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报任安书(节选)》
释义

《报任安书(节选)》

[原 文]

太史公①牛马走②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③辱④赐书,教以慎于接物⑤,推贤进士为务⑥。意气⑦勤勤恳恳⑧,若望⑨仆不相师⑩,而用流俗(11)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12)。阙然(13)久不报(14),幸(15)勿为过(16)。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17)之功,文史星历(18),近乎(19)卜祝(20)之间,固(21)主上所戏弄,倡优(22)畜(23)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24)仆伏法(25)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26)?而世俗又不能与死节(27)者比(28),特(29)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30)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31)使然(32)也。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33)之(34)所趋(35)异也。太上(36)不辱先,其次不辱身(37),其次不辱理色(38),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39)受辱,其次易服(40)受辱,其次关木索(41)、被箠楚(42)受辱,其次剔毛发(43)、婴金铁(44)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45)受辱,最下腐刑(46)极矣!传(47)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48)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49)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50),定计于鲜(51)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52)箠,幽于圜墙(53)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54)地,视徒隶(55)则心惕息(56)。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57)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58)耳,曷足贵(59)乎?且西伯(60),伯也,拘于羑里(61);李斯,相也,具于五刑(63);淮阴(64),王也,受械于陈(65);彭越(66)、张敖(67),南面(68)称孤,系狱(69)抵罪;绛侯(70)诛诸吕,权倾(72五)伯,囚于请室(73);魏其(74),大将也,衣赭衣(75),关三木(76);季布为朱家钳奴(77);灌夫(78)受辱于居室(79)。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80)加,不能引决自裁(81),在尘埃之中(82)。古今一体,安在(83)其不辱也?

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84)。审(85)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86)之外,以稍(87)陵迟(88),至于鞭箠之间,乃(89)欲引节(90),斯不亦远(91)乎!古人所以重(92)施刑于大夫者,殆(93)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94)死,念父母,顾妻子(95)。至激于义理者(96)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97)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98)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99)识去就之分[1]矣,何至自沉溺[2]缧绁[3]之辱哉!且夫臧获[4]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5]苟活,幽于粪土之中[6]而不辞者,恨[7]私心[8]有所不尽[9],鄙陋[10]没世[11],而文采不表于后世[12]也。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13]非常之人称[14]焉[15]。盖[16]文王拘而演《周易》[17];仲尼厄而作《春秋》[18];屈原放逐,乃赋《离骚》[19];左丘失明,厥有《国语》[20];孙子膑脚,兵法修列[21];不韦迁蜀,世传《吕览》[22];韩非囚秦[23],《说难》、《孤愤》[24];《诗》[25三百]篇,大底[26]贤圣发愤[27]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28],不得通其道[29],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30]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31]不可用,退而论书策[32],以舒[33]其愤,思垂[34]空文[35]以自见[36]。

仆窃不逊[37],近自托[38]于无能之辞[39],网罗天下放失旧闻[40],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41]其成败兴坏之纪[42],上计轩辕[43],下至于兹[44],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45],通[46]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47]未就,会[48]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49]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50],通邑大都[51],则仆偿前辱之责[52],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53]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54]未易居[55],下流[56]多谤议[57]。仆以口语[58]遇遭此祸,重[59]为乡党[60]所笑,以[61]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62百]世,垢[63]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迴[64],居则忽忽[65]若有所亡[66],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67]沾衣也!身直[68]为闺阁之臣[69],宁[70]得自引[71]深藏岩穴[72]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73],以通[74]其狂惑。今少卿乃[77]教以推贤进士[78],无乃[79]与仆私心剌谬[80]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81],无益,于俗不信,适[82]足取辱耳。要之[83],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84]意,略陈固陋[85]。谨再拜。

[注 释]

