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最初的胜利 |
释义 | 最初的胜利武昌起义成功,武汉三镇的迅速克复,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上海望平街报馆门前,每天挤得人山人海,都在打听湖北革命胜利发展的消息。广大人民坚信,满清必败,革命必胜。一次报上登了汉口革命军败退的消息,报馆立即遭到了一千多人的围攻,认为是造谣。从上海开出的长江轮船,百分之八十的乘客都是前往汉口参加革命军的工人和学生,其中还有许多是归国华侨。沿途南京等地,不断有人上船。他们一到船上就把辫子剪掉,表示革命的决心。与此同时,革命已似烈火燎原,席卷各地。武汉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面旗帜,鼓舞着各地人民;各地起义胜利后,又把支援湖北革命作为重要大事。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甚至广东、广西等地,都纷纷派来援军。湖南援军出发时,各界代表和人民群众到江边热烈欢送。从南昌出发的援军,在船樯上高悬着“满奴不灭不生还”的大旗,表达了誓夺胜利的昂扬斗志。 武汉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引起了清王朝的极大惊恐。它立即感到这是一把插向它心脏的利刃,决定着它的生死。因此,急忙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来镇压湖北革命。当时清王朝有十四个镇和十八个混成协新式陆军,分布于全国各省,其中在南方的各镇协大都加入革命,它能够依靠而又可以迅速调动的只有北洋六镇。10月12日,清政府宣布将瑞澂革职,命他暂署湖广总督,戴罪图功。同时,令正在永平参加秋操的第四镇统制王遇甲率二、四两镇各一部星夜赴援,令陆军大臣荫昌迅速赶赴湖北,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都归他节制调遣。又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军和长江水师,迅速开往武汉江面。这些舰艇包括甲午战败后保存下来的几艘巡洋舰“海容”、“海琛”、“海筹”(另一艘“海圻”当时在英国观礼,无法赶回),还有许多炮舰和鱼雷艇。清王朝企图用水陆夹攻的办法,把武汉革命力量迅速消灭。14日,经奕劻向载沣力荐,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岑春煊为四川总督,要他们督办剿抚事宜。上谕说:“该督等世受国恩,自当力顾大局,勉任其难。”[1]载沣本不愿将袁世凯这个对头请出来,但已别无他法。同日,清政府编组第一、二、三军,以随荫昌赴湖北的陆军第四镇及混成第三协、十一协为第一军,以陆军第五镇等编为第二军,派冯国璋督率,听候调遣,以禁卫军及陆军第一镇编为第三军,由载涛督率,守卫京畿。在清政府的一再催促下,清军陆续到达汉口附近。13日,豫军张锡元部到达刘家庙。17日,荫昌抵达河南信阳,即驻此作为行营。同日,萨镇冰率楚有、楚泰各舰驶抵汉口。18日,第二协王占元部抵达黄陂县境的滠口。但是,清军并没有迅速形成一支强大的打击力量。 清政府想利用袁世凯来救它的命,野心勃勃的袁世凯却有他自己的打算。在清政府命他回家“养疴”的那些日子里,他表面上在“养寿园”中过着安闲的生活,自题联语说:“心似南湖常淡定”,而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力图重返政治舞台,攫取更多的权力。