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普贤道场 |
释义 | 普贤道场峨眉山为佛教名山,这里几乎无峰不寺、无岭不殿。以至于山与寺联为一体,密不可分。我国佛教传统认为峨眉山是普贤道场。普贤,佛教菩萨名,为释迦牟尼右胁侍,专司“理”德。《华严经》说:“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门人)三千人,常在其中演说法。”峨眉山夜有“圣灯”、昼有“佛光”,一片光明,故佛教徒们认为峨眉山就是《华严经》中的光明山,自然也就是普贤道场了。 佛教传入峨眉山的时间说法不一,有认为是在汉代,但据不少学者考证是在魏晋间。晋代,著名高僧慧持登峨眉山建寺弘法,对佛教在这里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南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大修寺庙,佛教大行。唐代高宗、武则天都支持佛教,使这儿的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宋、明两代是峨眉山佛教的鼎盛时期。此时,寺庙不断建成,名僧辈出。据《峨眉山志》载,有佛教寺庵近百所,僧人达三千余人。峨眉山被视为普贤道场,也自宋代始。正是宋人始说古时有蒲翁入山采药,得见普贤菩萨瑞相。宋太祖时,嘉州屡奏普贤显像,朝廷还派遣内侍张重进前往庄严瑞相。太宗时,又造普贤巨大铜像,置大阁供奉。峨眉山渐成为普贤圣地。普贤道场的确定,可以说是峨眉山佛教大发展的一种体现。清代以后,佛教在峨眉山渐呈衰落趋势。同治年间常住僧已降至六百人左右。 四川峨眉山普贤寺普贤菩萨 最早的寺院主要有光相寺、黑水寺和普贤寺。光相寺,位于高峰金顶,相传建于东汉。初称普光殿。山多雷火,屡建屡废。正殿永明华藏寺,系清光绪年间重修。殿后最高处,原有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所造铜铸佛殿一座,阔近5米,深4.5米,高6米余。中祀普贤菩萨,四壁铸出万佛,门阴刻全蜀山川程途。可惜此铜殿及华藏寺均毁于火。现在原铜殿遗址附近留有铜塔两座,还有原铜殿内明成化年间(1465—1487)所铸铜碑一通。正面为“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背面为“峨眉山普贤金殿碑”,今存殿侧卧云庵。其实,山名“金顶”皆因此铜殿而得名。当时铜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故名。寺处海拔3077米的山顶,危崖凌空,旁即万仞削壁,俗称舍身崖。平时寺周云雾弥漫,太阳一出,则云海滔滔,无数山头隐约可见。站在山顶极目西望,数百里外的雪山历历在目。在金顶还可一睹神奇的“佛光”和“圣灯”,风景奇秀。朝拜金顶是登山的佛教徒的最终目的地。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吟咏甚多。“脚头踏破翠芙蓉,直上峨眉第一峰。夜共斗牛岩畔宿,薜萝深处白云封。”极言其高。“天阙尘氛净,烟霄草木香。”极言其净。“诸天银色界,万里玉光铺”;“谁骑六牙象,来坐七天中”;“凌晨观日出,极目海云东”,极言其奇和壮。 黑水寺,位于对月峰,魏晋间僧肇所建。其后寺屡毁屡建。被追为峨眉祖堂。寺前有唐代高僧慧通之妹慧续尼院,传说有黑虎为之巡廊。附近有“八音池”。