①太史公:汉代史官太史令的通称,这里是司马迁自指。②牛马走,像牛马那样被驱使的仆人,这是一种自谦的说法。走,这里是“仆”的意思。③曩(náng) 者:从前。④辱:委屈。⑤物:他人。⑥以……为务:把……当作紧要的事。务,紧要的事情。⑦意气:情意。⑧勤勤恳恳:殷勤恳切。⑨望:怨恨。⑩不相师:不效法你的指教。相师,宾语前置。相,指代对方。(11)流俗:世俗,一般的风俗习惯。(12)固陋:见识浅薄。(13)阙(quē)然:指隔了很久。(14)报:复信。(15)幸:希望。(16)过:责难,怪罪。(17)剖符丹书:皇帝发给功臣的特制契券。剖符,剖分开的竹制信符,君臣各执一半,上写誓词,以示永保功臣封爵。丹书,即丹书铁券,在铁券上用朱砂写上誓词。汉初规定,凡受封剖符丹书的有功之臣,后世子孙有罪可以赦免。(18)文史星历:都是太史令掌管的事。文,文献。史,史籍。星,天文。历,历法。(19)乎:于。(20)卜祝:负责占卜祭祀的官。祝,负责祭礼的人。(21)固:历来(是)。(22)倡优:古代的乐工、伶人等伎艺人,社会地位极低。这里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对待倡优那样”。倡,乐师。优,伶人(23)畜:豢养。(24)假令:假使。(25)伏法:依法。(26)何以异:即“以何异”,宾语前置。(27)死节:为节操而死。死,为动用法,为……而死。(28)比:同等看待。(29)特:只不过。(30)就:靠近,走向。(31)所自树立:指自己立身处世的职业地位等。(32)使然:“使之然”的省略。然,如此。(33)用:因为。(34)之:舒缓语气,不译。(35)所趋:所追求的。(36)太上:最上的,首要的。(37)身:自己。(38)不辱理色:“不辱于理色”的省略。理色,复词偏义,义在“色”,颜面,面子。理,肌理。(39)诎(qū)体:卑躬屈膝。诎,通“屈”。(40)易服:这里指换上囚服。古代囚服为赭色。(41)关木索:套上刑具。关,通“贯”,指戴上。木索,刑具,木枷和绳索。(42)箠(zhúi)楚:用来打犯人的棍棒荆条。这里用如动词,指用棍棒荆条拷打。箠,同“棰”,杖。楚,荆条。(43)剔毛发,即髡(kūn)刑。剔,通“剃”。(44)婴金铁:脖子上戴着铁圈,即钳刑。婴,缠绕。(45)毁肌肤、断肢体:指种种肉刑。古肉刑有劓(yì,割鼻 )、刵(ěr,割耳)、膑(削去膝盖骨)等。(46)腐刑:宫刑,阉割男子生殖器。(47)传(zhuàn):注释或解释经文的文字。这里指《礼记,曲礼上》。(48)槛(jiàn)阱:关兽的笼子捕兽的陷坑。(49)积威约之渐:长期的威力约束而逐步形成的。约,约制。之,取消“积威约渐”的独立性,使它成为一个解释原因的分句。渐,浸渍,渐进。(50)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即使是个木制的狱吏来审讯,也绝不去对答。议,吏议,法官的审讯和判决。(51)定计于鲜(xiān):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鲜,夭折,不以寿终。这里指自杀。(52)榜(péng):同“搒”。用竹板、棍子打。(53)圜(yuán)墙:指监狱。(54)枪(qiāng):同“抢”,碰撞。(55)徒隶,狱卒。(56)惕息:胆战心惊。(57)以:通“已”。(58)强(qiǎng)颜:厚着脸皮。(59)曷(hé)足贵:怎么值得尊重。曷,何。(60)西伯:即周文王姬昌。伯,方伯,一方诸侯之长。周文王曾为西方诸侯之长。(61)羑(yǒu)里:殷纣王囚禁周文王的地方,在今河南汤阴境内。(62)李斯:秦始皇的丞相。(63)具于五刑;指先后受五种刑罚,即劓(yì,割鼻子)、刖(yuè,斩左右趾)、笞杀(打死)、枭首(斩首)、菹(zǔ,剁成肉酱)。具,具备。(64)淮阴:汉高祖刘邦的大将淮阴侯韩信。(65)受械(xiè):刘邦打败项羽后,封韩信为楚王。后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就以游云梦泽为借口,在陈地乘韩信谒见的时机,把他抓起来。韩信被赦免后,降为淮阴侯。械,手铐脚镣一类的刑具。(66)彭越:刘邦的功臣,被封为梁王。后因有人告发他谋反,被夷灭三族。(67)张敖:刘邦的功臣赵王张耳的儿子、刘邦的女婿。张耳死后,他继嗣为赵王,因谋反罪被捕入狱。(68)南面:面朝南。(69)系狱:“系于狱”的省略。囚禁在牢狱。(70)绛(jiàng)侯:刘邦的功臣绛侯周勃。(71)诸吕:刘邦之妻吕后的亲族。(72)倾:超过。(73)请室:请罪之室。囚禁有罪官吏特设的监狱。周勃曾因有人诬告谋反,被囚于请室。(74)魏其(jī):汉景帝时的大将军魏其侯窦婴。(75)衣(yì)赭衣:身穿囚犯所穿的赭色衣服。衣,动词,穿。(76三)木:在头、手、足三处所加的刑具,即枷、手铐和脚镣。(77)季布为朱家钳奴:季布是项羽的将领,项羽失败后,刘邦用重金悬赏捉拿季布,季布便髡 (kūn剃毛发)、钳(颈带铁圈),卖身于当时鲁国的大侠朱家为奴以避祸。(78)灌夫:汉景帝时为中郎将,汉武帝时为太仆,因得罪丞相田蚡被囚。(79)居室:官署名,当时拘讯犯罪贵族的地方。(80)罔:通“网”,法网。(81)引决自裁:引决、自裁都指自杀。引决,亦作“引诀”。(82)尘埃之中:借指拘禁犯人的地方。(83)安在:在哪里。安,何。(84)勇怯,势也,强弱,形也:互文,即 “勇怯强弱,形势也”,须合译。(85)审:详知,确实。(86)绳墨:指法律。(87)稍:渐渐。(88)陵迟:颓丧,志意衰退。(89)乃:才。(90)引节:等于说死节,为坚持气节而死。(91)远:借指时间距离大,久远。(92)重:形容词用如动词,意为“慎重对待”。(93)殆:大概。