清政府起用了他,但给予的权力只是“节制调遣”所有湖北军队及各路援军,对荫昌、萨镇冰所统率的北洋军和海军,只能“会同调遣”。这实际上只是荫昌的副手,自然不能满足袁世凯的野心。因此,他于15日复奏,以“旧患足疾,迄今尚未大愈”为辞,表示不能应命。但最后又说:“一俟稍可支持,即当力疾就道,借答高厚鸿慈于万一。”[2]既不坚决拒绝,也不明确提出就职日期,只是借故拖延。袁世凯作势不出,北洋军也就不肯卖力作战,革命党人却获得了休整和发展力量的机会。 盘踞刘家庙的张彪残部是湖北军政府的肘腋之患。10月14日,谭人凤刚到武昌,就向黎元洪建议,立即驱除张彪残部和新到的河南军,派兵扼守武胜关。黎低头不表态。接连几天,谭人凤都催促黎元洪下令出击,黎均以领事团禁止在距租界十里内开战为理由拒绝[3]。直到17日,领事团送来了“中立”照会,黎元洪的胆子才大了一点。当日,接到荫昌所率先头部队到达汉口附近的消息。晚上开会时,又得悉海军可以支持革命党人。在谭人凤等的坚决要求下,黎元洪勉强下了决心。 18日晨,第二协第三标统带姚金镛等率步队一标,炮队一队渡江,会同驻汉标统林翼支部沿铁路线向刘家庙进击[4]。当时,清军方面有张彪的残部马队一部和河南军一部,共约两千人,在江中军舰的炮火掩护下进行反扑。十时,林部二营管带赵承武率数十人英勇冲锋,清军从火车车窗中向外射击,赵中弹牺牲。同时,清军支队由左侧反攻,革命军死伤较多,退到大智门附近。革命党人毕钟大喊道:“同胞何处去?何处是同胞去路?”林翼支、詹大悲也都出面鼓动,才稳住阵脚。 下午二时,革命军得到汉阳第一标和武昌第四标的支援,再次发动进攻。同时,一列满载清军援兵的火车向刘家庙车站开来,伏在附近稻田里的革命军战士百余人和铁路工人一起,立即奋起拆毁路轨,并且用炮轰击列车。列车应声倾翻,清兵慌忙逃出。革命战士高声喊杀,周围的农民和铁路工人也纷纷拿着扁担、刀矛、铁镐,在一片呼喊声中冲了上来。清军仓忙向滠口败退。这次战斗歼灭了四百多敌人,缴获的武器军需够装备一标以上。革命军胜利地结束了这一天战斗,还饿着肚子。战场上硝烟未灭,大批老百姓就拥上来,提篮、挑担把馒头、烧饼、饭菜送来了,呈现出军民同仇敌忾打清兵的十分感人的景象。 第二天凌晨四时,何锡蕃率第二协队伍全数渡江,行抵刘家花园。何令三标二营管带刘炳福部为主攻,四标谢元恺部为助攻。八点三十分,在跑马场发生遭遇战。十一点四十五分,清军死伤过众,向刘家庙败退。革命军发炮击毁敌兵增援车辆,清兵溃散不整,狼狈逃逸。由于清军北洋炮队尚未到达,革命军的炮队就充分发挥了威力。下午一点四十分,革命军占领刘家庙,一直追击到三道桥附近。 武昌周围形势图 这一天,革命军取得了比18日更大的战绩。敌人丢下了军需火车十余辆、马百余匹、军米、子弹、背包、雨衣、帐篷等大量物资,向滠口逃跑。革命军把战利品装上列车,车头上插着十八星军旗,气昂昂地开回汉口。刘家庙附近的农民也不召而至,争先恐后喜气洋洋地帮助抬运战利品,并且拒绝付给他们力钱,说:“大家都是汉人,你们打仗舍得拚命,我们还舍不得力气吗?”这时武汉三镇都悬灯结彩,庆祝胜利,军政府派出的欢迎乐队高奏凯歌,“沿着歆生路和铁路一带,两旁都挤满了狂欢的群众”[5]。汉口商会还备办酒肉到前线犒军,向战士们身上披挂红彩。《大汉报》胡石庵一个人自采自编,从前线采访了胜利消息,立即回来编印号外。满街满巷的少年儿童,又跳又唱,他们用亲切甜美的声音欢呼:“我们的兵打胜了!”[6] 20日,革命军继续取得胜利。瑞澂凄凄惶惶地向清军咨府诉苦道:“现在豫、湘、鄂战后余兵,为数不过二千”,“力竭精疲,子药垂罄”,“呼应不灵,智力俱穷”。他呼吁荫昌、袁世凯迅速南下,督兵援助,“俾刘家庙驻守湘、豫各军,不致覆没”[7]。 初战告捷,坚定了武汉军民保卫武汉的信心,也大大地鼓舞了全国各地革命人民纷起响应的斗志。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