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春鸟)(臧克家) |
释义 | 《春鸟)(臧克家)《春鸟·臧克家》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当我带着梦里的心跳, 睁大发狂的眼睛, 把黎明叫到了我的窗纸上—— 你真理一样的歌声。 我吐一口长气, 拊一下心胸, 从床上的恶梦 走进了地上的恶梦。 歌声, 像煞黑天上的星星, 越听越灿烂, 像若干只女神的手 一齐按着生命的键。 美妙的音流, 从绿树的云间, 从蓝天的海上, 汇成了活泼自由的一潭。 是应该放开嗓子 歌唱自己的季节, 歌声的警钟, 把宇宙 从冬眠的床上叫醒, 寒冷被踏死了, 到处是东风的脚踪。 你的口 歌向青山, 青山添了媚眼; 你的口 歌向流水, 流水野孩子一般; 你的口 歌向草木, 草木开出了青春的花朵; 你的口 歌向大地, 大地的身子应声酥软; 蛰虫听到你的歌声, 揭开土被 到太阳底下去爬行; 人类听到你的歌声 活力冲涌得仿佛新生; 而我,有着同样早醒的一颗诗心, 也是同样的不惯寒冷, 我也有一串生命的歌, 我想唱,像你一样, 但是,我的喉头上锁着链子, 我的嗓子在痛苦地发痒。 1942年5月22日晨,万鸟声中写于河南叶县寺庄 臧克家是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春鸟》也是有感于形势的险恶而发,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但这首诗又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开首八行,诗人抒写自己在黑暗的现实环境下,听到了春鸟“真理一样的歌声”。春鸟的鸣叫,谁都知道是悦耳动听的,如今在“床上的恶梦”、“地上的恶梦”交相袭来的情况下,听到这象征“真理”的歌声,更使诗人心往神驰,增长了摆脱“恶梦”袭击的勇气。 诗篇的主体部分,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春鸟的歌声。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把歌声比做“煞黑天上的星星”、“按着生命的键”、“活泼自由的一潭”。中间一个比喻,喻体与本体都诉之于人们的听觉,读者可以由此及彼地联想,不会产生障碍;一、三两个比喻,喻体与本体距离较远,歌声诉诸人的听觉,星星和水潭诉诸人的视觉,两者似乎互不相关。但细加品味,主体和喻体又有巧妙的相似之处。万鸟鸣叫,声浪越来越高,它与煞黑天上的星星越来越明亮,在事物发展趋势上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正是这个相似之点,沟通了不同感官的隔阂,收到了良好的“通感”的效果。歌声与“活泼自由的一潭”,本体与喻体也有相同之点:二者都有“音流”,众多春鸟的歌声在“绿树的云间”、“蓝天的海上”汇成了悦耳的大合唱,恰似无数叮咚的溪泉“汇成了活泼自由的一潭”。诗人巧取两个事物具有“音流”的共同点,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转移到另一感官上,再次发挥了“通感”的实效。 接着,诗人又进一步把春鸟的歌声与春天的自然景色相联系,以舒缓自如的排比句式,有力地赞颂了春鸟歌声对自然界所产生的起死回生的作用,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画面,诗人把客观自然景物的变化与“真理一样的歌声”挂起钩来,从而使无情之物变为有情之物,既突出了自然景色变化的社会意义,也表现了诗人对真理的渴望和追求。 诗作的最后六行,是诗篇的主旨所在。春鸟的歌声不仅把宇宙“从冬眠的床上叫醒”,也使人类的“活力冲涌得仿佛新生”。诗人视春鸟为知己:都有一颗早醒的诗心,都不惯寒冷,都有一串生命的歌。但诗人反不如春鸟自由——春鸟能够自由地歌唱;作者的“喉头却被锁着链子”,只能让嗓子“痛苦地发痒”。作者通过诗人与春鸟的反差比较,把反动派箝制言论自由的罪恶行径,委婉曲折地暴露出来;而诗人向往自由、渴求真理的心情,也蕴借在诗句的字里行间。诗篇的结尾与开首遥相呼应,题近旨远,令人深思。 《春鸟》创作的成功给我们以启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树是常青的,它如果能吸取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创作方法的某些长处,将会更加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