据说“池集群蛙,过之者拍掌,则一大蛙鸣,群蛙次第相和如八音之作。音将终,则一蛙复大鸣,群蛙顿止。”十分有趣。 普贤寺,位于峨眉主峰万佛顶东海拔1000米处一开阔台地上。东晋高僧慧持(东晋名僧庐山慧远之弟)所建。唐代名白水寺,宋代名白水普贤寺,明代称之为万年寺。寺经历代扩建,到明代,已有殿宇七重,规模最为宏大。可惜在1946年大火中,除无梁殿外,其他建筑皆付之一炬。现有殿宇主要为1953年重建。无梁殿又称砖殿,为了护罩普贤菩萨像,明万历皇帝命当时白水寺住持福登修建。殿呈窿顶方形,外部通高16米,边长5.7米,顶上建有五座小型白塔。因除大门外,全殿未用一梁一木,故名。万历皇帝还曾为寺赐额“圣寿万年寺”,借以为其母祝寿。殿内普贤菩萨骑白象铜像,铸于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象长7.35米,高4.7米,重62吨。据说此像先分十段在成都铸成,然后运到寺里焊接起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属不易。殿内四壁下部有小龛24个,各供铁佛像一尊,上部横列小龛六道,供小铜佛像307尊,铸工精致。 现存其他规模较大的寺院还有报国寺、伏虎寺、仙峰寺、洪椿寺和洗象寺等。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系明万历年间明光道人所建,初名会宗堂。清康熙年间,闻达和尚易地而建,改名报国寺。康熙皇帝题有“报国寺”额。殿依山而建,逐殿升高。进山门即弥勒殿,向上依次为大雄宝殿、七佛殿、普贤正殿、藏经楼。大殿从整体到每一细部都经巨匠精工雕成,气势轩昂。各殿供奉的佛像姿态各异。其中坐于白象之上、手拈如意的普贤菩萨,庄严而慈祥,极富特色。寺内大雄宝殿后供有一尊彩釉瓷佛像,通高2.47米,面部色泽白晳,光洁照人。寺内还有十四层紫铜“华严塔”一座,明代铸造。塔通高7米,塔身铸有小佛像四千七百余尊及《华严经》全文。寺内外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殿前还植有满庭丹桂,花香四溢,环境清静幽美。 伏虎寺,位于峨眉山麓、报国寺西约1公里处。为峨眉山最大寺院。初建于唐代(或说建于宋、明),宋代名神龙堂。至绍兴年间,这里虎狼为患,高僧士性建尊胜幢一座,以示镇压,故改名伏虎寺(或说以山形如虎蹲伏而得名)。寺几经兴废,清顺治年间重建。寺周古木参天,浓荫蔽日。但尽管殿堂掩映在密林之中,而屋顶却无残枝败叶存留。康熙帝因此题“离垢园”三字以道其神奇。据分析,这是因为山谷中形成的环形气流正好将这些落叶吹走了的缘故。寺后罗峰山经常有轻云缭绕。“罗峰晴云”为峨眉胜景之一。古人赋诗云:“一径钟声瞻玉殿,万杉烟色绕琼楼。石硚水隔红尘杳,台榭飞花绿树稠。”言其幽深秀美。 四川峨眉山伏虎寺 仙峰寺,位于华严顶九老洞一带。明万历年间僧本炯创建。古称慈延寺或仙峰禅院。寺背倚高山,面对危崖,俯视华严顶下,群峰林立,气象万千。寺宇宏敞,凡五进,多为清代重建。屋顶覆以锡板铁瓦,在日光照射下,晶莹夺目。寺内供奉释迦牟尼和普贤菩萨。舍利殿内还供有释迦牟尼舍利子两枚。寺右数百米即九老洞,传说有九位仙人居住其中。他们是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蓬。九老洞附近还有先皇坛,相传为轩辕黄帝问道处。寺处海拔1700米山中,故盛夏如秋。寺周多松、杉,另外还生长有一种珍贵植物珙桐。寺宇远离尘寰,更显得深邃幽寂。寺周还是群猴栖息之地,山僧戏称之为猴居士。