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李建中土母帖 |
释义 | 李建中土母帖李建中(945—1013 ) ,字得中,号严夫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是前蜀王建的大臣,所以他出生在蜀(今四川)。宋太祖乾德三年(965),赵匡胤举兵灭孟蜀,这时,年已弱冠的李建中便和母亲一起逃到洛阳,并定居于此。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他中了进士甲科,初任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后来迁官至工部郎中。因曾任西京留司御史台,故世称“李西台”。 在书法上,宋朱长文《续书断》说他尤“善笔札,草、隶、篆、籀,八分皆工, 真行尤精, 士大夫争藏弆以为楷书。”至于他的师承,则二王之外,旁及唐朝的欧阳询、张从申和比他略早的杨凝式。 《土母帖》墨迹是李建中写在深牙色纸本上的通信札,计10行104字。明代藏项元汴天籁阁,清初曾经安岐庋藏,不久入于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 从附图可见,这通书迹用笔虽以丰肥为主,却骨力清劲,妙含气度,所以宋黄庭坚认为: “西台出类拔萃,肥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又说: “建中如讲僧参禅。其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一般说来,用笔丰则容易剩肉,用笔瘦则容易露骨。这里,李建中学欧而能摆脱一般学欧者的寒瘦习气,一变其法为用笔“肥不剩肉”,“丰肌而神气清秀”,这里面的奥妙不能不说和“有笔”有着莫大的关系。所谓“有笔”,说简单些,就是得笔法的意思,也就是米芾所说的“得笔,虽细如丝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椽亦扁”的意思。 再从帖的构字来看,每一个字都是安排得极为紧密妥贴,重心安稳。其中如“得”、“春”、“历”、“明”、“难”等字,都带有欧字挺朗以纵长取势的特点。再则,无论从“复未知何所用”,还是从“根本未分明难商量耳”等字的组合来说,也都带有唐人规矩森严的明显特点。此外,对于此帖字距紧、行距宽的谋篇布局,也和唐人之法有着一定的吻合之处。由于以上种种用笔、构字、布局谋篇等给人所留下的带有唐人书法遗风的深刻印象,所以元人吴师道说:“唐诗文体凡屡变,晚季遂不逮,惟书才三百年,犹有贞观、永徽以来风骨气韵,李西台虽在宋初,实唐人书法之终也。”赵孟𫗲也认为: “西台去唐未远,犹有唐人遗风。” 的确,唐末五代战乱频仍,给处于唐、宋过渡时期的书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时唐朝书风余波未息,宋代书风新潮未起,而杨凝式、李建中处此期间,自然会受到种种难以避免的影响。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李建中的书法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正象苏东坡指出的那样: “建中书虽可爱,终可鄙; 虽可鄙,终不可弃。”说它“可鄙”,是因为李的书法“犹有唐人遗风”,终少自己面目;说它“终不可弃”,是因为李的书法毕竟代表了从五代至宋初这一书坛衰落时期的最高水平。宋高宗赵构在《翰墨志》中说: “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至太宗皇帝始收罗书法,备尽求访。当时以李建中字形瘦健,姑得誉时,犹恨绝无秀异。”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也说: “李西台肥而俗,仅胜周越耳。其时蔡(襄)、苏(轼) 未出,遂擅书名。”一说李的书法“瘦健”,一说李的书法“肥俗”竟至“胡越殊风”,有着这样大的差距,则又可能是因为各人所看到的李的书法作品不同,这里就难以下断语了。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