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曹植 ·求通亲亲表 |
释义 | 曹植 ·求通亲亲表曹植这篇表据其本传记载,写于魏明帝太和五年。“五年 (太和)复上谏求存问亲戚。因致其意云云。”魏明帝下诏书,回报曹植,其意:“盖教化所由,各有隆弊,非皆善始而恶终也。事使之然。故夫忠厚仁及草木,则竹苇之诗作。恩泽衰薄,不亲九族,则角弓之章刺。今令诸国兄弟情礼简怠,妃妾之家膏沐谏略,朕纵不能敦而睦之,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夫明贵贱,崇亲亲,礼贤良,顺少长,国之纲纪,本无禁锢诸国通间之诏也。矫枉过正,下吏惧谴以至于此耳。已敕有司如王所诉。”太和五年八月下诏书:“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先帝著令,不欲使诸王在京都者,谓幼主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关诸盛衰也。朕惟不见诸五十有二载,悠悠之怀,能不兴思!其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适子一入朝, 后有少主、 母后在宫者, 自如先帝令, 申明著于令。 ” 上述材料说明此表写作于太和五年八月以前。此后曹植又向明帝上《陈举表》。这年冬明帝下诏诸王朝京。从曹植所上《求通亲亲表》不为无因。魏文帝曹丕篡汉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魏,改建安为延康,后又改为黄初元年,谴诸侯离京就所封之地,并派监国使者,牵制与控制诸王。“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曹丕)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曹植《写灌均上书令》一文中说: “孤前令写灌均所上孤章,三台九府所奏事,及诏书一通,置之坐隅,孤欲朝夕讽咏,以自警诫也。”由此可见监国谒者权力之大。诸侯、王来京,需奉诏,否则不能来京。曹丕骇怕诸王作乱,谋夺帝位,除派监国使者外,只赐给诸侯、王亲兵,老弱残一、二百人。诸王朝京返回时,又不能同路而行。这就表现了曹丕对诸侯王的猜疑与疏远。监国使者秉呈皇帝意旨,变本加厉,这就造成了魏明帝所指出的“本无禁固诸侯国通问之诏,矫枉过正,下吏惧谴以至此耳。”曹植身处异地,心在魏阙,忧虑国事,屡思报国,恨无因至京,面陈治国之策。故而写此表,通亲问,加强亲亲、君臣之义,以维护曹魏中央政权的统治。 以上表章的背面,可以深感到曹氏统治集团内部,特别曹丕兄弟之间在权利问题上的尖锐斗争。而曹植是首当其冲,尽管其忠心可鉴,但曹丕父子仍以严厉的眼光监视他,终于使他早亡,时年四十一岁。死后,明帝下诏说:“陈思王昔虽有过失,既克己慎行,以补前阙。”至此才算饶恕了他。自此可知曹植上此求通亲表章,不单纯是亲族之间的庆吊,主要是加强曹氏集团亲族之间统治势力,然后是百官等,防止皇权旁落他姓,使北方已统一的社会,重新陷入混乱与割据状态。这种忧患意识是时代的精神。 曹植以饱含深情的彩笔,从古理古事论证中,申明通亲之必要性。然后引入现实、自己,人道绝绪,禁锢明时,再申愿效忠于王朝,忠诚可鉴。以情驶词,做到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故而魏明帝给以回报,并下诏书,诏诸王通问,宣召来京。然而只是叙亲情,而未使诸王辅国,特别是曹植虽愿“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但未达到目的。曹植绝望了,郁郁而死。 表文的第一部分,从开头“臣植言”至“推惠施恩者矣”。主要阐明通亲是天经地义的至理,古代圣贤名王均有述作,它已成为治国安邦,平章百姓的重要原则。