他们或嬉戏,或从游客手中觅食,倍添山中情趣。 四川峨眉山仙峰禅林大院 洪椿寺,位于天池峰,建于唐代(一说明代),后屡毁屡建。古称千佛殿,因寺前有洪椿古树,故易此名,又称洪椿坪。寺殿宇宏敞洁净。明代规模最大时有上下四殿,成为山中一大庙宇,慕名前来静习的达千人。大雄宝殿内供普贤菩萨像,左右为十八罗汉像。清代康熙皇帝曾赐额“忘尘虑”及对联“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一幅,均佚。楼上供有千尊一尺多高的佛像。还有一盏千佛莲灯,高1.7米,七边形,上刻龙纹七条及佛像五百八十二躯,作工精细,工艺高超,据说系1915年花费一万余元雕刻而成。大殿门前悬有一幅清乾隆年间写成的长达二百字的对联。寺为群峰环抱,两侧有深谷溪涧。海拔1100米,故盛夏如秋。又因山间水气不易散发,故夏季每日清晨均有小雨濛濛,“洪椿晓雨”为峨眉胜景之一。《峨眉县志》有《洪椿晓雨》一诗:“万壑千岩势不平,攀藤扪葛力难胜。苍茫山雨天将曙,寺入洪椿又一程。”而“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则更形象地描绘出晓雨的可爱。大概寺周的林木花草日日为晓雨清洗,故纤尘不染,苍翠欲滴,环境雅净至极。 洗象池,位于峨眉钻天坡顶。明称初喜庵,规模甚小,清康熙年间扩建为寺。旁有石池,深6尺,传说为普贤菩萨浴象处,故称洗象池。池本平常,以神话而贵。殿宇巍峨,祀观音、地藏、大势至。寺处2100米高处,气候寒冷,故遍山皆为松杉盖满。这里早晚需燃炭取暖,正所谓“五月峨眉需近火”了。每当无云和无月之夜,在洗象池前还可看到“圣灯”点点,为寺蒙上一层神秘的异彩。这一带也是猴群栖居之地,它们常到路边向游人索要食物,十分可爱。 历代在峨眉山弘法的僧人数以万计,他们在此修建寺院、译经、讲道、修行,推动了峨眉山佛教的发展,甚至对峨眉山环境的保护、名山的建成,起重要作用。据载,影响较大的有慧持、明果、宝掌、慧通、继业、怀古、别峰、别传等人。 慧持(337—412),东晋僧人,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庐山慧远的弟弟。十四岁始读书,但接受快,“一日所得当他一旬”。善文史。与兄共事道安为师,“遍学众经,游刃三藏”。后奉师命,随兄东行,初止荆州上明寺,后适庐山修持。数年后至建康东明寺,得到晋卫军琅琊王玽器重,帮助西域僧人伽罗叉译校《中阿含经》。后还庐山。晋隆安三年(399)立志入蜀传法,其兄慧远苦留不住,感叹说:“人生爱聚,汝乃乐离,如何?”慧持答道:“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割欲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遂与兄别,远行到成都,在龙渊精舍,大弘佛法,得刺史毛璩推崇。次年登峨眉山,同当地苦行僧一起,披荆斩棘,辟地为寺,供奉普贤菩萨,号普贤寺,因此成为峨眉山佛教奠基人之一。两年后仍回成都龙渊精舍。后世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蜀人谯纵举兵杀刺史毛璩,自称成都王,举邑纷扰,慧持避乱居郫县中陀寺。谯纵从子道福“兇悖尤甚”,带兵到郫县讨伐,进入寺中。众僧皆惊懼逃走,惟持镇静自若。逼至前,仍盥洗如常。道福竟“愧悔流汗”。可见慧持修道之深。晋义熙八年(412)卒于龙渊寺,春秋七十六。 明果法师,俗姓林,四川资州人,曾在北魏道武帝廷下为将,以功封镇南将军。