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朱买臣风雪渔樵记 |
释义 | 朱买臣风雪渔樵记朱买臣事见 《汉书·朱买臣传》。这是个贫士发迹的故事,据 《汉书》载,买臣久贫寒,其妻不耐饥寒,离异再嫁。后买臣得官,为会稽太守,衣锦还乡。道遇前妻及其再嫁丈夫,接至太守府,置园中,给饮食。居一月,妻自经死。元杂剧据此历史故事改编,却改为团圆结局。是说朱妻受命于父,要激励买臣上进,故意索取休书,暗中资助他上京求取功名。朱得官后,知道此种情由,与妻团圆。然而,这一故事的警戒意义在于批评嫌贫背义。因而关于朱买臣被迫休妻,做官后妻欲再续婚姻而遭拒绝的故事,流传甚广,尤其朱买臣马前泼水、覆水难收的情节,脍炙人口,清传奇《烂柯山》 即是此情节,其结局是妻投河死。元剧又有 《王鼎臣风雪渔樵记》,与此剧无大差异,学者们以为是明代人为避朱家王朝之讳,改此剧名。 此选第一折【村里迓鼓】一曲,共十二句,言简意赅,写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用诗句写贫富对比,最经典的句子是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词简意赅,形象鲜明,对比强烈。仔细琢磨,在十个字中写贫富对比,再难超过这两句。但是文学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可创造的意境是无穷的。“月子弯弯照酒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高楼饮美酒,几家流落在街头。” 这是流传很广的民歌,四句中无论抽出哪两句,都无法与杜甫的这两句比较,但是从整首歌来看,它创造的意境,也是无与伦比的经典,与杜诗相比,是另一种风貌,谁也替代不了谁。近体诗有近体诗的艺术风貌,民歌有民歌的风貌,同样,曲体也有曲体的特殊风貌,它比较重铺叙,有人以为它有赋的风味。【村里迓鼓】 是朱买臣与渔夫王安道风雪天烫酒御寒时所唱,曲词主要是感慨,是有所感而发议论。但是,他发议论的方法很特殊,只有第一、二句与最后一句是论,总括起来是两层意思: 第一,这雪,人称是“国家祥瑞”,其实只是为富人助兴; 其二,富人哪里知道穷人——具体说来是渔樵的辛苦。中间九句则完全是铺排富人是如何在雪天里享受特别的乐趣: 在暖阁,红泥炉中添上兽炭,拥炉斟上羊羔美酒; 阁门低垂毡帘,隔断外面的风雪; 还有那象板轻按,佳人歌声婉转助酒兴。所描写的富人作乐,是用来证明 “国家祥瑞”、“则是与那富家每添助”。感慨极深,说明老天爷并不公平,虽是一样的自然现象,不同类的人却有绝不相同的境遇。 元曲中,描写大风雪对贫寒士人的摧残的方式很多,铸造出千姿百态的境遇,也反映了士人各不相同的心态。如 《裴度还带》 写裴度汤风冒雪,只为赶斋,求得一饱。他的心态自然与自食其力的朱买臣不同。他感叹的是 “无才学有权势,有文章受驱驰”。比较起来倒是朱买臣的感叹更具普遍意义,而且在表达方式上更简练直接,并没有费笔墨写穷人如何受大风雪的摧残,只一句 “他每端的便怎知俺这渔樵每受苦”,便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鲜明地突现。不过,这里并不是要证明 《渔樵记》 比《裴度还带》 写得好,只是要说明 【村里迓鼓】 的艺术特色: 其一,以铺叙证议论; 其二,艺术表现方式简练直接。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