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文王有声》 |
释义 |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②,泽被四海声远扬, 遹求厥宁③,寻求安定万民术, 遹观厥成。终见成功兴周邦。 文王烝哉④! 啊,文王真是好君王! 文王受命⑤,文王圣哲天命降, 有此武功: 征讨无道武功强: 既伐于崇⑥,既伐邘国又灭崇, 作邑于丰。⑦ 迁都丰邑辟新疆。 文王烝哉! 啊,文王真是好君王! 筑城伊淢⑧,遵循沟洫筑城墙, 作丰伊匹⑨。丰邑规制恰相当。 匪棘其欲⑩,个人欲望非所急, 遹追来孝(11)。敬宗孝祖国运昌。 王后烝哉(12)! 啊,文王真是好君王! 王公伊濯(13),文王事功真辉煌, 维丰之垣(14)。恰似巍峨丰邑墙。 四方攸同(15),四方诸侯同归向, 王后维翰(16)。扶持天下作栋梁。 王后烝哉! 啊,文王真是好君王! 丰水东注(17),沣水东流汇大河, 维禹之绩。大禹疏导功不忘。 四方攸同,四方诸侯同归向, 皇王维辟(18)。拥戴武王作君长。 皇王烝哉! 啊,武王真是好君王! 镐京辟廱(19),镐京辟廱真堂皇, 自西自东。诸侯从风来瞻仰。 自南自北,西东南北齐来朝, 无思不服(20)。人人无不服周王。 皇王烝哉! 啊,武王真是好君王! 考卜维王(21),求卜决疑是武王, 宅是镐京(22)。迁都镐京最吉祥。 维龟正之(23),神龟示兆定宏猷, 武王成之(24)。武王建都好气象。 武王烝哉! 啊,武王真是好君王! 丰水有芑(25),沣水涣涣犹有芑, 武王岂不仕(26)? 武王难道无所事? 诒厥孙谋(27),遗赠后代好谋略, 以燕翼子(28)。长保子孙国祚长。 武王烝哉! 啊,武王真是好君王! [注释] ①声:声望。②遹(yu):与“聿”、“曰”同,发语词。骏:大。③厥:其,指民众。下句中的“厥”指国家。④烝:美。⑤受命:指秉受天命。⑥于:“邘”之假借字,国名。崇:国名。⑦作邑:迁都。丰:原为崇地,文王自岐迁都于此。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沣水西。⑧淢:“洫”的假借字,城河。⑨匹:相称。⑩棘:通“亟”,急。(11)追孝:孝顺先祖。来,语助词。(12)王后:君王。指文王。(13)王公:即王事。公,通“功”。濯:著明。(14)维:是。(15)攸:所。(16)翰:柱子。(17)丰:河道名,即今西安市郊的沣水,与渭水合流注入黄河。(18)皇王:指武王。辟,君。(19)镐(hao)京:西周都城,在沣水东岸。辟廱:学宫,行礼乐,兴教化之所。(20)无思不服:即无不服。“思”为语助词。(21)考:问。(22)宅:定居。是:此。(23)正之:决定它。(24)成之:建成它。(25)芑:水芹。(26)仕:通“事”。(27)诒:通“贻”,遗赠。(28)燕:安定。翼:庇护。 [赏析] 《文王有声》,是歌颂文王伐崇后迁都于丰、武王灭纣后定都于镐两件大事的乐歌。当作于成王之世。《诗序》说:“《文王有声》,继伐也。武王能广文王之声,卒其伐功也。”意思是说,文王受命得专征伐,武王继之伐纣定天下,所以说武王“继伐”。这个说法基本符合诗意。 本诗凡八章,每章五句。一章叙文王惟求安定万民,因此名扬四海。二章写文王受命,诛邘伐崇,迁都于丰。三章写文王营建丰邑是为了追步先祖之志而致其孝思。四章写文王功业辉煌,四方归心,他是诸侯的栋梁。五章以禹绩起兴,叙武王被诸侯拥戴为“皇王”。六章叙武王建辟廱,修文治,诸侯从风归服。七章叙武王营建新都镐京,成就王业。八章以沣水芑草起兴,叙武王为子孙留下敬事安民长享天下的良谋。按其内容全诗可分两片,前四章叙文王自岐迁丰的经过,而迁丰之举在于承先——“遹追来孝”,即光大祖业而致其孝思;后四章叙武王自丰迁镐的始末,而迁镐目的在于启后——“诒厥孙谋”,即长保后嗣永安天下。前后两片过渡的枢纽在于五章的首句“丰水东注”。丰邑在丰水之西,镐京在丰水之东。说“东注”,就不着痕迹地由丰邑递出镐京,下文随即转入歌唱武王的事功。文笔轻妙之至。 周民族由僻处西陲的部落成为华夏的宗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始祖后稷初封于邰,公刘去邰迁豳,太王自豳迁岐,文王由岐迁丰,武王自丰迁镐,凡四迁而有天下。其中丰、镐两迁至关重要。前者为王业奠定基础,后者成就姬周一统天下。本诗文王、武王对举,丰邑、镐京并提,正是歌颂周家王业文王始创、武王终成这段光辉的历史。诗人匠心独运,叙文王不美其文德无前,偏著其伐邘灭崇的“武功”,赞武王不表其灭纣武功,却特笔其“镐京辟廱”修礼文、行德化的“文治”。就这样,文中有武、武中寓文,不仅写出了文、武二王的文武并美,而且也表现了文章的幻化之奇。 本诗各章皆以单句赞辞煞尾,类似组曲中的副歌。首尾各二章直呼“文王”、“武王”以叹美之,中间四章分称文王为“王后”、武王为“皇王”,整齐而不划 一,变化而不平板,于此也可见作者的修辞功夫。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