后在泽州问月庵出家,法名太空,别号澹然。道成,回峨眉山住锡,弘扬佛理。时乾明观道士受到感悟,多弃道皈佛,并请明果住观。于是明果改观为中峰寺。这件事被后世演义为“刺蟒救道”的故事加以渲染。 宝掌和尚,印度人,因左掌心有痣,故名。南北朝时来华,初住成都大慈寺,译经布道,并以善诵《般若经》著称。人们赞颂他“劳劳玉齿寒,似迸泉岩急。有时中夜坐,阶前鬼神泣。”后上峨眉,建庵弘法。《峨眉县志》称峨眉灵岩寺也为宝掌所建。还曾到五台山住融峰华严寺住锡。对佛教在峨眉山,以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 慧通禅师,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从洛浦寺元安和尚出家。唐僖宗年间(874—888),自会稽至峨眉山,喜爱这里山清水秀,遂住白水寺,弘扬佛法。他对峨眉山佛教最突出的贡献是四处募化,修建寺院。经他率门人组织修建的寺院有普贤寺、清音阁、华严寺、中峰寺、黑水寺。由于他相信“峨眉山属火”故多火灾的说法,于是分别改华严寺、中峰寺、牛心寺、普贤寺、华藏寺寺名为归云阁、集云寺、卧云寺、白水寺、黑水寺,认为这样可防火灾,保护寺院。峨眉山关于慧通的传说很多,《峨眉山志》载,有一次慧通在普贤寺前突遇洪水,无法过溪,这时一只大虎伏在身边,待他骑上,一跃过溪。后来在此建有一桥,名虎跳桥。 继业三藏大师,俗姓王,耀州(今陕西耀县)人,在东京天寿院削发为僧,乾德二年(964),奉诏率僧三百人去天竺(印度)求法,开宝九年(976)始归。他将请回的舍利、经卷呈献朝廷,得到太宗嘉奖,赐他袈裟一袭,并诏他择名山修习。继业禅师选中峨眉山作庵(即牛心寺)而居,在此译经、讲经、注疏、抄写经文,直至圆寂。终年八十四岁。由于他通晓佛教经、律、论,又被尊称为“三藏”。 怀古和尚,宋代僧人,俗姓张,字德成,峨眉县人,出家于峨眉山中峰寺。善作诗,与建南的希昼、金华的宝、南越的文兆、天台的行肇、沃州的简久、贵城的惟凤、淮南的惠崇、江南的于昭,被称为“九诗僧”。《峨眉县志》收录他一首《送田锡下第归宁》,诗云:“念彼孤亲去,无成万里归。筭程芳草尽,去国故人稀。栈道浮云险,刀州入望微。前期有公介,莫负老莱衣。”他的诗清隽高雅,为时人所推崇,欧阳修等人对他的诗也很赞赏。 别峰禅师,宋代僧人,俗姓李,名宝应,峨眉县人。陆游《别峰禅师塔铭》云:“禅师少而奇警,日诵千言,然不喜有家,成童时,已博通六经及百家之说。”出家后从中峰寺密印为师,深得密印赞赏。后又师事成都昭觉寺环悟大师。其后去过径山,又至保宁金山雪窦开堂升座。淳熙七年(1180),住锡径山灵隐,卒于此。同陆游交往甚厚,故陆游为之撰有塔铭。 别传禅师,明代僧人。俗姓王,名会宗,湖北云梦人。七岁时出家于白鹤寺,嘉靖年间至峨眉山,住锡积圣寺。曾铸三口大铜钟,一口留积圣寺,其他两口分赠白水寺和永延寺。“圣积晚钟”是峨眉胜景之一。钟高2.3米,重12500公斤,钟内外刻有佛经、佛偈、铭文、洪钟疏及捐钱铸钟者姓名等内容。钟声深厚清越,每当它回荡在崇山峻岭之间,常使人浮想联翩。别传禅师于隆庆年间建金龙寺,并按《法华经》字数,在寺周广植楠木,一字一树,共植六万九千七百七十七株,取名古德林(又名功德林)。明神宗嘉奖其建寺造林之功,赐号“洪济禅师”。他在峨眉四十年,弘法布道,深得僧众敬重。终于京师,年八十一岁。塔建于峨眉山万年寺前,当时大学士陈以勤为撰《别传禅师塔铭》。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