(94)恶(wù):厌恶。监狱。(95)念父母,顾妻子:互文,即“顾念父母妻子”,挂念父母妻子儿女。(96)激于义理者:“激于义理而死者”的省略,指为义理所激发而死的人。(97)于妻子何如:对妻子和子女怎样。意思是对他们并不顾念。(98)何处不勉:意思是何时何地不能勉励自己去做符合节义的事。(99)颇:略微。[1]去就之分(fèn):舍生就死的道理。分,原则,原理。[2]沉溺:陷入。[3]缧绁(1éi xiè),指捆缚囚犯的绳索。缧,大绳子。绁,长绳子。[4]臧获;古时对奴婢的贱称。骂奴曰臧,骂婢曰获。[5]隐忍:不露真情地忍受。[6]粪土之中:借指充满污秽的监狱。[7]恨:遗憾。[8]私心:自己的心愿。[9]有所不尽:还有没完全实现的。尽,动词,完全实现。[10]鄙陋:平平庸庸,碌碌无为。[11]没世:终结一生。[12]不表于后世:状语后置,即“于后世不表”,不能彰显于后世。[13]倜傥(títǎng):卓越,洒脱不羁。[14]称:称道。[15]焉:代词,相当于“之”。[16]盖:发语词。不译。[17]文王拘而演《周易》:相传周文王被拘羑里时,推演六十四卦,成为《周易》一书的纲要。演,推演。[18]仲尼厄而作《春秋》: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围攻、绝粮等困厄,便回到鲁国写作《春秋》。厄,困厄。《春秋》,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体史书。[19]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诗人。他忠于楚国,却因别人谗毁,被楚怀王放逐到江南。《离骚》,屈原所作的抒情长诗。[20]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丘,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传说《国语》是他作的。厥,因此,于是。《国语》,西周末至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国别史。[21]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战国时大军事家孙膑,编著了兵法。膑,挖去膝盖骨。修列,编撰。[22]不韦迁蜀,世传《吕览》:不韦,秦始皇的相国吕不韦。秦始皇十年,吕不韦因罪免职,后又奉命迁蜀,在途中自杀。《吕览》,吕不韦为丞相时,命他的门客著书,书名为《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吕览》应是作于吕不韦迁蜀之前。[23]韩非囚秦:韩国的公子韩非,战国时法家的代表人物,后到秦国,为李斯所陷害,下狱而死。[24]《说难》、《孤愤》:《韩非子》中的篇名,作于韩非到秦国去之前。[25]《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诗歌三百(五)篇。在汉代以前只称为《诗》,到汉代把《诗》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26]大底:大抵,大都。底,同“抵”。[27]发愤:抒发愤懑的感情。[28]郁结:郁闷聚结。[29]通其道:实现他们的志向。道,志向。[30]乃如:就像。[31]终:总归。[32]论书策:“论于书策”的省略。指在著作中发表议论。[33]舒:抒发。[34]垂:留。[35]空文:文章,与具体的功业相对而言,称为空文。[36]自见(xiàn):表现自己的志趣。[37]逊:谦逊。[38]托:借助。[39]无能之辞:不高明的手笔。[40]放失(yì)旧闻:散失的文献。失,通“佚”。[41]稽:考察。[42]纪,纲纪,这里指道理、规律。[43]轩辕:即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祖先。[44]兹:现在。[45]天人之际:自然现象同人类社会的关系。[46]通:通晓。[47]草创:起草稿。[48]会:恰恰。[49]以:通“已”。[50]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藏之于名山,传之于其人”的省略。[51]通邑大都:“通于邑大都”的省略。通,流通,传播。[52] 责(zhài):通“债”。[53]为(wèi):向,对。[54]负下:蒙受屈辱。负,蒙受。下,低下,这里指因有罪受刑而带来的坏名声。[55]居:处。[56]下流:地位卑贱。[57]谤议:指责和非议。[58]口语:指为李陵辩护事。[59]重(chóng):又。[60]乡党:同乡,邻里。[61]以:以致。[62]累:积累,历经。[63]垢:污垢,这里指耻辱。[64]肠一日而九迴:比喻心事重重,痛苦不堪。[65]忽忽:恍恍惚惚,心神不定。[66]亡:失。[67]发背:“发于背”的省略。[68]直:副词,只不过。[69]闺阁之臣:宫禁中的臣仆,指宦官。[70]宁(nìng):难道。[71]引:引退。[72]岩穴:山洞,古代隐士的住处。[73]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互文,即“从时俗而浮沉俯仰”。[74]通:达,抒发。[75]狂惑:指内心的悲愤和矛盾。[77]乃:竟然。[78]推贤进士:互文,即“推进贤士”,推、进,推举。[79]无乃:恐怕。[80]剌(là)谬:违背。[81]曼辞以自饰:即“以曼辞自饰”。曼,美好。[82]适:正好,恰好。[83]要之,总之。[84]悉,尽。[85]固陋:短浅的见识。

