戒生天事。言说人间如苦海,业障深重;宣扬西天极乐土,歌舞升平。人如信佛,就可以超渡彼岸,永生不死。当然这种企图逃避现实的无稽之谈,纯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宗教宣传。 《欢喜国王缘》变文,据王重民氏《敦煌古籍叙录》转引的陈寅恪《有相夫人生天因缘曲跋》提及,该文可能出自魏吉迦夜,昙曜共译之《杂宝藏经》卷十“伏陀羡王缘”有相夫人生天事,只是国王名稍异而已,他说:“义净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四十五入王宫门学处第八十二之二仙道王及月光夫人事亦与此同。”又云:“予曾见柏林人类学博物馆土鲁番壁画中,有欢喜王观有相夫人跳舞图,可知有相夫人生天因缘,为西北当日民间盛行之故事,歌曲,画图,莫不于斯取材。”可见在唐代,此故事曾广泛流传于民间。 本文中心思想,原无足取,但其表现形式,却饶有特色,不像其他变文,如入密林深处,有许多曲折铺叙,然后逐渐进入高潮,而是开门见山,一望到底。没有入话似的押座文,也没有承转的过渡段落。开章明义,径直道来,显得特别质朴、明朗。全文可分三大部分:开头一段,立即点出本文两位主人公——欢喜国王和他的有相夫人。这位夫人相貌既美,品德又好,国王爱之如掌上明珠,夫妻俩相亲相爱,十分幸福。但“王即情偏宠,其如命不长”。国王发现夫人面上耳边有一道气色,知其七日内将身亡,于是喜剧一时顿成悲剧。第二部分写有相夫人自知命活不长,只好回家辞别父母。父母闻知后忧心忡忡,检药寻医,千方百计想延其寿命,但无效果。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得知名山石室比丘尼,有无边法术,于是前往寻求神力护持。经比丘尼的一夕长淡,有相夫人以至诚心接受佛门的清净八戒,日夜坚持,决心归佛。第三部分写有相夫人功德圆满,回到国王身边,果然七日寿终正寐。国王悲痛之余,为其办好隆重的丧仪,真是“六宫惨切情何极,九族临丧尽悲哀。拣日择时便殡葬,凶仪相送塞香街”。丧事办十分热闹。夫人死后半年,生于“四众瑞云光错落,五音歌管乱纷纭”的兜率天上。因不忘国王旧日恩爱,却下天界,回到人间,劝说国王同受斋戒。诚修不分先后,终于双双飞去,共享天堂乐趣。故事十分简洁,一路言来,顺手捎带。中间虽叙有相之死,国王与有相父母万分悲戚,但轻描淡抹,如一缕烟霭散去,转瞬间云开日丽,同登乐土。把人间的一切现实痛苦,梦幻般推开,让灵魂得到温馨的享受。使我们突然联想起我国民间优美的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飞去的一场绚烂景观。 本文的描写手法,不同于《维摩诘经讲经文》,也不同于《降魔变文》等讲佛经故事的变文,以上变文情节比较复杂,故事展开缓慢,一路迂回,深雕细琢。同时,想象丰富,语言瑰丽,从全篇看来,文采奕奕。本变文却是不屑雕镂,喜作粗线条勾砍、大斧劈皴法,给人一种边幅不修,文不胜质的感觉。有时喜作飞跃式过渡。例如正在尽情地描绘有相夫人外表如何的美:“容仪窈窕,玉貌轻盈,如春日之夭桃,类秋池之荷叶。”内心如何的美:“容仪跃丽,妇德弥彰,有日月处皆知,满乾坤而尽许。”倏然转入“忽地一朝,别闻恶不”,接着唱起 “忽因歌舞次,死相千 [应是 “耳”字之讹] “边彰”的悲歌。有相夫人耳边有一道深深邪气,注定七日将亡。于是故事从歌舞升平的三十三天上,陡地坠入无底深渊,欢乐气氛立即被悲痛的情绪所取代。 一般有说有唱的变文,多是先说后唱。唱是为了把刚才说过的话,用韵语重温一遍,给观众悦耳悠雅的听觉之美,以加深印象。本变文大多段落,却是先唱后说,说反而是为了进一步解释刚才唱过的词意。如先唱: “忽地夫人气色昏,泪流如线莫能胜。定知玉貌终皈七,争忍夫人化作尘。