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森林颂
释义

森林颂

作品内容


啊,森林,太古的灵魂,
在漆黑的地腹,你听到太阳对生命的首次呼唤,
没有律动的冷峻的岩石上,
你昂首第一个对太阳礼赞;
赋予凄寂酷烈的荒漠以感情。
你头顶青天诵念苍翠碧绿的偈语,
面对天国的星斗的宗族,
高唱人间伟大英灵的颂曲。

生命跨越一座座死亡的城门,
乘坐奇特簇新的形体的车辇,
世代向“无极”的圣地前进,
在一个个新建的驿馆打尖。
你自豪地挥舞它胜利的旌幡,
无畏地站在“未知”的面前。
你无声的话语首次打破陆地的睡梦,
使之陡然想起自己的身世——
坚毅的神女离弃光之天堂,
身着灰暗褴褛的赭色布衣,
在某一段时期,在有限的空间,
部分地享受天国的乐趣,
痛苦的打击下,她一再地
破裂,一再地凝聚。

泥土的英姿勃勃的儿子啊,
你宣布在沙漠的坚固城堡
进行拯救土壤的战斗;你四出征战,
泅游冲破苍海的万顷波涛,
以勇不可挡的气势,在五大洲
空漠荒凉的海滨建立绿色王朝;
你用绿叶的字母在层层山岩
和粗陋的沙砾上书写了胜利文告;
你软化土坷垃;在杳无人迹的
荒原开辟了前进的大道。
太空,海洋,过去冷清寂寞,
没有诵咒的季节盛会——
枝条间你营造原始歌巢,
歌声中活跃的清风得悉了身世;
以你乐音的神奇色彩
涂染了自己的无形肢体,
在轻纱的边缘
映上歌曲的七色彩虹。
广袤无际的原野的背景上,
你首次绘画的美的形象极为生动,
运用从太阳带来的想象力——
叶的光泽中有太阳秘藏的珍宝。
雷神的伶女的脚镯击碎
雨云,当空起舞。
洒落青春的甘霖。
你以花叶之杯承接,
用无尽的青春甘霖
滋润干旱的田野。

啊,安静肃穆的森林,
你审慎地掩饰着你的豪气,
耐心地显示富于力量的娴静;
来到你的道院,我接受“恬静”的教育,
谛听缄默的伟大秘语;
你潇洒的绿荫下,
卧躺着焦急压落的新叶,
荟萃着你形象的胸襟的旷达、
日日更新的雅趣、
征服世界的英雄气概
和大地心中泄露的心声。
我在冥想中投入你的胸怀,
我发现,太阳胸膛上的火焰——
创造祭坛上圣洁的祭火
悄然渗入你的心里,
你有了秀润莹翠的姿色。
啊,光照的食用者,
你千百个世纪勤挤光牛的乳汁,
把营养注入人的骨髓,
使他们得以征服天地。
你赐予他们最高的荣誉——
敢与神明抗衡的气魄。
火光中点燃的他们的力量
穿透了难以克服的阻遏,
在人间创造各种奇迹。
在你心里他们朝气蓬勃,
你的勇武使他们精神抖擞,
你温存的绿荫下他们心平气和,
头戴着你的花冠。
作为他们的使者,
啊,人类的朋友,
与黑天的妙笛应和着,
让我向你叩首施礼,
敬献这赞颂你的诗作。
圣蒂尼克坦 1927年

(白开元 译)