从理论上和事实上都证明它的正确,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希望明帝实行之。表章开头点明自己作大臣的身份,保持君臣的关系,不因为明帝是自己侄子,而废君臣之大礼。卑臣曹植上奏皇帝,我听古圣人讲,把天称之为最高,是因为它无所不覆盖;把地称之为最广大,是因为它无所不装载;把日月称之为最光明,是因为它无处不尽照;把江海称之为最大的水,是因为它无所不容纳。表章开端以理入,以天地日月江海为喻,说明事理,做皇帝应像天一样无私无偏,爱抚万物,像地一样宽厚生养万物,像日月一样明察万物,像江海一样容纳一切,而不推却拒绝。如此公正明察,仁爱宽恕,方能治理好国家。 表章以理喻之后,接着指出古代圣贤之论,明王之行为,并以之为论据,说明并非空论,不着边际。先引孔夫子的《论语·泰伯》篇的赞美帝尧的话为证:所以孔子说:“伟大呀唐尧皇帝,他作为皇帝,把天看作是最高的原则,唯有唐尧皇帝依照天意来治理人世。”作者由此推论:“上天对于化育生成万物之德能,可以说是无比弘大广厚了。由此可知顺天德以治人,乃是治国之根本原则,不易之真理。”接着阐明唐尧皇帝治理国家,教化百姓,是先亲属近族,然后推及疏远之百官族姓,由近处而推行到远方。于是出现唐尧的清平之世。作者为了增加此论的信度,引 《尚书 ·尧典》的话为据:尚书、尧典上记载,唐尧皇帝能发扬大德,使宗内的九族亲密和睦,宗族已经和睦团结,亲密无间了,就能更好地辨明与处理百官和各族姓的政事了。这就说明先亲后疏,家族亲睦,然后平章百姓,是古帝王的治国原则,帝尧之实践,已作出肯定的结论,暗示出通亲并非一已之私情,而是关系治国之大事,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问题,是否有背于天德的问题。 接着作者再论及周文王之治,以免孤证之嫌。他说:“到了周文王之时,也推崇帝尧的亲疏教化治国的原则,所以《诗经·大雅·思齐》章歌颂周文王,先亲后疏,仪法先行于妻妾,再到兄弟,推及于家国。所以天下成为非常和睦、互相崇敬的大家庭,诗人为此歌颂他。”作者以周文王治国先亲后疏的事例,说明齐家而后国治的思想。不仅自己身荣,受到人们崇敬,而且赐福于子孙,使子孙百世为天子诸侯,作为天子外藩和屏障,以维护皇帝的统治帝位和权力。这又是一个成功的事例。此后又援引一反面事例:过去周公旦感伤兄弟管叔、蔡叔的不和,帮助殷贵族复辟,于是广封宗族与王亲,作为周王朝的围藩与屏障。所以传疏说:周之宗族结盟,异姓之人,放在后面。实在是骨肉之恩情,虽有过错而不使之离散。亲近宗亲之义,实在是敦厚牢固。没有正义的人把君王放在后面;没有仁爱之人而遗弃其亲族的。作者意在从反面事例中证明正确的论题,通亲实为固邦之本,仁义之体现,宽恕有过错的族亲,更能换得大家族的和睦团结,支持周王朝的八百多年的共王统治地位。 有了上述的精典理论的依据,和成功的范例,故而对明帝提出了请求:希望皇帝参照帝尧敬明之德,体味周文王恭谨仁爱之心,恰如其分地施恩惠给宗族之亲,恩及九族、群臣,百官轮流当番宿卫皇帝依次休息。掌握国家政权不废止处理公事,臣下的亲亲之情,也在通亲的私室之中,得以表现。亲族之理路通畅,庆贺慰问之情才得以施展。这实在可以说是用仁人之心以治理百姓,推惠施恩给百姓的人了。作者这样写,是把明帝推到唐尧虞舜、周文王的位置,使之推行先亲后疏的政策,用来巩固宗族,团结群臣百官,形成一个以皇帝为中心,层层护卫,政权巩固,上下情通的局面。于此作者陈情通亲之愿,可望实现。 表章第二个部分,从“至于臣者”至 “复存于圣世矣”,写现实于古礼、古制之相背,哀痛自己之处境,恳求明帝改变“人道绝绪,禁锢明时”之现状。这一段一开始直接引入自己,至于说到了自己的处境,是人伦之理已断了头绪,生于圣明之时而被禁锢在一地一室,我只好私下暗自伤心。不敢再有什么想交结志同道合之人的想法,无处畅叙人伦之亲亲之情。近时姻亲不相往来,兄弟之间也断绝来往。喜庆婚丧之事,亲族之间不相庆吊,庆吊之礼义也没有了。