[译 文]

太史公司马迁在少卿面前再拜陈言。前些时候承蒙您屈尊赐信给我,教导我谨慎地待人接物,并尽力向皇帝推荐人才。信中情意诚挚恳切,好像是抱怨我没能遵从您的意见行事,反而把它当作世俗庸人的话。(其实)我是不敢这样做的。请允许我大略地陈述我的鄙陋之见。拖了很久没有回信,希望不要见责。

我的先人没有建过功勋,没有皇帝颁赐的剖符丹书;只是掌管文献、历史、天文、历法的太史令,近似于卜官、巫祝之类,历来是被主上所戏弄,像乐师、优伶那样被豢养着,而为世人所看不起的。假使我认罪被杀,如同九牛失去一毛,同死去一只蝼蛄、蚂蚁有什么区别呢?而世人又不会把我和为坚持气节而死的人同样看待,只不过认为我智虑穷尽,罪大恶极,不能自脱于罪,终于走上死路而已。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平素自己所处的地位使人们有这样的看法。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不同啊。(作为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自身不受辱,其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其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辞而受辱,其次是屈身下跪受辱,其次是换上罪人的衣服而受辱,其次是戴上刑具、被杖责而受辱,其次是剃去头发、颈绕铁链而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截断肢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受腐刑,屈辱到了极点!《礼记》上说,“刑罚不能加到大夫身上。”这是说作为士人在节操上不可不勉励自己啊。

猛虎在深山里,足以使百兽震恐,一旦关进笼子掉进陷坑,便摇着尾巴向人求食,(这是由于)长期地威慑它管制它而逐渐造成的。所以,有这样的士人,即使在地上画个圈作监牢,按情势也不愿进去;即使削个木头人当狱吏,按情理也不愿同他对答,(因为)他决计在受辱之前便自杀。如果(一个人)捆绑了手脚,戴上了刑具,赤裸着肌肤,遭受鞭打,幽禁在牢狱里,在这时候,他见到狱吏就会叩头,看见牢卒就心惊胆战不敢喘气。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长期地威慑他管制他而逐渐造成的情态。(人)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要说自己没有受污辱,真可说是厚脸皮了,怎么还值得尊重呢!再说,西伯是西方诸侯之长,却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身受五刑而亡;淮阴侯被封为楚王,却在陈地戴上了刑具;彭越、张敖都是面向南方称王的人,却被捕入狱问罪;绛侯周勃灭掉叛乱的诸吕,权势超过春秋五霸,却被囚禁在请室之中;魏其侯是大将,却穿上赭色囚衣,戴上木枷、手铐和脚镣;季布剃去头发、颈绕铁链卖给朱家做奴隶;灌夫在居室之中受尽污辱。这些人都是身至王侯将相,名扬邻国,等到犯了罪法网加身,不能下定决心自杀,结果被囚禁在监狱之中,古今一样,哪里有不受屈辱的呢?