这度情鸾才失伴,后回花雀为谁春。国王见此心惊怪,嫔彩皆言悟[疑为牾(忤)] 一人。”接着以散行说道: “这有相夫人颜貌平正,又复能歌。一日殿中起舞,飞歌之次,欢喜国王见这夫人面上身 [疑为耳]边一道气色,知其有相,七日身亡,王乃含悲,心怀惆怅。”以解释上边唱词。再如先唱: “浮生难长久,生来死去亡。争如天上福,快乐是寻常。念食天厨饭,思衣宝服香,若求生去者,八戒是津梁。”接着述说比丘尼劝有相夫人须持如来清净八戒,才能生天上,快乐自在,直是重复前面的唱词,以加深听众对唱词的理解。本变文唱词常用的句式是: 前面八句五言或六言诗,接着是一段八句七言诗,构成一组十六句的唱段。而后面的八句七言,经常是前面一段五言或六言唱词的加强、发展或重复。这种方式除了 《目连变》等唱词,偶有采用外,其它变文较少这样处理。本变文唱段开始时常有 “吟”、“侧”、“断”、“吟断”等标记,这可能是演唱时配合音乐的需要。 本变文以喜剧形式开场,以喜剧形式结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超现实的理想境界,看后皆大欢喜。不像一些叙事诗、传奇、戏曲、小说等,以喜剧开始,而常以悲剧终场,留给人们漫漫无边的悲戚。读罢《欢喜国王缘》,使我们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笔下的《长恨歌》,主人公也是一国最高统治者。唐明皇与杨贵妃原本恩恩爱爱,“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马嵬兵变,贵妃被处死,“君王掩面救不得。” 以后辗转思念,只好派出方士,“升天入地求之遍”,好不容易,在虚无缥缈的海上仙山,见到了杨贵妃。这时杨贵妃是神是仙?反正不是人了。方士转达了明皇朝思暮想之情,惹得太真回忆起一段往事:“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并拿出信物说:“只要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他们相见了没有? 大概没有。不像有相夫人那样,天上人间来去自在。只要有相想道: “ ‘我须今日却下于天界,往欢喜国,报其天恩供养。’ 言说(疑为 ‘讫’ 字),夫人遂与天女同来下界。”来去十分便捷,有如走后门。国王见到有相从天而降,望空遥拜,悲喜交集,唱到: “出殿望空拜,承空问彼人,何缘生瑞相,愿说此来因。” 又唱: “王与夫人两不同,人间天上喜相逢。殷勤顾问当初事,屈曲还至此日功。”说明他们又重逢。憧憬了往日的情谊。不像明皇幽思梦想,而不得亲通款曲,只落得个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以喜剧开篇,以悲剧终场。敦煌变文大都是中晚唐作品。据本变文最后一行题记:“乙卯年七月六日三界寺僧戒净写耳。”等十五字,使我们能够约略知道撰写或抄写此变文的大体时间。乙卯年在中晚唐可遇到三次: 唐代宗大历十年 (755),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唐昭宗乾宁二年 (895)。而白居易(772—846) 正生活在大历、大和、会昌间。当时民间广泛流传的佛经故事,不能不对诗人有影响。正如唐诗人张祜嘲讽白居易诗,“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为 《目连变》一样 (详见唐孟棨 《本事诗·嘲戏第七》)。白居易的《长恨歌》,似乎也漂浮着欢喜国王与有相夫人的依稀倩影。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