恩情乖离比陌生人还不如。兄弟亲族之间猜疑和思想的不同,有过于天南海北之远。现在我因为这一切的制度的束缚,永远再无朝拜皇帝和会见亲族的希望了。 上面的述说,哀婉悲切,于礼不乖,尽为事实,柔中有刚,悲而有愤。接着自明心迹,以示造成此隔阂与绝断关系,并非是由于自己的原因,为此问题不可不辩。再用“至于”一词引起,至于说到自己,则是倾心于皇帝,结情义于朝廷,神明可证,从无二心异志。然而这实是天性的作为,对它又能怎样呢?退居闲室,静思诸王,也常有因不能通亲的忧患的心情。作者以受禁锢之境遇,仍不记个人恩怨,依旧忠于朝廷,亲于皇族,并认为这是出自天性。又由己推及诸王,亦同此心,身在山野,心存魏阙,忠心不变。言外之意是说对皇族诸王加以防范是毫无必要的。他们都是一片忠心,反遭此禁锢,忧心忡忡。这就把责任推到了朝廷皇帝,使皇帝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求通亲再提出实际根据,表明表章并不是空发议论,无的放矢。由此也就引出要求解决矛盾的请求:希望皇帝你格外施恩垂爱诸王,下颁诏书,使诸王来京庆贺存问,四节朝拜,能叙叙骨肉亲族之欢爱恩情。保全兄弟和睦的天性厚义。妃妾之家,恢复朝廷赏赐脂粉之制度,一年有两次通亲。对于贵近宗族,要对待合理,对于百官则分等施恩。做到这些,那么古人所赞叹、风雅诗中所歌颂的,又存在于圣世了。这里先提出解决矛盾的具体办法,及其原则,预想的效果,论述有理有据,有节有利。把明帝推到古代圣君贤王的地位上,称颂于时,留芳于后。何乐而不为呢! 表章至此,通亲之义明,解决禁锢又迫在眉睫,作到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说之以利,诱之以德,迫使明帝动手解决这不成文的问题。曹植在此表中求通亲是个礼仪的形式,而实质是先亲后疏,求得任职朝廷,为国尽忠效力。故而引出表章的第三部,深入问题的核心,解决信任与任用问题。 表章内容、深入问题的实质并求得根本解决。“从臣伏自惟省”至“临觞而叹息也”为第三部分,剖析自己心理活动与禁锢独处的矛盾,再表忠心。先从解剖自己入笔;反思自己,怎能连锥刀一样的用途都没有呢!观察和分析皇帝所选拔和任用的官吏来看,臣如果是异姓之人,暗自猜想思索,在任职方面不会落于朝廷他人之后。如能辞去远游之身,戴武冠,解去红色印绶,换佩青色的王侯印绶,出门高车驸马,行则一声号令。京城安家,执鞭戴笔,出从皇帝车辇,入宫服侍皇帝,能答皇帝提出的各种问题,咨询主谏诤,拾遗补阙,这才是我衷心至愿,在梦中都不能使它离开。这几句自我反思之意,意在夸饰自我才能,只因为皇帝先疏疑亲,自己才被摒弃在外藩。文中再用假设推理,巧妙托出自己的理想与志愿,及其梦寐以求的急切心情,重申自己并无野心,只有为皇帝顾问之丹心。申明臣节之义,也有释明帝之疑心,争取信任,为皇帝驱驰,实现先亲后疏之大义。明为审视自己,实为讽谕皇帝,用人不公。这样写既不失臣礼,又下情上达。如果直刺就会招来反感,委婉道来也许会换得同情。 表文再深入一步解剖心理。自己心中永远羡慕《诗经·小雅 ·鹿鸣》篇中所描写的君臣和美的理想境界;心中歌咏《诗经·小雅·棠棣》篇的兄友弟恭而无嫌猜之告诫;心下还想到《诗经·小雅·伐木》篇所说的朋友相乐的道理,但我始终怀念像《诗经·小雅·蓼莪》所描写的永远报答不了父母的深恩,为此而悲哀的内容。每年四节到来,不能拜谒父母,一个人呆立独处,左右只有仆人,所面对的只有妻子,想高声畅谈治国的理想、策略,可又无处去诉说。想要发表治国的理论,又无处去施展。每一次又都是听乐曲而抚慰悲苦之心,面对着酒菜而长声叹息,无法下咽。这几句剖心自白之义,作到哀兵动人,从君臣、兄弟、朋友、父子等伦常的原则方面,表示自己的想法,活画出一个封建等级制的人物形象,以仁与义说服明帝,不弃贤于野,更不疑贤而不用。疑贤而不用,将不利于国家社稷,不利于皇帝,招来天怨人怒。表文第四部分就此加以说明。 