赏 析


本诗选自诗集《森林之声集》。该诗集出版于1931年,是泰戈尔后期创作中的一部重要诗集,共收诗14首,其中大部分以林木为表现对象。在世界各民族文学中,印度文学对森林情有独钟。在古代印度,诗人就特别关注森林,文学作品的场景常常与森林有关,主要人物经常活动在森林。这样的森林书写在印度文学中源远流长。早在产生于公元前15世纪的《梨俱吠陀》中,就已经有关于森林的描写,其中有一首《森林》,以拟神的方式描写了森林的生命活力和丰富蕴藏。其后,两大史诗进一步丰富了印度文学的森林书写。大诗人迦梨陀娑又将森林书写推向高峰,他的代表性作品,如《云使》、《鸠摩罗出世》、《沙恭达罗》、《优哩婆湿》,都有引人入胜的森林书写。热爱森林,表现森林,成为印度文学的一种传统。泰戈尔继承了这样的森林文学传统,在前期诗集《收获集》中,他就连续创作了《森林和王国》、《致文明》、《森林》、《净修林》等与森林有关的诗篇,中期创作中直接或间接写到森林的作品也有许多。1926年至1928年前后,泰戈尔经过前些年在外部世界的忙碌奔波之后,又重新回到文学创作园地,进入一个新的创作高潮。在此期间,响应大自然的召唤,印度文学的森林情结再度在诗人的心中纠结,他又听到了森林的呼唤,创作出一系列和森林有关的诗作,1931年结集为《森林之声集》。他在诗集的序言中说:“它们的语言,是生物界的原始语言,其暗示渗入心灵深处,震撼千百年被遗忘了的历史;在心中激起的反响,也属森林的语言范畴——没有清晰的意思,然而,期间吟唱着一个个时代。”正是这样,泰戈尔的《森林之声集》可以看作《梨俱吠陀》中的颂诗《森林》的现代回响,越过重重叠叠的历史长河,是印度人世世代代森林情结的不断释放。
《森林颂》是《森林之声集》的开篇,全面深刻地体现了诗集的主题,是诗人森林书写的集大成之作。诗人在诗集的序言中有这样的思考:“运动着的元初的生命从哪儿来到这凡世?凡世无意遏制那运动,于是形象的清泉淙淙流淌,它具有丰繁的线条、形态、语言和情感。那元初的生命世界布满新型的表演的创造,能将它的永恒之流在自身中深刻而正确地感受的博大自由,如今在哪儿呢?”(泰戈尔《森林之声集·序》)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诗人创作出这样一首长篇的森林颂歌。
全诗共有四节。第一节有八行诗。前四行是一个诗句,写太阳呼唤生命,森林响应太阳的呼唤,“昂首第一个对太阳礼赞”,由此说明森林是地球上元初生命的代表。这里诗人的想象非常奇特,表现也非常生动。后四行作为一个诗句,是对这一主题的进一步深化。
第二节有十四行诗。前四行是一个诗句,作为生命代表的森林,乘坐“簇新的车辇”,跨越死亡的城门,经过一个个新建的驿站,向“无极”的圣地前进。结合后面的两行诗句,可以看出,诗人将森林视为地球生命的旗帜,在生命与死亡的斗争中,森林象征着生命的胜利,象征着生命对世界的征服。本节的后八行为一个诗句,写森林“无声的话语首次打破陆地的睡梦”,使她想起自己的身世。这里诗人尽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结合印度古代神话,说明大地女神来自天国,由于没有森林这样的生命现象,她只能“身着灰暗褴褛的赭色布衣”;可能是由于地壳变动,“她一再地/破裂,一再地凝聚”。
第三节有二十八行诗,写森林作为生命的象征,在世界上不断征服不断开拓。诗人称森林为泥土的儿子,他“在沙漠的坚固城堡”中“进行拯救土壤的战斗”;他在“空漠荒凉的海滨”建立起“绿色王朝”;他“用绿叶的字母”在山岩和沙砾上书写“胜利文告”。 在诗人笔下,森林不仅开拓了生命的疆域,而且不断地进行美的创造。森林以自己的枝条“营造原始歌巢”,清风以森林的、乐音的色彩涂染自己的肢体,在冷清寂寞的太空“映上歌曲的七色彩虹”;在广袤无际的原野上,森林“运用从太阳带来的想象力”,“首次绘画”“美的形象”;在雨季来临之时,森林又“以花叶之杯”承接甘霖,用以“滋润干旱的田野”。因此,森林不仅是美的创造者,也是生命的哺育者。
第四节有三十四行诗,如果说前面三节表现的都是纯自然的森林,森林是外在于人的自然存在物,那么,本节表现的是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森林,是内在于人的森林或者说是人化了的森林。由于本节比较长,可以分为表现不同主题的若干单元。第一单元五行诗,表现森林的安静肃穆,诗人主体开始介入表现对象,诗人在森林中接受“恬静”的教育,谛听到“缄默的伟大秘语”。第二单元十一行诗两个诗句,描写森林的形象气质和性格特征,虽然还是那个自然的森林,但诗人赋予它旷达、雅趣、气概和心声,已经进一步将森林人格化、人性化了。第三单元十三行诗,诗人开始升华主题,关注森林对人类的恩惠。森林是“光照的食用者”,它挤来“光牛的乳汁”,又把营养注入人的骨髓,使人类有了强大的力量,可以“征服天地”,“敢与神明抗衡”,战胜重重困难,创造各种人间奇迹。具有多重气质的森林,能够使人朝气蓬勃,可以让人精神抖擞,也可以使人心平气和。最后五行诗作为一个单元,诗人进一步以森林为平台作形而上的思考,把森林看作人类的朋友,是人与神沟通的使者。在印度古代神话传说中,正是在森林里,人类与大神的化身黑天相遇,应和着他的美妙笛声载歌载舞。
总之,这首森林颂歌既表现了作为自然存在的森林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表现了作为人类和各种生物的滋养者的森林的伟大和神奇,又进一步表现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象征的森林的深沉和神秘。印度文明素有“森林文明”之称,泰戈尔这首《森林颂》可以说是森林文明的结晶。

(侯传文)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