由此说来,(人的)勇怯强弱都是形势所决定的。道理十分明白,还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一个人不能早在法律制裁之前自尽,因而志意逐渐衰退而颓丧,到了身受杖责的时候,才打算为名节而死,这岂不是太晚了吗!古人不轻易对大夫施刑的原因,大概就是由于这个缘故。

按人之常情,没有不贪生怕死、顾念父母妻子儿女的,至于为义理所激发而(赴死)的人就不是这样,这是由于有不得已的情况。现今我很不幸,父母早逝,又没有兄弟这样的亲人,孑然一身,孤立世上,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子女怎么样呢?况且勇敢的人不一定为节义而死,怯懦的人如果仰慕节义,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勉励自己(自杀)呢?我虽然怯懦,想苟且活下来,也略略懂得舍生就死的道理,何至于甘心陷入囹圄而受污辱呢!就连奴仆婢妾尚且能够自杀,何况我处在迫不得已的境地中呢?我之所以勉力忍受不露真情地苟活,幽禁在污秽的监狱中而不辞世,是因为我遗憾的是我的志愿尚未完全实现,如果碌碌无为了结此生,我的文章著述便不能显扬于后世。

古时候富足尊贵却湮没无闻的人,多得无法记数,唯有卓越特出的人才被后人称道。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出《周易》六十四卦;仲尼一生受尽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出《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就写出《国语》;孙子被截去膝盖骨,编纂了《兵法》;吕不韦流放到蜀地,《吕览》流传于后世;韩非被囚在秦国,写出了《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他们内心的忧愤而作的。这些人都是心里有抑闷郁结之处,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才追述往事,而希望未来的人了解他们的抱负。至于左丘失明,孙膑断足,再也不可能被重用了,于是退隐著书,以此抒发内心的愤懑,期望文章能流传后世,使自己的心志得以表白。

我这个人不谦逊,近年来借助于不高明的文辞,搜集天下散落失传的历史文献,大略地考证前人行事的史实,综合起来,说明事实的本末,考察其成功、失败、兴起、衰亡的规律,上从黄帝算起,下至于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用来探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而形成一家之言。起草还没有完成,恰恰遭逢李陵之祸。我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遭受极残酷的刑罚而没有怨恨的表示。如果我真能著成这部书,把它藏在名山之中,传给能了解我的人,广泛流传于通都大邑,那末,我就偿还了受辱的债,即使被杀一万次,难道还有什么后悔吗!然而这些只可以同明白人谈,难于对世俗的人去讲啊。

再说,我背负着因罪受刑的坏名声,在社会上不易与人居处,地位低下的人常常受到责难和讥评。我因言论而遭逢这场灾祸,更为邻居乡里所耻笑。以致玷辱了祖上,我又有什么脸面再上父母的坟墓前呢?即使延续到百世,耻辱只会越来越深。因此,肝肠寸断,痛苦不堪,在家就精神恍惚,若有所失,出门就不知自己要去何处。每当想起所遭受的耻辱,冷汗总是从背上流出沾湿了衣服。我只不过是一个宫闱之臣,难道还能自行引退隐居山中吗?所以(我只能)暂且随世俗而浮沉、与时势相俯仰地活下去,(借著书)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和矛盾。如今少卿竟教我推贤进士,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现在即使我想用推贤进士的行动、用美好的言辞来自我粉饰,也没有用,也不会取得世俗的信任,只是足以招致屈辱罢了。总而言之,人死了之后是非才能有定论。这封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心意,只是大略地陈说我浅薄的见解。谨再拜。

[鉴 赏]

司马迁在这封信里,述说了因李陵事件而蒙受奇耻大辱的始末,倾诉了郁积在内心的痛苦和愤懑,说明了自己所以“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能流传后世的不朽著作,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这封信是了解司马迁思想和为人的少有的第一手史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关于生死的至理名言。从文中又可看出,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他不能为了免受屈辱一死了之,而断送自己终生追求的理想。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极刑而无愠色”,“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只要他的著作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他的这种将人生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眼光,使他超脱了世俗的荣辱观,而选择了古圣先贤历尽困厄成一家言的那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道路。

《报任安书》感情深沉而激越,言辞委婉而深沉,文势起伏跌宕而呼应绵密,前人评价这篇文章是“慷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忧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堪称我国古代书信体散文中的杰出之作。

字数:9355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