表文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收结,从“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至结尾句。中心之意是希望明帝接受自己建议,亲近亲族,信任与任用亲族,以皇帝为首,以亲族为政治中坚,再联结异姓忠臣,牢牢地控制政权。表文仍是从自己视角处开笔;我以为效犬马之劳的忠诚,不会打动人主之心;譬如人的忠诚而不能感动天意一样。古人说的杞梁妻哭倒长城,邹衍忠心被冤入狱,六月飞霜,开始我是相信的。可是一比我心,我觉得那是些空话,我的一切忠心,既未感动人主,又未惊动天神。可是我却认为,我要像葵花藿莱一样,永远倾向太阳,尽管太阳不为我回光反照,我始终不改变我的一片诚心。我私下自比像葵藿一样的忠于皇帝之人,若是降下天地的雨露养育之恩施,下垂日月星三光抚照我,关键是在陛下你了。这几句是以精诚不能动天,否定古人的崩城陨霜的传说,用以激励明帝,更以忠诚不变之心对待不公平之待遇,永不反悔之情,以感动明帝,动同情之心。 接着又以文子的言论为证,深加发挥:我听说文子有一句精采的论断,不享福在前,也不先闯大祸。可是我却顾不得福祸了。现在皇帝怕兄弟间产生祸患,而使他们隔绝。友爱的兄弟为此都很愁,而唯独我站出来陈情上奏,为什么呢?这是我不愿意在这圣明年代里,使有的人不能蒙受皇帝的恩施。有了不蒙受皇帝之恩情,他一定会产生惨痛毒害的心理。所以有像《诗经》中 《柏舟》诗有怨天之气,又像《诗经》中的 《谷风》诗所反映的被抛弃的叹息。古人说伊尹以其辅助的皇帝,不以尧舜之君而感到可耻。孟子又说:“不以舜之所以事其君者,不敬畏其君者也”。这几句申明不施行先亲后疏的普遍性的恩惠,其祸无穷,天人怨怒。所以有伊尹放其君之举措。当然如有不敬事尧舜之君的人,也该惩罚。利害攸关,值得深思,再点明首倡此言,仍是忠心为国,而不为个人。那怕祸先到来,也在所不惧了。所用之典故,均为借题发挥,怨望皇帝的不谅解,不信任;怨望皇帝抛弃忠心之人。借伊尹之事表示忧虑后患,借孟子所言,申明乱臣贼子亦该诛杀,正反利害,论及严密,不生疑猜。 接着下文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愚笨蔽塞,与虞舜、伊尹之才智,无法可比。至于要使皇帝恩崇之光普照天下,宣扬皇帝永远圣明的美德,这是我恭敬谨慎之诚心,私下所独自的节操,实在是怀着像鹤立一样静待企盼的心情,所以敢于同皇帝陈明求通亲亲之意,就是希望皇帝如能发抒天聪之思想和作为,我将恭敬地听着。结尾几句言辞委婉切至的剖析利害,表明虚心恭听,敬畏自己君主。恳请予以答复,听任裁判。以精诚而感动皇帝,借以达到通亲、出仕,实现报国的目的。表文至此结束,是祸是福,“实在陛下”,令人忧思。 表是一种文体,是属于古代公文的体式之一,其用途是臣下上奏皇帝的文章,说明事件,剖析事理,辩明观点,叙述与议论并用,以议论为主。故用散文体。 表中《求通亲亲》是就孟子的“亲亲仁也”立意,既是题目,又是一篇之眼目,贯穿全文始终。表的开端以天经地义的自然之理与圣人的精典言论来破题,阐明通亲的重要性,并提出先亲后疏的用人原则。然后发挥题意,证以古事,说明其利。最后回到现实,揭露禁锢不通亲之弊。分析其原因,不在诸王之过,而是皇帝之不明。由此而再引出信任异姓之臣,远疏同姓之王,致使同姓之王忧伤独处而怨积不舒,有才不得施展。再陈怨积之惨毒,须防伊尹放其君之祸,或臣子不君之灾。利害已明,通亲亲之举已成必然了。表中又反复表明一片赤心、丹诚,获得信任和任用,施展报负,上报国家社稷,下完父母之深恩宏愿。不为庸庸碌碌之徒,了此一生。用以破解皇帝之疑心猜忌。表文眉目清晰,全文结构严谨,层深勾勒,尽发挥题意,无直刺浅露之弊。含蓄委婉,恳切敦厚,怨而不怒,始终是以哀情动人。字字精确,句法多变,更兼使笔用典,情理相切,使本来是枯燥的表文,具兼文学性、暗示性、生动性,形成了简洁精致、刚柔并济的文风。成为古代表文中的精品。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